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黎輝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數字科技館是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在科技界甚至整個學術界還沒有一個被廣為接受的定義。從眾多的定義表述中來看其中認為數字科技館是:分布于局域網或廣域網上的數字資源的集合。從理論上講它是一個數字化資源管理系統,其本質構造和運行機理是以網絡技術為核心數字化技術為支撐,建立以各種數字化資源為核心的資源體系,由于其內部業務高度自動化,不僅能使本地和遠程用戶通過聯機存取來查詢傳統科技館,而且也能使用戶通過網絡聯機存取科技館以外的其它電子資源信息,信息實時更新且高度共享。
數字科技館是科技界、教育界第一次在網絡科普領域的全面合作,數字科技館的建設具有開創性意義,有利于現有的科技信息資源充分發揮社會效益,實現科技信息資源的共享;有利于廣大公眾獲取權威、可靠和內容豐富的科技信息;有利于為科普作品創作和科普產品開發提供方便高效的資源服務;有利于提高數字化科普工作在國際相關領域中的地位。
2.1 信息資源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技術,快速傳遞科技館的信息資源,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2.2 信息傳遞網絡化——通過由寬帶網組成的因特網和萬維網,聯接形成一個遍布全球的網絡式結構,達到每個站點的互動和全球網絡的聯動效應。
2.3 信息管理分布化——通過分布式管理形式,把信息對象存儲在不同的數據服務器上,達到靈活管理的目的。
2.4 信息利用共享化——體現了跨地域,跨行業,跨學科,共同利用不同的信息資源的特征,變限時服務為全天候服務,自由存取網上信息資源的簡捷,便利優勢。
3.1 分布信息共享技術
分布信息共享技術是基于網絡環境開發軟件系統所必須要涉及的關鍵技術,這里既有通信的問題,也有數據庫系統,文件系統的存儲問題。需要選用合適的支撐環境并基于這一支撐環境搭建我們的軟件平臺。數字科技館系統應該能提供較好的安全環境和技術支持。
3.2 高效的信息傳輸技術
高效的信息傳輸技術是數字科技館要解決的第二個方面的關鍵技術問題,這也是考慮數字科技館的適用性問題。在數字科技館中,由于需要大量采用3D 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等展現科普內容,而這些資源將耗費大量的系統資源,同時在網絡中傳輸時必然耗費大量的網絡帶寬。為此,認真考慮優化數字科普作品在網絡環境中運行時的信息傳輸問題。
3.3 3D 數字科普展品與底層通訊系統的整合技術
3D 數字科普展品與底層通訊系統的整合技術是數字科技館建設的特殊性所在。一方面要選用合適的3D 建模,驅動軟件系統開發數字科普作品(不同的建模工具生成的3D模型在模面,存儲量等方面的差異會很大),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建立較為底層的通信支持系統,這兩部分內容需要有一個有機的整合。
3.4 計算機支持的輔助協同工作技術
協同工作是近年來,信息技術領域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一個熱點應用。數字科技館的建設是一個眾多人參與,眾多人使用,不斷改進的項目。這里有兩個層面的協作:一是建設者為數字科技館建設,改進的協作,這是項目級的協作;二是建設者與受眾之間的協作,這是服務級的協作,數字科技館的建設者常常重視建設而忽視服務。
3.5 以互動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
互動是數字科技館系統建設的關鍵特征之一,無論是“人-機”互動還是“人-人”互動,都免不了并發處理問題,我們需要在網絡環境中建立3D 虛擬的互動環境,同時提供并發的互動能力,這需要解決一些實時交互與通信協調機制。雖然有些網絡游戲軟件和虛擬現實仿真軟件在技術點上有可以參考的技術,但是要達到科普實用化的特點,有很多技術難點需要克服,也有很多的復雜內容需要統籌和協調。
4.1 虛擬科技館服務
虛擬科技館是向公眾傳播專業領域的科學知識的網上科技館。目前,數字科技館服務所涌現的方式包括:3D 虛擬漫游模式、科學原理仿真模式、知識庫問答模式、科普故事情節模式、知識競賽模式、科普游戲模式、網絡人人互動模式、科普網站信息資源模式、科普影視模式、科普短信模式等表現形式來展示科普內容。觀眾可以通過E-mail 或網絡留言板等形式,將自己的需求傳遞到由網絡管理員聯合建設的綜合信息平臺,經館員初步篩選后,在網絡上為觀眾提供信息指引。觀眾可根據網上信息導航員的指引及時地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
4.2 科普資源庫與培訓教育服務
數字科技館不是一座傳統的博物館、科技館,它要適合時代與未來教育要求。它既要具有知識傳播的功能,更要起到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方面的獨特作用。公眾使用數字科技館,能自由探索試驗,成為科學活動的主體,在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參與體驗中,獲取科學的養分。數字科技館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網絡教育,可以實現不同地點,實時交互,有選擇的學習,能更好地為廣大用戶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滿足他們學習知識與提高技能的需要,可以實現更廣泛的資源共享,加速人才的培養。
4.3 科普學術交流服務
數字科技館與網站建設相結合,在科技咨詢、科普影視、科普大講堂、科普大獎賽、科普博客、數字科普雜志、科普圖書、虛擬實驗室、科普娛樂、人-人科普互動等方面進行了內容的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數字科技館正在成為用戶進入數字資源世界的橋梁與平臺,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學術交流活動,用戶在這個橋梁與平臺上可以進行充分的學術交流。
4.4 電子商務服務
數字科技館中的數字化資源在網絡化環境中被本地和遠程用戶充分存取,并通過復雜和一體化的自動控制系統進一步為用戶提供先進的,自動化的電子服務,即數字科技館具有電子商務的動能。由于數字科技館所提供的商品的特殊性,從而使其中的電子商務要素表現出鮮明的行業特色,目前數字科技館所提供的電子商務主要包括:辦理門票卡,付費游戲,在線銷售,在線訂購,信息提供服務和信息增值服務等。
數字科技館的建成對解決中小城市,區縣科普場館場地狹小,經費不足的弊端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項工程將為全社會提供公益性科普資源共享服務,也將為我國科學技術的普及提供基礎支撐。數字科技館作為傳統科技館在信息時代的高級發展形式,作為信息服務行業的生力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其高效性、共享性、快捷性、超時性、超國界性和開放性,為數字科技館的發展賦予強大的生命力,各科技館網站只有充分利用新技術,為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高效率的服務,開發出適合本館的具有交互性,專業性的服務新模式,才能在未來的數字科技館建設中找到到一條符合自己發展規律的道路。
[1]趙杉,王若冰,李雙斌.中國數字科技館集成方法研究[J].科技導報,2008-11-13.
[2]王順玲.鐵路數字科技館構建方案與實現技術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