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之后,人體血壓可下降一定幅度,并能保持22小時之久。實驗研究,運動能使收縮壓降低4—9毫米汞柱,與減肥、蔬果與低脂飲食、限鹽等同列為防治高血壓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運動療法已成為治療高血壓的輔助療法。
運動為何能降壓?
運動降壓的機制有以下幾方面:
1 運動可改善自主神經功能,降低交感神經張力,減少兒茶酚胺的釋放量或使人體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下降。
2 運動可提高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
3 運動能鍛煉全身肌肉,使肌肉纖維增粗,血管口徑增大,管壁彈性增強,并使心、腦等器官的側支循環開放,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壓下降。
4 運動能增加體內某些有益化學物質的濃度,如內啡肽、五羥色胺等,降低血漿腎上腺素和醛固酮水平,使血壓下降。
5 緊張或情緒激動是高血壓的誘因。運動可使心情舒暢,使緊張、焦慮和激動的情緒得以緩解,有利于血壓穩定。
哪些運動能降壓?
不是所有運動都能降壓,只有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游泳和體操等有氧運動才有助于降壓。以下幾項尤其值得推薦:
1 步行。最簡單易行的降壓運動就是步行,但與普通走路不同,速度要稍快些。
2 慢跑。適用于輕癥患者。慢跑時心率最高可達到120-130次/分,長期堅持可使血壓平穩下降、脈搏平穩、消化功能增強、癥狀減輕。慢跑速度宜慢,持續時間逐漸延長,每次以15-30分鐘為宜。
3 騎自行車。它是一種能改善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鍛煉。鍛煉時要保持正確的姿勢,調整好把手和自行車座的高度,兩腳的位置恰當,踩踏腳板用力均勻。每次以30~60分鐘為宜,速度適中。
4 打太極拳。研究表明,長期打太極拳的老人,其血壓平均值為134/80毫米汞柱,明顯低于不打太極拳的同齡老人(154/82毫米汞柱)。
5 水平運動。科學家通過試驗證明,現代人患高血壓可能與直立生活有關。人的一生中有2/3的時間處于直立狀態,在大城市中的人竟達3/4以上,平臥位的活動日益減少,久而久之,促使心血管因不勝負荷而影響血壓調節,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勤做水平運動能有效地控制血壓,如游泳、爬行、做仰臥位體操、跪地擦地板等。
對降壓不利的運動
力量型運動、快速跑步等無氧運動,動作過猛的低頭、彎腰運動,體位變化過大或需用力屏氣的活動,會導致血壓快速大幅度升高,容易發生意外,不宜進行。冬泳也要盡量避免。
另外,高血壓患者運動后不要立即洗熱水澡。因為熱水可導致肌肉和皮膚的血管擴張,使內臟器官的血液大量涌向肌肉與皮膚,從而誘發心臟和腦部缺血。正確的做法是先休息片刻,再用溫水沐浴,5~10分鐘完成。
特別叮囑
1 治療高血壓,目前最有效的是藥物療法,其他療法只是輔助手段,運動療法也是如此。當然,經過一段時間的合理運動,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近期的血壓水平,調整用藥劑量。切忌盲目停藥,否則高血壓病情會反復,置患者于險境之中。
2 運動療法并非人人皆宜,只適合正常高值、Ⅰ期與Ⅱ期的高血壓患者,以及部分病情穩定的Ⅲ期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大的Ⅲ期高血壓患者,有嚴重并發癥(如嚴重心律失常、心動過速、腦血管痙攣、心力衰竭、不穩定型心絞痛、腎功能衰竭)的重癥高血壓患者,以及運動中血壓過度升高(如高于220/110毫米汞柱)者,不宜運動,以靜養為主。
3 運動前應咨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不要盲目仿效他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運動療法非一朝一夕便能奏效,應持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