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八點,我準備精確地生活一下,在限定的時間內看一本我一直很想看的書。難得有這么好的狀態,閱讀漸入佳境。突然,電話響了。
你現在方便接電話嗎?
對不起手頭有點事,有急事嗎?
沒什么事,幾分鐘就好。
好吧,那就說吧。
也許你比我更清楚,所謂的“幾分鐘”往往會拖長到半小時甚至更長,就像脫線的舊毛衣一發而不可收拾。往往是適可而止的時候,卻還是一遍一遍地兜著圈子,含糊地、倉促地在各種話題間盲目地跳躍著。我克制著,掙扎著。即使那邊前言不搭后語,即使邏輯混亂,即使充滿了個人偏見。即使我很清楚這是一次乏味空洞到幾乎不能稱其為“交流”的談話。
可我不能打斷。不能說“好了,先說到這兒吧”,更不能說“對不起,我還有事要忙”。因為擔心被冠上粗暴、冷漠、自大。終于,手機沒電了,解脫了,可翻開書。再也回不去了。
很明顯,豐富迅捷的現代生活還沒有教會我們如何精確地生活。這意味著,我們很少去在意怎么說才能更精確地把想法恰當地表達出來。經常我們享受隨意的信口開河,甚至滿嘴跑火車,不在乎每句話是否都言之鑿鑿;我們也很少去留心怎么寫才能得體地找到那獨一無二的詞語,很多情況下就信手拈來某個詞或句子,不是因為它夠好,而僅僅是當時就想到它了。當然還有,我們很少去比較幾分鐘和幾十分鐘之間的差異,更加很少去注意同樣的時間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價值。設身處地為別人找想就更是稀缺了。在我們的傳統意識里,鐘表是絕對要求精確的,但時間卻可以任我們自由揮霍。
于是,我們就在時間里模糊地過著,大而化之地活著。認為吹毛求疵,錙銖必較,那都是遭人唾棄的毛病。但是,有些事情,有些時候,恰恰是因為不夠精確,我們才會陷入失敗。比如面試時在約定的時間遲到,乘車時在既定的時間錯過,而考試時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做到最好。
精確地生活并不是讓我們時時都要爭分奪秒,事事都要明察秋毫。只是提醒我們有意識地去嚴謹地規劃時間、生活、人生、內心。不要總是漫無目的地地混混沌沌消耗自己的生命。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段精確的旅程,在一個確定的點開始,在一個特定的點結束。
也許,下一次,我可以壯起膽子,拉下臉皮。怯怯地說一句:
“好了,就說到這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