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細分市場競爭狀況
中國互聯網產業在過去十年高速發展,已經完成了由門戶到內容的競爭,未來發展的潛力巨大。門戶網站、網絡游戲、SNS、社區論壇、視頻網站、C2C等細分行業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快速發展、洗牌整合,逐漸走向穩定成熟。
截止2009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到3.38億,成為全世界網民最多的國家。中國每天有—億網民訪問130多個BBs論壇。中國有1.82億網民開博,并且其中1/3的人半年內更新其博客。2009年10月的調查顯示,淘寶每天的零售交易量相當于全香港一天的交易量。美國互聯網普及率為82%,中國僅為25.5%,未來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門戶網站
1998-2000年間,搜狐、網易、新浪作為中國門戶網站的先行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切入點,迅速成為左右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三支力量,被稱為中國三大門戶網站。隨后,擁有電信背景的263、走跨媒體戰略的TOM、由聯想傾力打造的FM365、21世紀、騰訊等一批互聯網企業蜂擁而入,搶占市場。
經過了互聯網寒冬、業務盈利模式等考驗,中國有影響力的門戶網站所剩無幾,競爭格局基本形成。第一陣營:新浪、搜狐、網易、騰訊,業務由單一走向多元化。退入至第二陣營:中華網、TOM、雅虎中國、21cN、HSN中國、北青網、互聯時空、yam天空。退出競爭:FM365。
▲網絡游戲
從1997年的”網游元年”至今,網游行業經過大浪淘沙,整體大格局已基本成型。1997-1999年,網游產品教育并培養了最初的一批用戶。2000-2002年,以具體產品為主導的推廣力量拓展了整個網游市場。2002-2004年,眾多互聯網企業看好網游市場的巨大利潤,參與到競爭中,網游產品同質化嚴重,推動了行業運營的變革和企業的成熟。
2005年后,網游市場經過整合,再次發展,進入群雄爭霸階段。盛大依靠眾多忠誠玩家群體及游戲研發本土化,不斷推出新游戲占領市場。巨人則成功把握住了中國玩家的心態和網吧市場,迅速成長。2008年,網易、騰訊、搜狐三家門戶網站在網游市場中的收入已占到網游總市場規模的27%,其它很多企業則運營不佳,退出市場。
▲SNS
2003年,Friendster,com掀起美國SNS第一波浪潮,中國sNs的第一波也隨之興起,但很快就幾乎全軍覆沒。Myspace在美國的成功掀起了中國的第二波SNS風暴,迅速催生出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中國模仿者,如碰碰網(pengpeng.com)、UU地帶(uUZOhe.com)、貓撲(h1.mop.com)、51.com、網友天下(wangyou.com)、粉絲網(ifensi.com)、魔時網(mosh.cn)等。但是,第二波“中國Myspace”也幾乎全面遭遇滑鐵盧。
Facebook引領的SNS第三波浪潮到來,SNS開始真正進入中國主流人群,開心網等成功崛起。Facebook的成功,使得國內出現了至少有20家Facebook模式的拷貝者。經過了幾年的市場篩選和發展,校內網依靠社交平臺、開心網依靠游戲策略、同學網依靠實用化策略,把握住了市場方向,形成三足鼎力的局面;而占座網、底片網、花名冊、海內網、一起網等則退出市場。
▲社區論壇
1998年開始,大大小小的網絡論壇涌現,各種分類細化的網絡社區隨之出現。1998年以后,除了新浪、搜狐、網易這三大門戶網站的論壇之外,天涯、西祠胡同、貓撲等逐漸興起。2005年web2.0概念開始在中國受到熱捧,其所提倡的分享、互動、個人化與社區發展思路不謀而合,中國網絡社區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各大型社區比如貓撲、天涯等開始向平臺化方向發展,其服務范疇開始覆蓋網絡社區服務、互動交友、網游、移動增值業務、軟件開發、網絡營銷、網絡購物等。
隨著網絡社區贏利模式的成熟和營收水平的提高,網絡社區用戶網紹需求將進一步細分,缺乏足夠用戶粘性的社區將被邊緣化,天涯、貓撲等行業領袖地位將更加牢固。
▲視頻網站
2005年,YouTube標志著視頻行業的誕生。2009年,YouTube每個月的獨立訪問用戶已經超過1億。2006年開始,土豆、優酷、酷6、56等視頻網站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
各大門戶網站也競相開設自己的視頻頻道。百度搜索推出百度視頻頻道,搜索用戶搜索視頻時,優先看到百度視頻的內容。搜狐推出Vblog頻道,在奧運期間由于奧運節目的直播獲得較大市場份額。版權徹查使得優酷、土豆等行業帶頭人受到重創并加強節目內容審核,其他小的網站紛紛倒閉。央視投資2億人民幣,通過臺、網捆綁建立國家網絡電視臺,將利用版權開始行業大洗牌。
▲C2C電子商務網站
c2c網站開創者為eBay公司,它在美國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網上電子交易市場。eBay收購易趣,開拓了中國C2C市場的先河,一度市場份額達到90%。淘寶緊隨易趣,以永久免費、病毒式廣告的宣傳方式占領了行業老大的地位。eBay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后嚴重受挫,5年時間,基本丟掉了中國市場。
C2C市場的競爭遠沒有結束,淘寶行業老大的地位不斷面臨新的挑戰。2006年,騰訊推出拍拍,在已經成熟的市場中占領到第二的位置。騰訊的拍拍將在今后大有前途,一旦橫向平臺整合完善,。。產品所凝聚的忠誠用戶的力量將迅速向拍拍轉移。天涯等大型社區論壇網站也開始利用自己已經聚集的忠誠用戶的力量,開辦拍拍樂等C2C平臺,成為淘寶的勁敵。
互聯網產業的競爭特點
傳統企業的成長經歷試驗期、成長期、整合期、成熟期四個階段。互聯網企業的成長一般分為先行者、快速追隨者、整合期、發展期、再次整合期、重新崛起、正常發展七個階段(如圖1)。前期盲目進入的企業數量遠遠高于傳統企業的競爭,市場陷入無序競爭狀態,而每個企業都在力圖尋求突破點搶占市場。

互聯網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是在市場大洗牌之前,能夠找到關鍵盈利點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競爭。互聯網企業在發展初期基本處于魚龍混雜的混亂競爭中,在數量眾多的相同企業展開惡性競爭。一些企業選用一些暴利業務來達到盈利的目的,雖然在短期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但對長期的企業形象樹立較為不利。在第一階段中,如何在混戰中獲得資金維持到下一階段的競爭是競爭的重心。
互聯網企業在進入第二階段的競爭之后,質量和企業形象的競爭顯得尤為重要,此階段為企業尋求長久發展的關鍵階段。當市場中的大量同業競爭者在第一輪的競爭中被淘汰之后,第二輪的競爭更為持久。一些企業在第一輪競爭中選擇用病毒式傳播、暴利短信訂制服務等方式維持點擊量,并獲得資金。第二輪競爭中由于市場剩下的企業數量較為有限,擦邊球行為的不良影響將很快凸顯出來。盡早在第二輪競爭中樹立自己品牌的形象才有助于在長期競爭中求得最終勝利。
大洗牌之后,最終每個領域的勝出都將只有一個,如何維持行業老大的地位決定了誰是最終的勝利者。信息產品競爭的贏家通吃的局面決定了勝出者只有一個。贏家通吃,而每個行業的第二名和其他早期沒落的不知名網站在最終結局方面沒有本質區別。
互聯網企業各自領域邊界的弱化將使得強者更強并且將其勝利拓展到各個細分市場。門戶網站、社會論壇網站、sNS網站在今后的界限將越來越淡化。每一個互聯網公司都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利用已有的用戶進軍未來的細分市場。
互聯網企業競爭經驗總結
互聯網企業做領頭者能夠占有國際市場的主要份額,而做追隨者只能在中國市場內部獨占鰲頭。門戶網站、搜索引擎、C2C、博客、SNS社區的發展,基本是借鑒國外成功網站的運營模式。在幾大重要的互聯網服務提供中,只有馬云在毫無前人運營模式可以模仿的背景下,自我創新出阿里巴巴B2C這—全新商務運作模式。這種創新的方式確定了全球B2嘀務中,阿里巴巴的領頭地位。
互聯網企業需要策略方面的創新,打破同行之間的同質競爭。當門戶網站進入第二階段的競爭時,搜狐、網易和新浪幾大門戶網站基本處于力量均衡狀態,難較高下。搜狐通過成為奧運第一家互聯網贊助商,大大提高了品牌影響力,使得用戶總數大幅度增長。百度和谷歌在中文搜索引擎方面競爭僵持不下時,百度推出了贊助商競價排名策略,吸引了中國廣告商的加盟并帶來巨大的利潤。盡管這一策略有損百度的品牌形象,但毋庸置疑的是,這一策略在很短的時間內,催生了百度的高速增長期。
鎖住忠誠用戶將成為互聯網企業競爭的關鍵。QQ和MSN相比就是能夠把握住用戶體驗,為滿足用戶的需求修改了軟件的各種細節而在即時通訊軟件領域取得決定性的勝利。QQ用方便陌生人聊天、建立用戶自己群組、建立QQ相關的可愛虛擬圖像等方式吸引了眾多忠誠用戶。淘寶采用方便買家討價還價的方式以及快速即時通訊的方式加強了買賣雙方的溝通戰勝了eBay。這些忠誠用戶能夠忍受互聯網企業暫時的不足,并且凝聚人氣,使用網絡效應,吸引更多的用戶選擇其產品或平臺。
互聯網企業當前面臨的困境分析
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過去十年形成的競爭格局未來變數很大。互聯網企業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形成了新浪、淘寶、百度等行業的巨頭。但是,互聯網的行業特點決定了一個新的技術有可能帶來顛覆性的改變。例如,2009年提出的框計算技術很可能會改變現有搜索引擎網站已經形成的市場格局。技術導向型的網站很可能面臨一個關鍵技術改變全局的情況。
中國互聯網企業扎堆現象嚴重,成功的運營方式很快會被拷貝,缺乏創新。以網游市場為例,盛大以一款韓國游戲奠定了其在中國網游市場的霸主地位。盛大的成功啟發了各大門戶網站,一時之間,網游業務成為各網站盈利的主要利潤增長點。征途游戲在分析了盛大傳奇運作模式的利與弊之后橫空出世,改變了網絡游戲新的收費方式,成為新的成功典范。QQ很輕易的就可以在其平臺上拓展各種游戲,成為網游市場的中堅力量。
語言的天然障礙使得互聯網運營商能夠迅速拷貝國際最新互聯網服務,獲得本土市場的暫時領先,但這種優勢在漸漸淡化。當FacebooK在美國廣泛流行開來,校內網模仿其運營方式并在中國搶占SNS社區的領導者的地位。然而,當微博Twitter開始流行時,中文版本的微博“飯否”和”嘀咕”等網站和校內網相比顯然沒有那么成功。其主要原因是,語言障礙所造成的互聯網的國界在漸漸淡化,用中文在Twitter上發布信息一樣的簡單、便捷,而目傳播得更廣。
中國互聯網用戶群體眾多,相對忠誠度較低,內容導向型的網站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已有用戶群。中國互聯網用戶年齡、職業、學歷等個體差異跨度很大,網站很難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吸引大范圍的受眾。信息內容主導的網站中,用戶更加在意是否能夠在第一時間看到想要的信息,而對信息的出處并不在意。一旦網站不能實時跟進用戶的需求,在內容方面未能領先,將很快失去已有的用戶群。
互聯網的版權保護和隱私保護將成為大多網站生存的達特摩斯之劍。一方面,開放網站的內容很多是由網站用戶提供,其來源是否違背版權規定很難判定。另一方面,網站提供的新聞和運營模式也有很多拷貝之嫌,而此類盜版一直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很多網站能夠生存的原因是互聯網上的拷貝成本非常低。隨著技術的更新,互聯網的版權保護難題有可能解決,這將導致大部分內容成本投^較少,而靠拷貝生存的網絡企業漸漸淡出市場。
互聯網企業當前面臨幾大生存難題
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方式較為單一,移動增值業務與廣告業務成為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如何產生盈利是企業順利渡過第一階段無序競爭首要考慮的問
XNytwHHMKgd9vO5RBDvCUw==題。各個企業試圖拓展新的盈利點,從幾大門戶網站推行有償郵箱服務開始嘗試,但基本都以失敗告終。這導致各大互聯網企業競相拓展網游產業,來支撐其主業的發展。網絡廣告投放的效果與傳統媒體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依賴廣告業務生存下來對于非行業領頭企業來說還是困難重重。
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企業隨時面臨良莠不分的惡性競爭環境。互聯網企業的進入門檻較低,市場良莠不齊,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市場。在發達國家,有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對互聯網企業的隱私保護、信用等做出評價。例如,在隱私保護方面,大多美國網站通過TRUSTe的認證,取得用戶的信任。這種第三方認證的機制能夠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使用戶能夠很快區分出可靠的網站和不可靠的網站。然而,中國目前缺少此類中立、權威、免費的機構認證服務,企業需要付出較多成本建立自己的信譽。
推薦類的導航網站由利益驅使喪失其中立地位,打亂了市場的原有秩序。口碑的力量在互聯網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漸漸凸顯出來。人們在選擇去哪個網站、關注哪類問題的時候,首先往往會參考別人的推薦。然而,目前第三方推薦機構受商業利益驅動,大多采取和廠商聯合盈利的運營模式。這很可能會破壞此類網站所擁有的信息導航的先天優勢,小互聯網企業的生存將面臨更大的障礙。
互聯網信息傳播的過程很容易受到群體決策誤差的誘導,而使得傳播的信息導向極端。互聯網信息傳播遵循群體決策的規律,群體中往往由最激進的個體發起評論。在信息傳播初期,某一導向的信息隨機占領優勢之后,反方向的意見將漸漸沉默。信息接收者會誤以為當下讀到的信息代表群體的思維,從眾心理將導致其趨同于當下信息的主導方向并且成為其中一員。因此,信息網絡中信息的引導要比傳統媒體的引導更為關鍵,尤其在重大突發事件后,信息傳導方式將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網站提供的開放平臺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機制,被惡意操控,導致潛在市場的效率低下。以北京租房網站為例,趕集網、同城網本來建立了很好的出租方和承租方的信息交流平臺。專業的租房中介頻繁在網上發布信息,切斷出租方和承租方直接的正常信息交流,破壞了原有信息的正常流動。
互聯網企業未來發展策略
專業網站在主要領域開拓出市場之后,更小的細分市場的發展成為主要商機。搜索引擎方面,當百度和谷歌占領主要市場之后,垂直搜索引擎成為今后發展的方向。專業的求職搜索網站、房地產搜索網站、裝修網站成為搜索引擎的新的拓展方向。B2C,C2C網站的蓬勃發展,衍生出一系列的比價網站,導購網站。
分析中國本土的主要市場需求,迎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特點,能夠擺脫復制與惡性競爭,挖掘出新的市場。例如,中國消費者的主要花費為:購房、教育和醫療,其中教育產業市場規模預計在2010年將超過5000億元。將游戲產業和教育產業相結合,開發出能夠做課外輔導的寓教于樂的游戲將能拓展出有巨大潛力的新市場。少兒教育成為近幾年中國家長花費最高的支出之一,如果能拓展如少兒教育的專業門戶網站之類的新領域,將避開重復競爭,獲得超常發展。
未來互聯網服務運營商如能整合平臺,輸出信用,將徹底改變市場格局。互聯網上交易能夠進行的基礎是信任機制的建立。各大網站運用各自的信用體系構建出相對信息透明的社區,保證了網上服務的正常運作。例如,淘寶建立了用戶反饋的信用評價機構,消費者通過售后評價信用的積累來判斷賣家的可靠程度。未來互聯網一旦建立信用機制大聯盟,幾大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可以共享并輸出其信用機制,其重要地位將得到強強聯合而且很難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