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們學校請來一位老紅軍作報告。在演講中,這位戎馬一生的老兵對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很生氣,那句話就是“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知道哪個混小子說的?簡直是胡說八道、擾亂軍心!”至今,我還記得老紅軍氣憤的語氣。
后來,我們知道這句話是拿破侖說的。再后來,又有些搞不清楚了,因為許多外國名人名言陸續被揭發是偽造的,或者被斷章取義。不過即便真是拿破侖說的,也并非一定正確,時至今日,名人說的話已經不再被當作真理了。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二十年過去了,這句話依然很流行。原因在于它很適合中國國情,大多數人為什么想當元帥?無非因為元帥位高權重,比士兵體面得多,許多國人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面子”,就是光宗耀祖。
“元帥論”活學活用于各行各業,公務員渴望著科長、處長一步步升上去;商人期待千萬、億萬一步步成為首富;最可怕的是老師盼望著當校長,醫生夢想當院長……這類畸形理想會造成很大的社會危害。
其實元帥與士兵雖然是相關職業,但并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元帥需要運籌帷幄,他們不一定曾是最出色的士兵,比如韓信,作為士兵時就沒有什么英勇殺敵的光輝記錄。而大多數優秀士兵,不具備成為元帥的可能,比如“許三多”這樣的士兵,當個營長、團長都不太可能,他應該從未想過領導別人,可是你能說他不是好士兵嗎?
大家都想當“元帥”,然而這種夢想實現的概率又很小,所以便容易演變為全民焦慮。大多數人覺得自己沒混好,相當一部分人老感覺懷才不遇。在這種心理狀態下,想當元帥的士兵們,連士兵都當不好。
元帥焦慮癥是一種社會病,當一流的士兵真正享有和元帥一樣的社會聲譽,相信就不會有人再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雷鋒沒有想過當元帥,但他是個好士兵,這一點沒有人懷疑。可是有多少人想當雷鋒,而不想當元帥呢?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確是句混賬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