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院長蓋斯·賽隆:我覺得商學院的教育是非常有意思的領域,在未來可以有一些新的發展趨勢。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的學生主要是接受兩年的專業培訓,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們要教的是非常具有潛力的學生,而他們畢業以后將對世界全球化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我們管理教育必須超越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教育,不僅僅包括供應鏈的管理等等這些傳統內容,同時也要包括讓他們有創新精神,讓他們對世界經濟產生正面影響,我們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
現在全球化的速度是史無前例的,因此我們必須讓我們學生充分做好準備,應對可能面臨的各種各樣挑戰,這跟幾十年前情況大不一樣。我們現在剛剛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因此,我們不僅要教他們各個學科的信息或者知識,還要讓他們發展成為思考者,能夠在不同的學科之間博采眾長,同時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企業所面臨的各種各樣問題,有能力應對或者解決這些挑戰。
因此,現在的商學院非常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技能教學。因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當中,所謂的硬技術或者硬技能已經是很傳統概念上的東西了,現在要教的是軟性的技能,讓我們的學生有這樣的能力應對新的變化。另外,商學院還要有為客戶量身定制的教學服務。作為管理者,我們必須選擇這樣的學生,因為他們畢業以后就要作為管理者、領導者,因此他們有各種各樣豐富的經驗。在管理學院我們必須很好的適應學生不同經驗背景,專門把他們帶給學院豐富的知識作為我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未來的發展來說,管理學院必須認識到他們是個大學的一部分,他們在未來不能成為一個個的孤島,他們必須成為大學的組成部分,比如和醫學院、工程院一道共同應對未來可持續發展創新方面的挑戰,他們不能脫離大學的支持,因為未來的人才將是跨學科的,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應對未來的挑戰。
斯坦福商學院兩年前就開始推出新的管理教育課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我們有很多新的變化和亮點。第一個要素,就是我們開設功能性的學科教育,學生可以真正了解他們為什么要來到這個管理學院,什么是企業管理和一般性的管理,還有如何動員和激勵學生,以及其他的基礎課程,我們希望這樣能夠奠定學生明確的學習方向。第二個要素,我們希望學員有多樣性的背景,能夠有一些定制化課程,在這些學科上除了某些課程之外,我們還有 個菜單,菜單上面有一些基礎等級學科,還有高等水平的學科,有更多經驗的學生就可以選擇他們需要的學科。每個學生在MBA教育當中都能獲得相應的挑戰,并得到相應的提升。第三個要素,我們現在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有全球性的經驗,他們要去某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他們沒有很多的經驗。對于我或者對于參與這個項目的學員來說,我覺得要求全球經驗是我們課程變化的一個特別大的亮點。有很多學生在參與這個項目之后,他們有很大影響,這種影響令我們很吃驚。不管你教什么樣的學科,有的人在中國,有的人在印度,有的人在巴西,有的人在坦桑尼亞或者埃及,不管你在哪兒,他們因為有了這些經驗,他們就可以學習一個全球性的課程,我們也希望我們的教員能夠有全球化經驗,讓教員全球化是我們的優勢,讓學員全球化是我們的一個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