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乘坐小型飛機登上南千島群島中的庫納什爾島(即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中的國后島),成為從蘇聯時期到現在的俄羅斯第一位踏上與日本有爭議領土的國家元首。梅德韋杰夫的登島舉措為俄日之間長達300多年的島嶼之爭增添了新變數,同時也牽動了復雜的東亞地緣政治局勢。南千島群島之爭將長期成為俄日關系中難以破解的外交“死結”。
已逾300年的俄日島爭
據日本史料記載,北方四島最早是阿伊努族的生活地。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1644年,日本繪制了世界上第一張千島地圖。據俄羅斯的史料記載,早在1691年,俄探險家就登上了千島群島,并給這些島嶼起名為“庫里爾群島”。到1779年,沙俄政府正式把千島群島中尚未有明確領土歸屬的所有島嶼劃歸已有。1855年日俄在下田簽訂《日俄友好條約》,規定擇捉島與得撫島之間為兩國在千島群島的邊界,擇捉島以南屬日本,得撫島以北屬俄國,從法律上首次明確北方四島是日本領土。不久,日本宣稱,其先民早期曾經向庫頁島南部移民,因而主張對庫頁島也擁有主權。1867年俄日達成《庫頁島暫行規定》,規定雙方共有庫頁島,但未劃定邊界。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當時的天皇制軍隊尚處于初創階段,只能應付內亂而無力對外,日本政府在與沙俄領土爭端上被迫采取守勢,于1875年5月在圣彼得堡簽訂《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根據條約,日本放棄對庫頁島的共有權,作為補償,沙俄向日本割讓從得撫島至宋島的俄屬千島群島共汁18個島嶼。1905年,在日俄戰爭中戰敗的沙俄政府被迫簽署《樸茨茅斯條約》,向日本割讓南庫頁島及其附近島嶼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締結的《雅爾塔協定》,規定日本戰敗后把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移交給”蘇聯,作為蘇聯參加太平洋戰爭的交換條件。據此,1945年8月至9月,蘇聯出兵占領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整個千島群島日本自1945年以來,把2月7日定定位北方領土日——1951年《舊金山和約》規定日本放棄自1905年《樸茨茅斯條約》后取得的對千島群島和庫頁島的權利。盡管該條約中并未規定千島群島的范圍,但是在簽約時日本國會所通過的放棄范圍包括國后島和擇捉島。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蘇聯當時并沒有簽署《舊金山和約》,1956年10月,蘇日兩國簽署的《聯合宣言》規定,兩國恢復外交關系,蘇同意把色丹和齒舞兩島移交日本,但要在兩國和平條約締結后再實際移交。1960年1月,鑒于《日美共同合作與安全保障條約》的簽訂,蘇聯政府以備忘錄形式通知日本,由于該條約的簽訂,原先關于色丹和齒舞兩島移交日本的約定,必須要待外國軍隊全部撤出日本,并締結蘇R和約后才能生效,1973年日本田中首相訪蘇和蘇共總記勃列日涅夫會淡時,雙方曾u頭上確認領土問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未解決的各項問題之一”。但事后蘇聯又一直強調“蘇日之間不存在未解決的領土問題”。
戈爾巴喬夫執政后,蘇聯再次承認蘇日之間存在領土問題。1990年1月16日,以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蘇共中央委員身份出訪日本的葉利欽在日本提出了解決“北方領土問題”的五個階段設想,即承認領土問題、將其定為“自由企業區”、非軍事化、簽署和約、將此問題交給下一代和新領導人去解決。1991年4月,戈爾巴喬夫訪日,因蘇國內政局動蕩,國內輿論強烈反對非法歸還北方四島,蘇日談判未在領土問題上取得任何結果。
蘇聯解體后,1992年5月,俄日兩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兩輪談判,雖未達成具體協議,但商定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于1992年9月中旬訪日,屆時將簽署俄日宣言,從而“揭開俄日關系新篇章”。其間,葉利欽會見日外相時,重提1990的解決“北方領土問題”的五個階段設想,并表示要把9月中旬對日訪問“當做一次充實的訪問活動”。但9月9日俄突然宣布推遲葉利欽對日的訪問。時隔不久,受國內形勢所迫,俄高層在“北方領土問題”上的態度發生重大變化。1993年8月17日,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就北方四島問題發表講話稱:“本國的領土決不會交出去,今后這個問題同誰也不談?!睈佬叱膳娜毡菊畳伋隽硕砣贞P系“政經掛鉤”的原則,即如果俄日之間不解決領土問題,就不締結和平條約,更不會向俄提供大規模經濟援助,甚至可能停止對俄的一切經濟援助。
近年來,為了開發遠東地區,俄羅斯在與日本的島嶼爭端問題上也曾經放出緩和信號。2004年俄羅斯提出歸還較小的齒舞和色丹島(占爭議地區領土面積的6%),但被日本拒絕,時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乘船還從海上視察了俄日爭議島嶼,再次表達了日本政府收復四島的態度。2009年5月,在普京總理訪日期間,俄日雙方一致同意,“為了不將北方四島問題拖到下一代,應加快開展工作,探索兩國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蓖?月,日本參議院一致通過“促進北方領土問題解決特別法”(北特法)修正案,明確記載“北方領土為我國固有領土”。這是日本首度在法案中將北方領土明定為“固有領土”,明確賦予日本擁有北方四島主權的法源依據。這招致俄羅斯在對待與日本的島爭問題上采取更為強硬的態度,俄政府表示永不放棄南千島群島。
俄日爭議島嶼的戰略價值
整個千島群島位于西太平洋北部,地處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之間,西接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由占守島、幌筵島、新知島、得撫島及擇捉島、國后島、色丹島、齒舞群島(后四島日本稱為“北方四島”)等近40個島嶼組成,總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南北綿延達1200余公里,組成了一條有序的天然島鏈。這條島鏈中的4個俄日爭議島嶼不僅擁有獨特的地緣戰略地位,其潛在的重要經濟價值也日漸被俄日兩國所認識。
俄日爭議島嶼擁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價值。(1)這四個島嶼正處在美國在冷戰時期圍堵中國和蘇聯第一島鏈的關鍵部位。如果失去這四個島嶼,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就被封鎖在第一島鏈之內,俄海軍將難以自由地穿越位于齒舞島和北海道之間只有16公里的根室海峽、國后島與擇捉島之間的葉卡捷琳娜海峽、擇捉島和烏魯普島之間的弗里斯海峽、黑兄弟群島和新知島之間的羅盤海峽。如果這四個島被日本收回,并被美國和日本用于對俄的軍事遏制目的,就意味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被一道難以突破的天然柵欄圍堵在了第一島鏈以內。(2)臨近的堪察加和庫頁島是俄羅斯對美戰略前沿的核心地區。俄羅斯在堪察加半島所擁有的最大彈道導彈靶場——庫拉導彈實驗場,以及正在堪察加半島修建的俄羅斯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北風之神”的大型軍事基地,也將門戶洞開,直接暴露在美目的威脅之下。庫頁島是俄羅斯的戰略導彈基地,它的地下發射井非常多,美蘇冷戰時期,庫頁島發射的戰略導彈飛過阿拉斯加到達美國的距離最近,因此俄羅斯一直將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視為對美進行戰略反擊的前沿核心。(3)擁有南千島群島對俄羅斯來說,就擁有了對日有利的戰略態勢。這四個島嶼就像頂在潛在日本咽喉上的一把鋼刀,對其造成巨大的威脅。目前俄羅斯在這四個島嶼上保有5000多-人的駐軍。其中在擇捉島和國后島建有5個空軍基地,國后島的基里洛夫基地駐有一個米格-29飛行團,圖-22戰略轟炸機也經常從本土飛抵這里。這四個島嶼上還布建了多個技術監聽站,用于監聽美國、日本的軍事情報信息。島上還留存了蘇聯時期用退役的T-54、T-55坦克炮塔構筑的大批炮臺堡壘。
俄日爭議島嶼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1)這些島嶼礦藏豐富,有較高的開采價值。據俄羅斯自然資源部專家的初步估計,其大陸架煤炭資源儲量約16億噸,黃金儲量約1867噸,銀9284噸,鈦397萬噸,鐵2.73億噸,硫1.17億噸。此外,擇捉島還盛產貴重的錸,儲量高達36噸。錸的價值遠遠高于白金,主要用于生產航空發動機葉片、制造類似陀螺儀的高精設備以及核工業所需的超耐熱合金。近年來,錸的價格在高點時,曾經達到過每公斤接近1萬美元。世界錸金屬產量每年不超過40噸,智利、墨西哥、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主要產錸國,但大部分錸資源被美囝以長期合同的形式所獨占,(2)北方四島的漁業生產收入占俄漁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由于這些島嶼位于冷、暖流交匯處,水產豐富,漁業發達,擇捉、國后兩島周圍海域是世界三大漁場之一。國后島盛產大蟹與高品質的海參,擇捉島是大型的捕鯨基地。據統計,在南千島群島海域海產品的總量超過了500萬噸,按照估計每年可以給俄羅斯帶來40億美元的收入。(3)這些島嶼扼守“黃金水道”,附近水域是俄羅斯出入北太平洋的捷猙之一,也是俄羅斯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經之路。四島擁有許多大然良港,這些港口港闊水深,可長年停泊大型船舶色丹島上的斜古丹港,擇捉島單冠灣的年蔭港和天寧港都是有名的良港。
據專家估計,如歸還北方四島,將使俄至少每年損失上百億美元俄羅斯目前已在北方四島逐步加大投資,進行長遠規劃建設這一行動,也證實了俄羅斯政府對南千島群島永不放棄的決心。
梅德韋杰夫登島釋放出的信息
梅德韋杰夫總統登上俄日爭議島嶼意在警示日本,二戰結果,不容更改,梅德韋杰夫總統登上國后島發生在其訪問中國,并和胡錦濤主席發表《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65周年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聲明》)之后,并非偶然《聯合聲明》的發表宣示了中俄兩國在二戰歷史觀和對日歷史觀的共同認識,梅德韋杰夫原本計劃結束訪華后,直接飛赴南千島群島,但是由于天氣原因,不得不推遲到11月1日。近年來,世界上出現了一股圖謀篡改二戰歷史、美化納粹和軍國主義分子及其幫兇、抹黑解放者、變更戰爭結果的逆流。中俄兩國領導人在《聯合聲明》中著重指出:“《聯合國憲章》和其他國際文件已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作出定論,不容篡改。”在日本,每當國內政治斗爭加劇時,某些政治勢力總愿意把矛頭指向與已有領土爭端的鄰國。南千島群島問題更是成為日本新一代政治家信手拈來的政治籌碼,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俄羅斯修改了法律,把日本1945年簽署二戰投降書的9月2日定為“二戰結束紀念日”,實際上設立了“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并與中國共同舉行了慶祝活動正如普京所言,“這些島嶼(南千島群島)屬于俄羅斯,不應當出現歸屬爭議,因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得到國際法確認”
悔德韋杰夫總統登上俄日爭議島嶼意在2012年總統選帶,贏得更多民意。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有一句名言“俄羅斯領土很多,但是沒有一寸是多余的”。這也是俄民眾的普遍心態和俄羅斯民族特有的領土觀。2009年7月24日,全俄社會輿論調差中心進行的民調顯示,89%的俄羅斯民眾反對將南千島群島歸還日本,4%的人支持將四島還給日本,7%的人難以作答。梅德韋杰夫顯然有意出戰2012年的總統大選,而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有可能就是深得民心、以強人形象示人的普京。在崇尚強人政治的多數俄羅斯民眾眼中,梅德韋杰夫則是“陰柔有余,陽剛不足”據俄羅斯列瓦達分析中心10月的最新調查結果,梅德韋杰夫的認可度上升了3個百分點,已達到76%,這與普京77%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登上南千島群島,無疑將使梅德韋杰夫的政治形象增添了陽剛之氣,這也將贏得更多俄羅斯選民的支持:
梅德韋杰夫總統登上俄日爭議島嶼有針對美國在亞洲地區戰略調整的背景。隨著奧巴馬政府不斷強化在亞洲的政治和軍事存在,東亞俄地區的政治安全格局正在向有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客觀上也給俄羅斯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安全壓力。梅德韋杰夫總統登上俄日爭議島嶼,以及此前在擇捉島舉行“東方-2010演習”,加之不久前傳出的俄羅斯可能重返越南金蘭灣的消息,都表明俄羅斯非常關注東亞地緣政治形勢變化,已經著手應列美國在亞洲政治軍事影響力的快速增長。
如前所述,目前尚看不到俄日兩國能夠妥薄解決這一問題的前景。由于俄日兩國在南千島群島問題上的爭端早已常態化,加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同家對梅德韋杰夫登島事件保持了較為謹慎的態度,因此梅德韋杰夫總統登島舉動不會對俄日關系產生大的影響,綜合分析,解決俄日島爭的鑰匙依然掌握在俄羅斯的手中。這主要源于俄羅斯牢牢地把控著四個島嶼,并且在現今的俄日關系中,日本對于俄羅斯的需求遠遠大于俄羅斯對于日本的需求——例如,日本依舊希望俄羅斯能夠成為日本最主要的能源輸送國,以避開馬六甲瓶頸。另外美國也不希望因過多地介入俄日島爭而影響俄美關系的全面重啟。如同過去的300多年一樣,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南千島群島之爭依舊是俄日關系中難以破解的外交“死結”。
(責任編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