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秘訣
Fareed Zakaria(美國《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
一年前,壘球經濟體系岌岌可危,全球化的質疑聲此起彼伏,世界經濟似乎即將崩潰。關于世界經濟將經歷漫長蕭條期的預言層出不窮。但預言并未成真,全球經濟體系比我們想象的更具彈性。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減輕了危機的破壞性,而世界經濟沒有崩潰的根本原因有三:其一,冷戰后,大國間沒有爆發過戰爭,相對和平的環境保證了經濟活動的平穩性;其二,通貨膨脹頑疾得到有效控制,過去20年,各國央行(除津巴布韋)取得了對通脹斗爭的勝利,低通脹保證民眾、企業和政府能夠更好地謀劃未來,而這是經濟穩定的關鍵前提之一,其三,技術連通性支撐了經濟體系的彈性,信息革命將世界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知識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這是當前體系能夠保持穩定的最重要原因。
(嚴 帥)
美國的網絡安全威脅
Richard weitz(美國哈德森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2009年6月,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威廉·林恩透露:美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網絡威脅。一是襲擊團體增多,壘球有超過100個組織對美進行網絡攻擊;二是襲擊范圍擴大,包括政府軍政部門、國有,私營企業及電力、交通基礎設施等,三是襲擊危害加深,僅美國企業每年因網絡攻擊的損失就達幾十億美元。除此之外,中俄兩國是美國網絡安全的最大威脅。第一,中餓兩國信息產業發展迅速,有能力對美發起網絡戰。第二,中俄兩國欲以網絡為牽制,促使美對兩國核心利益讓步,如中國的臺灣問題,俄羅斯的東歐勢力帶等。第三,中餓兩國愛國黑客增多,民族熱情高漲,對美攻擊彰顯愛國情懷。第四,中俄兩國對美網絡犯罪現象嚴重,許多團體和個人從事間諜、洗錢等犯罪活動。
(李 偉)
氣候變化議題不必“軍事化”
Bradford Plumer(《新共和》雜志社資深編輯)
不久前,美國軍方領導人受民主黨之邀,在美參議院作關于氣候變化與軍事安壘的發言,其主旨是:如果美國繼續我行我素,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最終將危及美國的軍事安全:首先。繼續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將使美軍費負擔沉重不堪,同時,美國的石油消費實際上在為中東等地的恐怖主義活動提供資金,其次,壘球變暖將會使某些發展中國家面臨農業減產、自然災害和水資源短缺,并由此引發動亂,這將是恐怖主義和戰爭的溫床。但是,上述問題對美國安全造成何種程度上的威脅,取決于如何評估美國在壘球的安全利益和軍事角色。氣候變化的安全后果很可能被夸大了,將氣候變化視為一個安全問題也過于狹隘。從軍事安全角度評估氣候變化,只能使美國成為應對全球變暖“行動上的矮子”。
(秦 天)
美元與赤字:如何避免下次危機
C.Fred Bergsten(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
經濟復蘇是重要的,但是未雨綢繆,正視國內經濟問題,制定長期政策避免更大的對外赤字、平衡預算,并且適應一個不再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對美來說更加重要。兩年來美對外赤字雖呈減少趨勢,但假如沒有新的經濟政策,復蘇后赤字仍會迅速攀升至新的紀錄。危機之后假如各國仍像此前一樣“資助”美國,美元將長期處于陰影之中,孕育經濟危機的溫床將會再現。因此美應歡迎由中國等國家提出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措施,降低美元過高特權。美對外經濟政策的長期目標應是防止有關國家操縱匯率,同時縮小美元規模。美危機根源在國內。預算不平衡會導致赤字的出現。美應制定更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將對外赤字保持在不超過GDP3%的水平上,并提高赤字的可信度。不管美未來政策如何,實力在美之后的中、日、德三國都將出現不同聲音。
(韓立群)
有“奧巴馬主義”嗎?
奧巴馬坦承自己在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并未取得什么成就,但他有個包括美俄簽署削減核武的條約與最終銷毀所有核武器在內的龐大計劃。他12月10日在奧斯陸的獲獎演說發人深省。有人認為其語言之華麗堪比西塞羅,也有人感到其中帶有對人性持悲觀態度的神學家尼布爾的回聲。這篇演講是否勾勒出“奧巴馬主義”?“布什主義”的特征是“先發制人”,曾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奧巴馬會無條件接受選種理念嗎?他對此含糊不清。雖強調“正義戰爭”,但他指出核擴散和失敗國家使得有必要去思考正義戰爭的新方式。他有時被指為愚蠢的理想主義者,嘗試跟伊朗和朝鮮接觸;有時被稱為固執的現實主義者,不關心人權。這是“奧巴馬主義”的特色嗎?什么因素使他與眾不同?有人分析是糟糕的經濟狀況使美國減少了外交承諾。奧巴馬在西點軍校向阿富汗增兵的演說中,拒絕為美國設定超出其義務、能力和利益的目標。作為超級大國,美國將不得不走向世界,因此他的想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程宏亮)
全球化與傳統主義:緬甸、泰國和柬埔寨的案例
Andrea Katalin Molnar(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副教授)、StephenMcCarthy(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研究員)等
由于影響到社會發展進程,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帶來負面效應。全球化不僅意味著經濟聯系,而且包括思想、文化、人員的流動,及其對傳統的影響。東盟國家社會文化多樣,提供了研究全球化對傳統文化影響的良好案例。緬甸案例說明思想全球化受傳統限制:《東盟憲章》在國際人權思想的影響下作出保護人權的相關規定,緬甸據此建立人權組織,但各方對民主和人權思想的認識不同,導致該組織基礎和責任范圍仍受限于傳統東盟方式。泰國案例闡釋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泰國經濟依賴農業發展,受價值觀規范。資本主義沖擊下,泰國政府給予農業補貼、并以經濟壘球化的作用方式操控市場。但這種發展方式背后是資產階級與小農經濟的沖突,成為泰國發展隱患。柬埔寨案例說明壘球化可影響一國經濟和政治發展:援助國通常以開發受援國的自然資源為條件進行援助,如在柬埔寨開發油氣資源。由于法規不健全,掌權者及其商業網絡從中牟利,卻以降低民眾生活條件為代價。這不利于柬埔寨可持續發展,并阻礙民主化進程。
(宋穎慧)
外刊人物
托尼·斯帕拉諾
托尼斯帕拉諾,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邁阿密海豚隊主教練,1961年10月出生于康涅狄格州。教練生涯始于1984年,先后在紐黑文大學和波士頓大學執教14年,于1999年加盟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先后在克里夫蘭、華盛頓、杰克遜維爾和達拉斯等地執教。2008年1月,斯帕拉諾被任命為邁阿密海豚隊主教練,帶隊取得11勝5負,其中最后10場比賽取得9場勝利,創造了聯盟歷史上最偉大的逆轉,成為惟一能在上半賽季16場比賽僅取得一場勝利的情況下,進入季后賽的球隊。斯帕拉諾也因此被聯盟授予年度最佳教練,在美聯社2008年最佳教練的評選中,以一票之差屈居第二。2009年,盡管多名主力球員受傷,海豚隊仍取得7勝6負,斯帕拉諾再次成為年度最佳教練的熱門人選。斯帕拉諾的理想是做一名“頂級教練”,執教中十分注重細節,“使很多完美主義者望塵莫及”。他喜歡與球員做朋友,敢做敢為而又不過分嚴肅。在球員眼中,他是一位“有編劇家般的眼睛、能夠發現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勤懇工作的人”。
(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