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手持刺刀攻擊時,最常用的是直刺、下刺和斜刺三種攻擊方式
直刺是指敵右手持刀沿直線向前刺殺;下刺是指敵右手持刀由下向上刺殺;斜刺是指敵右手持刀揮過頭頂由右上向下刺殺。從本期起將陸續介紹如何使用“一招制敵格斗術”來控制這三種持刀攻擊方式。我們先從控制直刺之敵開始——
直刺的特點是速度快、動作直接、攻擊力量大,并且大多攻擊軀干的要害部位,如頭部、咽喉或胸部,因此不易防守。控制直刺之敵的技巧可分為抓頭砍喉、閃身歡喉、折臂反刺、卷腕跪朐、轉體砍頸五大動作。
抓頭砍喉
當敵右手持刀直刺我頭部時,我應向左側移動身體,躲過敵刀攻擊;然后用左手拉敵頭(圖一),右掌同時猛砍敵喉,將敵制服(圖二)。

其動作要領是:
左手抓頭與右掌砍喉動作配合要協調一致。敵身體前沖將刀刺出時速度非常快,制敵時機稍縱即逝,因此,雙手配合得是否協調就顯得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制敵動作的成功運用。左手后拉敵頭是為了使敵頭后仰,露出咽喉要害,右掌隨即砍喉,爆發力要強。
閃身砍喉
敵以右手持刀直刺我胸部時,我應向左側移動身體,躲過敵刀攻擊(圖三);在左腳向左前方上一大步的同時,用右掌對準敵咽喉,左掌對準敵頸后側,雙掌同時砍擊,將敵制服(圖四)。
其動作要領是:
制敵動作協調一致。此動作的關鍵是閃身、上步、砍頸三個動作要同時進行,做到快、準、狠,才能使敵措手不及,達到一招制敵的效果。
閃身要快、位置要準確。向左側移動身體躲閃敵刀時,要注意左腳向左前方上一大步,以縮短與敵之間的距離,為雙掌砍敵頸部創造條件。
右掌砍擊敵咽喉。這個動作可使敵喉部的甲狀軟骨破碎,致敵死亡,達到一招制敵之目的。因此,右掌歡擊要準確有力,左掌同時砍擊敵頸部可增大攻擊力。
此動作的最佳運用時機是敵將刀全力刺出時,注意如果敵刀還沒有完全刺出時不應上步反擊,否則敵有可能突然改變刀的攻擊方向,使我處于危險境地。
折臂反刺
當敵右手持刀直刺我胸部時,我應向左側移動身體,躲過敵刀攻擊,右手拍抓(在拍擊的同時抓住)敵持刀手腕,同時將左拳置予敵右肘關節內側(圖五);然后左拳向后猛力磕擊敵右肘關節,右手用力向前推敵刀,猛刺敵胸、腹翻5,將敵制服(圖六)。

其動作要領是:
動作要做到協調、準確、穩固。協調是指手腳動作配合要協調,躲閃敵刀與雙手的制敵動作完全依賴腳步的準確移動,因此要求腳到手到、上下一致。準確是指雙手動作要確實到位,右手拍抓敵持刀手腕要確實牢固,拍抓是以掌心用力拍擊敵持刀手腕的同時,用力抓握敵手腕;而左手一定要置于敵肘關節內側,否則會造成動作失敗。穩固是指制敵時要控制住身體重心,只有很好地控制好身體的平衡,才能在刺敵胸、腹時發力迅猛,增大攻擊力度。
右手推敵持刀手腕時。要注意右手掌根應抵住刀尾部,為刺敵創造條件。刺敵時要攻擊敵胸、腹部的要害部位,達到一招制敵的目的。
還需注意的是。右拳猛力磕擊敵肘關節折敵臂時的爆發力要強,右手向前推刀的速度要快。
卷腕跪胸
當敵右手持刀直刺我胸部時,我應向左側移動身體,躲過敵刀攻擊,同時左手拍抓敵持刀手腕,右掌置于敵右手下方(圖七);雙手協力推卷敵持刀手腕,順勢將敵摔倒(圖八);然后以右膝關節向下猛跪敵胸椎,將敵制服(圖九)。
其動作要領是:
左手要拍抓敵手腕關節最細部位。拍抓動作會使抓握更加準確牢固,只有有效地控制住敵持刀手腕,才能保證不受敵刀威脅,為卷腕創造條件。拍抓動作要做到后發先至,也就是說,敵不動,我不動,敵一動我先到。
將敵摔倒后,要順勢以右膝猛跪敵胸。動作要連貫協調,不給敵喘息機會,防止敵倒地后快速反擊或進行防守。
右膝跪敵胸時要對準敵要害部位。胸椎和胸窩都是首選攻擊部位,只要攻擊準確,力度適當,無論攻擊哪一部位都會達到一招制敵的目的。
如果敵倒地后迅速采用防守動作護住要害部位,可采用應變動作制敵,以右拳猛擊敵太陽穴,將敵制服。
轉體砍頸
當敵右手持刀直刺我胸部時(圖十),我應向右后轉體180°,躲閃過敵刀攻擊(圖十一),同時揮右掌猛砍敵頸椎,將敵制服(圖十二)。
其動作要領是:
右掌砍敵頸椎一定要狠、準。頸椎是人體的要害部位,重力擊打可使頸椎錯位,人體會完全失去抵抗能力。另外,頸椎屬于點狀目標,又位于人體后側,不便于擊打,手掌方向偏下會擊打到背部,偏上會擊打到頭部,都不能達到一招制敵的目的,只有將著力點完全集中在頸部才能瞬間將敵制服。
閃身轉體速度快。此動作的成功運用完壘依賴于腳步的快速移動,而快速閃身轉體的目的不僅僅是躲過敵刀的攻擊,同時也要通過向前快速轉體180°來縮短與敵之間的距離,使身體移動到便于攻擊的位置。因此,移動身體時步法一定要快,位置要準確。
此動作運用的時機是敵全力一刺時,而在敵試探性攻擊時千萬不要貿然使用此動作,否則極易將自己置于危險境地。
編輯/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