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標志性代表。它不僅是中華文明的地域性文化,更是華夏文明中傳統文化的根基和主要內涵所在。中原文化豐富多彩,既有影響后世民族文化思想形成的圣賢文化、政治思想文化、英雄文化等,也有著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的科技、中醫、農耕、商業、詩文、武術等文化。從中原文化的內涵和特點來看,其實這里面還有一種新進的文化值得傳頌,那就是它的教育文化,具體地說應該是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中原體育課改文化。如果說中原文化作為典型的華夏文化,其本身所具有的引領性、根源性、原創性、包容性、發展性等特點,在近二十多年的河南體育課改進程中,同樣體現的淋漓盡致。此次課改,似乎不過是近十年來學校教育領域的一輪轟轟烈烈的行動。然而,我們課改萬里行調研采訪小組來到中原大地時,令人驚喜地發現,這片古老的土地,卻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著引領般意義的新課標在實施了;包括中央7號文件頒布后,河南作為第二家發布實施方案的地區更是具有著引領價值。所謂引領性,長期以來,中原文化都以其文化理想引領著東方文明的進程。不僅是引領人類社會發展建設的美好理想,而且對于我們今天進行道德建設、人格完善,對于整個民族素質的提升,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都仍具有積極的引領作用。中原文化總的說來,其特質就是傳統中繼承,繼承中發展。此次課改萬里行走訪河南鄭州、開封和洛陽三地,這三地不可謂不傳統,同時又不可謂不發展。百年名校開封高中其歷史悠久足以讓今天包括許多高校在內的學校望其項背,其學校體育歷史上就曾經有過許多跳傘、射擊、摩托車等類似今天軍事體育項目讓老校友至今津津樂道。而今在學生體質成為重要話題時,依然有著老校長那句“三千米跑拿不下,將來如何走天下”的豪言壯志。洛陽洛龍區大課間活動,已然不再是一般層面的課間體育活動,完全是一種集文化、學科、運動于一體的行為藝術,此時你已無法辨別是我注六經還是六經注我的體育課改與文化之辯證關系。世界文明史上有個重要的兩河文化,即發源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蘇美爾文明,它之于世界文明的地位和價值甚至要早于和高于古代的四大文明。中華民族的起源和發展也離不開兩河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而其中的黃河文化應該是最典型的華夏文化,按照地域它雖然包括了秦晉、燕趙、中原和齊魯等文化,但應該來說地處中原的大河文化孕育著中華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我們今天應該把握的就是這條大河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特征及其繼承和變遷。中原體育課改其實帶給我們就是這樣的文化思考和借鑒價值。河南之于中國,猶如中國之于世界;河南人民之于中國人,亦如中華民族之于世界。走過河南這塊土地之后,深入了解河南教育課改的歷史、現狀之后,更感到這個歷史厚重的教育大省,其課改在中國的地位、影響也然如此。提出中原體育課改文化,其希翼更在這種文化繼承中發揚,輪回中發展,在中原文化傳統中賦予新世紀的內涵,讓其發揮更大的價值予以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