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脈,海拔1700米的獅子包山頂,住著一個18歲的少女,她的名字叫王可見。
王可見的家在獅子包山頂金竹坪,位于重慶市城口縣最南端。整個山頭就剩下兩戶人家,到山下最近的公路要走3個多小時。鵝蛋臉,大眼睛,挺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膚……真是位美麗而滿臉稚氣的姑娘。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兒子1歲,女兒3歲。13歲那年她“過門”,14歲就圓了房。丈夫比她大12歲。
1
2008年11月18日清晨,天微微亮。有雪花從四面透風的墻上飄進屋里,又硬又重的棉被無法隔離冬日的嚴寒,王可見摟著1歲的兒子,睡了一整晚,全身仍是冷冰冰的,一堆雪花已在屋角凝結成冰。她開始想老公陳云安了。如果他在家。還可以暖被窩,但老公長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回來待幾天。
王可見至今說不清他在哪打工。陳云安寫信回家,家里也沒人能看懂。王可見決定裝電話。去年,她和婆婆在山里采了20多天蕨菜,賣了200多元,終于裝了一部無線座機。從此,這部電話成了她的寄托。想到老公,王可見笑得很幸福。在這幾乎與世隔絕的高山上,對“愛情”的甜蜜回憶是王可見重要的精神生活。
剛進陳家,王可見才13歲。新婚那天,陳云安帶她去了趟咸宜鄉場。他們奢侈地進了館子,花8塊錢每人吃了一碗抄手,買了兩包8塊錢1公斤的水果糖。陳云安又給她買了兩條20元的黑褲子,一件30元的白毛衣。這也是王可見到陳家后惟一一次買衣服。
王可見15歲那年,女兒陳發瓊出生了,婆婆唐成玉接的生。
2007年10月,兒子又呱呱墜地。公爹陳顯云為孫子取名叫陳發進,寓意發財進寶。
2
王可見一家的早飯很簡單,只有一盆洋芋。女兒瞥了一眼,就倒在地上打滾哭起來: “天天都吃洋芋。我不干。我要吃白米飯!”王可見無奈地看了一眼婆婆,唐成玉將一小勺泡辣椒端到滿身是灰的孫女面前,大聲訓斥: “白米飯哪個不想吃?去年的30斤米,過年時就吃完了。”
頓頓吃洋芋、包谷,王可見的奶水越來越少。但因為找不到其他食物代替母乳。她不敢給兒子斷奶。
這幾天,每到吃飯,她就為兒子煮一小碗面,那是幾個月前一個山下的遠房親戚送的。對這來之不易的細糧,兒子并不珍惜,吃了幾口就開始哭。
兩年前女兒斷奶時,也是大雪封山的冬天。沒菜吃,女兒天天望著洋芋哭。眼看孩子一天天瘦下去,王可見和婆婆商量了好幾天,最后拄著棍子踩著大雪下山。兩人在一家理發店剪下蓄了多年的長發,賣了100多元錢換回4件娃哈哈飲料。王可見不知道嬰兒該吃奶粉,她以為這飲料就是最好的營養品。“兒子斷奶時……”王可見摸了摸自己短短的頭發, “想賣也沒頭發賣了。”
3
“哪天出太陽,雪稍微化些,我怎么也得下趟山。”孩子的哭聲中,公爹陳顯云打量著閣樓上的包谷堆,作了個重要決定。
他摸摸懷里那個硬邦邦的東西,還在。那是一個裹了很多層塑料袋的東西,最里面裝了兩張皺巴巴的錢,一張5元的、一張1元的一這就是所有家當。
陳顯云必須在春節前背些包谷下山,換點鹽和米回來。一背篼包谷40公斤,可以換一袋15公斤的大米和3包鹽,這就是他們一家的年貨。
“過年了要給娃兒買幾顆糖,最便宜的那種。”王可見說。
4
唐成玉拿來一條黑黢黢的濕毛巾給孩子洗臉,而孩子的臉早被山風吹出一道道口子,每次洗臉都要哭很久。
王可見一直想給孩子買瓶寶寶霜,但又舍不得花錢。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再冷的冬天,王可見也只穿三件衣服:秋衫、毛衣和一件冬夏通穿的單層布衣。除此之外,就是那件已起滿毛球,結婚時丈夫給她買的白毛衣。
平日,她舍不得穿白毛衣,總是仔細掛在床頭,哪怕再冷。只有每隔一兩個月的大太陽日子,身上三件衣服換洗時,她才拿出來穿一下。
王可見滿足地說: “現在的生活比在娘家好多了——洋芋、包谷總能吃飽。做啥都有公公婆婆教,娃兒也慢慢在長大……
王可見最滿足的,還是老公對她的好:“我們從沒吵過架。雖然他在外打工從沒拿過錢回來,但他會給娃兒買衣服呢,娃兒喜歡得很。他在外面也惱火,去年剛買輛摩托就被偷了。”其實,每次想起丈夫不拿錢回來,她心里也有些氣。不過,只要電話里一聽到丈夫的聲音,她就會立刻消氣。
“我們感情很好,他還說愛我呢!”王可見永遠記得,結婚那天丈夫對她說過“我愛你”。
5
這些年,山上的村民越來越少。有時有山下的人上來采草藥,王可見一家總會像來了稀客,拿出家里最好的東西招待。客人走時,王可見的眼神充滿著羨慕和渴望。
王可見第一次走出大巴山是2005年,打工的父親出事死亡,她去湖南奔喪。那時,她剛15歲。那些城里人得知王可見的故事,都很驚訝。王可見卻很坦然: “這有什么奇怪的,山上像我這樣的人很多。”
奔喪回到大山,王可見也曾想過進城打工,卻發現自己什么都干不了。有了兩個娃娃,更不敢輕易動外出打工的念頭,但此次進城讓她堅定了一個想法——讓娃兒多讀書!
她又說,去年,家里的小花狗隨公爹下山后就再沒回來,是不是它也不愿住在山上呢?接著她露出了燦爛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