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達爾文的噩夢》(奧地利)
導演:于貝爾·蘇佩
是不是一直在受到“全球化”教育?來聽聽不一樣的聲音。有沒有想過非洲極度貧窮的、處于全球化底層的國家將會面臨如何的悲劇?坦桑尼亞維多利亞湖畔的環保災難幾乎令人無法忍受。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從尼羅河引來鱸魚放入這個全球最大的赤道湖內。今天,性格兇殘的魚兒大量繁殖,消滅了當地數十種魚。然而,環保災難還不是本片指向的靶子:湖畔出現的一大批魚品加工廠吸引來了許多背井離鄉的窮苦人。鱸脊一包包急凍后被巨大的運輸機運到歐洲。飛機取道坦桑尼亞,往安哥拉和剛采送去武器。
紀錄片的主旨即是記錄真實發生的事情。在揭示令人沉默的環境問題背后,還同時講述著妓女、看守人等普通的非洲人民,在這種環境下莊抑無奈而無法改變的悲劇。完全真實的記錄,令人心酸的畫面,體現出導演的深刻思考。
片名:《撞車》(美國)
導演:保羅·哈吉斯
主演:馬特·狄龍
桑迪·牛頓
瑞恩·菲利普
電影以撞車開始,以撞車結尾。一個黑人電視導演和他的妻子,因為莫須有的違章駕駛受到了白人警察的侮辱;看似該受到譴責的警察卻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那名曾遭他侮辱的黑人婦女;老實巴交的波斯商店店主,卻差點謀殺了有著刺青的墨西哥修鎖匠……這一切看似無關的事,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絞纏在一起。
電影講的不僅僅是撞車,“Crash”這個名字翻譯成“碰撞”也許更好。沒有人是孤島。生活中相互碰撞的人們總有一天會找到回家的路。正是這種希望,讓我們勇敢地面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