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粕的特征及摻假豆粕的鑒別
l.豆粕的特征:純豆粕呈不規則碎片狀,淺黃色或淡褐色,色澤一致,偶有少量結塊,鼻聞有豆粕固有的豆香味。顏色金黃、顆粒均勻、豆香氣味濃郁的是好豆粕。
2.外觀鑒別法:如果顏色灰暗,顆粒不均勻,有異常氣味,結塊多,剝開后用手指捻,可見白色粉末狀物,聞之稍有豆香味,就不是純豆粕,而是摻入了氟石粉、玉米等雜質,摻雜量大的則無豆香味。取一點放入口中咀嚼,真品不硌牙,且有炒豆香,如果沒有炒豆香,并有硌牙感,則是摻假的。
3.水浸鑒別法:取豆粕樣品25克放入盛有250毫升干凈水的玻璃杯中浸泡2~3小時,然后用木棒輕輕攪動,若摻了假可以看出分層,上層為豆粕,下層為泥沙。
4.摻有石粉的豆粕鑒別法:取少量豆粕樣品放在玻璃杯中,加白醋在樣品上,如果有大量氣泡產生,則樣品中摻有石粉。
5.摻有淀粉的豆粕鑒別法:取少量豆粕樣品放在白瓷磚或玻璃板上,攤平后緩慢向上滴加碘酒,如有淀粉其顏色會很快變藍或黑,如無淀粉則不會很快變色。
二、磷酸氫鈣的特征及假冒產品的鑒別
l.磷酸氫鈣的特征:磷酸氫鈣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細度均勻,手感柔軟,流通性好,不溶于水。因其摻假物質較多,用感觀法不易鑒別。
2.用磷礦粉或農用過磷酸鈣假冒磷酸氫鈣的鑒別:磷礦粉是磷cdccbf0e6fce86d99847262047e1762f礦石磨成的細粉,灰白、黃棕或白色,含氟量較高,一般在2%左右,不溶于白醋。農用過磷酸鈣呈灰白色或深灰色,與白醋反應后溶液呈灰色,有部分不溶物。而飼料級磷酸氫鈣與稀酸反應平穩,無氣味,無沉淀。
3.用石粉或輕質碳酸鈣假冒磷酸氫鈣的鑒別:石粉和輕質碳酸鈣均可與稀酸(可用白醋代替)反應,反應時會放出大量氣泡。反應越激烈、氣泡越多,說明產品中含石粉或輕質碳酸鈣越多。
4.摻骨粉或滑石粉假冒磷酸氫鈣的鑒別:在磷酸氫鈣中摻入骨粉的目的是降低其含氟量,摻假后色澤偏灰暗或偏黃褐色,若摻入骨粉50%以上,則有骨粉氣味。加入白醋后,會產生大量渾濁的泡沫,反應后溶液渾黃,底部有不溶性物質存在。
三、肉骨粉的特征及摻假肉骨粉的鑒別
l.肉骨粉的特征:純肉骨粉的味道是烤肉香及動物脂肪香味,無異味。
2.摻假肉骨粉的鑒別:把肉骨粉放在透明的玻璃杯或400毫升燒杯中,占1/4的容量即可。然后用剛燒開的白開水充滿,加以攪拌,隨著水蒸氣的上升,有經驗的檢驗人員可根據溢出的氣味加以判斷。如有腥臭味或異味,出現像開水燙死雞時的味道,說明產品中含有大量羽毛粉或雞腿皮粉。再稍放一會兒,玻璃杯中的肉骨粉會沉淀在底部,如被鑒別產品出現分層,而且上層漂浮物在一段時間內不沉淀,一般為玉米胚芽粕或稻糠皮較多,但經過烘炒的玉米胚芽粕則不漂浮,而是沉淀下去。這時取上清液滴入幾滴碘酒,若溶液立即變為深藍至藍黑色,則說明含植物淀粉。由于玉米胚芽粕的粗蛋白在17%左右,所以產品中的粗蛋白含量就不能達標,從而確定產品可能是以玉米胚芽粕為載體摻有尿素或蛋白精。 (湖南 易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