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融危機最艱難的時刻過去,職場本應是同舟共濟后的團結向上,不過,今年的職場卻并不和平,無論是隔空交鋒,還是真刀實槍,都“掐”得熱鬧,更“掐”得激烈。但到年底回頭一看,發現真理永遠越辯越明,真相永遠經得住考驗。
蒙牛VS伊利
由蒙牛未來星品牌經理安勇、北京博思智奇公關顧問公司郝歷平、趙寧和馬野4人精心策劃的深海魚油事件,最終卻演變成了乳業行業的一場戰爭。圣元奶粉成為無辜替罪羊,伊利、蒙牛兩大巨頭拿出對方雇傭公關公司惡意打壓自己品牌的種種證據,隔空揭丑,不斷讓消費者失望的中國乳業行業再一次雪上加霜。過于殘酷的競爭往往容易讓人淡忘當初的創業理想,只想著打倒對手一人獨大,殊不知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兩敗俱傷的結局就已經注定。
奇虎VS騰訊
11月3日這天,億萬網民都被卷入了一場戰爭,成了IT商戰的籌碼。騰訊宣布QQ與360不可共存后,電腦桌面右下角的口水戰升級為赤裸裸的“廝殺”,這場混戰中還有百度、金山、遨游、搜狗等知名IT企業的身影。這場戰爭引起了網民的強烈不滿,喊出了“我的電腦我做主”的響亮口號。IT企業們以為離不開電腦的用戶已經成了待宰羔羊,卻忘了網民才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他們有獨立自由的思想和意志,力量無比強大。這再一次證明了,競爭中要想獲得盡可能多的支持者,首先要學會尊重他們。
開心網VS開心網
10月26日,真假開心網一案歷經一年終于塵埃落定,千橡集團的開心網敗于北京開心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開心網,被勒令停用“開心網”一名并賠償40萬元。
這是一個“山寨”橫行的年代,有的“山寨版”甚至可以后來居上、取代原來的“正版”,如何才能做到“一直被復制,從未被超越”?唯有不停止創新,不斷鍛造核心競爭力,方可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黃光裕VS陳曉
國美控制權之爭可謂是2010年商場上最為慘烈的戰爭,而戰爭還在繼續。資本、管理權、股東、職業經理人、企業元老、家族,恩怨、利益盤根錯節,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黃光裕和陳曉,從對手到戰友再到對手,有人說這是“內部人控制+引狼入室”以非誠信地實現職業經理人收益最大化的“陳曉路徑”,其實丘吉爾早看透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職場中也是如此,趨利之本能無可厚非,只是目標和手段都應該具有正當性。
智聯CEOVS大股東
2010年7月,智聯招聘發生郵件互開門,兩個小時前CEO剛剛宣布開掉幾名高管,兩小時后董事會就宣布保留此幾人,轉而開掉CEO本人,最后投資方新任命的CEO上任。業內人士指出,智聯內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其外資大股東SEEK不滿足于財務投資,要控制企業運營。
當年費奧莉納黯然地對惠普說再見的時候,很多人也都認為她是惠普收購康柏后董事會斗爭的犧牲品。而智聯在五輪融資中,已換過五次CEO。職業經理人永遠面臨的一個困局,就是資本意志的掌控。這也是不少知名經理人選擇了辭職創業、自己當老板的原因之一。
方舟子VS 肖傳國
《財經》雜志編輯方玄昌曾經撰文說,“中國國內這一領域最高水平的專家”(一位專家的評價),對“肖氏反射弧”的評價無一例外是負面的,但是他們卻都不敢出來公開質疑。但方舟子站出來了,他質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肖傳國學術造假,并質疑肖氏手術治愈率,助患兒家長起訴,從2005年堅持至今,即使在遭遇肖傳國買兇報復后也不曾動搖。在二人的恩恩怨怨中,職業誠信成了最好的試金石,沒有通過這一關,在職場上就不會走得長遠。
中國男籃VS巴西男籃
2010年10月12日,在中國男籃與巴西男籃的2010男籃亞運熱身賽中,兩隊在剛開場不久就陷入了激烈的摩擦,隨后雙方隊員動作越來越大,最終演變成了一場群毆,巴西隊不得不退賽,比賽被中斷。球場拳腳已經不是中國男籃的新鮮事,國際籃協和亞洲籃協之前就因數起斗毆事件對中國男籃施以了數萬美元的罰款。拋開雙方責任誰大誰小不論,戰績平平的中國男籃,不僅技不如人,競爭中的胸襟氣度也輸了一大截。
郭德綱VS北京電視臺
“圈地門”事件,導致郭德綱與北京電視臺撕破臉,一個曝北京臺內幕,一個搞封殺。再到德云社停演、博客被黑,徐德亮、李箐、何云偉等骨干紛紛出走,郭德綱開始由高高在上的相聲大師淪為“人人喊打”的“三俗”代表。今年與郭德綱一樣倒霉的,還有系列“門”之下的“國際章”。事實再一次證明,只要做人地道些、低調些,墻倒了,眾人即使不去扶,也不至于再去推一把。
男老板VS女下屬
2010年,惠普公司CEO馬克·赫德因為涉嫌對公司女承包商進行性騷擾,選擇了辭職。山木培訓集團總裁宋山木因涉嫌強奸女員工被刑拘。一位CEO下了課,一位老板身陷囹圄,職場性騷擾再次成為熱議話題。另據路透社報道,中國工作場合18%的女性都遭受過性騷擾,位居全球第二。只要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在侵害發生之初,就站出來反抗和制止,那么職場的環境將會越來越健康有序。
干得好VS嫁得好
一句 “寧愿在寶馬里面哭,不愿在單車上笑”,掀起了對于2010年紅紅火火的電視相親節目和其中不同婚戀觀的爭論。在這個“拜金女”成了值得炫耀的標簽、赤裸裸地明碼標價的時代中,討論干得好與嫁得好哪個更好,似乎有些蒼白無力。其實,無論選擇什么,都別丟掉女性的自尊與幸福。相信成功男士也希望站在自己身邊的,是能夠與自己比肩的女性,不一定是事業或能力相當,但心靈一定在同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