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有相當一部分人,特別是老年人,是在起夜時發病的。
天氣轉涼后,人體血管收縮、舒張功能會出現異常,致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夜晚尿量增多、次數增加。老年人對天氣的變化更加敏感,起夜次數增加。如果起夜時稍不注意,就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為了防止這些突發疾病的出現,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起夜次數,甚至不起夜。老年人不妨嘗試以下做法:第一,晚上睡前水的攝人量一般不要超過500毫升,避免血容量增大,導致尿量增加。把喝水和進食時間盡量提前。第二,晚上散步,增加機體的活動量,睡前盡量排盡尿液。第三,起夜時動作應緩慢,可先在床上靜坐幾分鐘,不要突然下地,以免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排尿性暈厥。第四。起夜時要多加一件衣服,注意保暖,以免皮下組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引起心絞痛。
患有各種疾病的老年人在天氣轉涼后,應該及時調整服藥的時間,減少起夜的次數。例如,患前列腺疾病的老年人應在夜晚臨睡前服藥,以減輕夜間前列腺充血的程度。患有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壓的老年人,利尿、降壓藥要在上午或下午服用,不要在夜晚臨睡前服用。
如果老年人在起夜時突發體位性低血壓,首先不要亂動,應逐漸恢復原來的體位。如果血壓在一兩個小時不能恢復正常,病情沒有得到緩解,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發生心絞痛時,也不要驚慌,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并休息,如果短時間內不能緩解,也應立即就醫。
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夜尿次數增多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膀胱癌、膀胱結石、糖尿病、腫瘤等。當老年人夜尿次數增多超過2周時,應及時去醫院進行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