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那時我還在一家金融類日報工作,就希望謝宏能寫一部有關銀行生活的小說。因為,謝宏本人其時已有了多年的銀行從業經歷,而金融題材的小說在國內似乎并不多見。
謝宏的這部《信貸部經理》,來自于他十幾年銀行工作經歷的積淀,算是圈內人士寫圈內事。主人公李白是一個大學畢業就進入銀行工作的白領,每天的工作就是同錢和與錢有關的票據打交道,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交織,領導與同事的人際關系,使得李白的職場有許多的無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了一個信貸部經理,這是銀行白領中的金領。
銀行白領如何晉身信貸部經理?信貸部經理的利益與權限何在?如何與大客戶勾心斗角?如何黑白通吃?如何獲取生存的資源和制高點?如何在險惡的職場里培養博弈能力與手腕,轉敗為勝?憑借在金融業浸淫多年的實戰經驗——據我所知謝宏本人就長期在銀行信貸部門工作——這本書會帶給你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
當然謝宏并不滿足于將它寫成一部短平快的只剩下情節的職場小說,它還要展示這背后復雜的人性。雖然白領們每天穿著時尚,拿著高薪,但也得承受相應的無形的壓力。加班是家常便飯,身體辛苦,心也累,很少時間給予家庭,無法照顧好孩子,這是很多職場中人的遺憾。書中的丁小路無法承受壓力得了抑郁癥,無奈地離開熱愛的職場,最后自殺,何嘗不是我們生活中的某種真實?主人公李白后來迷上看漫畫書,其實也是他的一種心靈安慰,在簡單的漫畫書中麻痹自己。李白覺得辦公大樓就是一個漂亮的金魚缸,在里面游弋的大魚和小魚就是那些所謂的白領金領們。魚缸是美麗的,可它能給金魚們寶貴的自由嗎?
我有時也會揣度:謝宏為何會給主人公取一個和唐朝大詩人一樣的名字?十多年前,謝宏是一個活躍的詩人,他的詩人身份在這部小說里不經意間又一次得到了呈現——詩人李白的灑脫飄逸與信貸部經理李白的苦悶無奈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借助“李白”這個符號,將職場生態的某種扭曲變異推向了極致。完全可以假設,天縱英才如古代李白者,一旦置于今天的職場,讓他到某個公司當白領,難免不同樣遭遇被格式化的命運。白領是改革開放以來才逐漸出現的一個階層,他們的焦慮、掙扎、理想與奮斗是我們理解時代的一枚鑰匙。將時間拉長,從歷史的角度看,包括謝宏的《信貸部經理》在內的諸多職場小說,是未來的人們閱讀這個轉型時期的一個個微觀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