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近年來河南省經濟發展較快,到2008年底全省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18408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6.1%,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于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位居第5位。但由于資源稟賦、經濟基礎、區位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省內各區域間的經濟發展存在著明顯的不均衡現象。這種不均衡現象,不僅直接影響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對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準確評價和分析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狀況,不僅對縮小河南省區域差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縮小區域差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都有借鑒意義。本文以18個省轄市為區域分析單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運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較系統、客觀地分析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及差異程度,并提出了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
二、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衡量一個地區的發展情況,不僅要考察經濟發展狀況,還應考察社會發展狀況,因為社會發展狀況是經濟發展狀況的一個結果,社會發展狀況反過來會影響經濟發展狀況。這就需要一種綜合評價的方法。另外,通過綜合評價還有助于我們發現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總體發展水平的因素,為實現區域均衡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一個地區的發展差異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和社會發展水平差異上。為此,本文依據可獲取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功能性原則、非重疊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可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選取反映經濟發展實力水平、經濟發展潛力水平、社會發展水平的3大類共 17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