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君,今年57歲,系江蘇省鹽城市阜寧吳灘鄉合利村的一位農民,就是他,在自家后院里養著600多條鱷魚:就是他,建起了我國首家私人養鱷場,創造了長江以北規模養鱷的傳奇。
姚紹君家中兄妹7人,他排行老二。13歲他就撐船、打鐵、磨豆腐,被喊做“二當家的”。1972年高中畢業后他進過汽車制造廠、機械廠、農技站。1978年娶妻生子,1999年獲得一項實用型塑料國家發明專利后承包下一家塑料秧盤廠。之后,一口氣獲得20多項塑料生產專利。生意也是越來越好。
1997年12月20日,姚紹君和妻子到泰國芭堤雅去參觀鱷魚園。當天他們排了3個多小時的隊吃了一小碗鱷魚肉,花了人民幣100元,吃過鱷魚肉,姚紹君看到了商機,他想鱷魚肉這么受歡迎,自己家能不能養呢?他找到餐廳經理說出想養鱷魚的想法,經理說鱷魚是溫帶、熱帶動物,其他地方養不活。最后,經理還是留了姚紹君的通訊地址,答應以后有機會到中國大陸投資時會與他聯系。
回國后,姚紹君專心打理著他的塑料廠,有關養鱷魚的夢就擱淺了。一晃7年過去了,2004年,秦國那個餐廳經理終于來中國大陸準備搞投資,聯系的第一個人就是姚紹君。姚紹君以206萬元一條的高價買了10條,就在村里養起了鱷魚。姚紹君的妻子和村里人都反對他養鱷魚,但都拿他沒辦法。
姚紹君養鱷魚還沒起步就遇到了麻煩。他到處打聽有關鱷魚養殖的書,北京、上海乃至香港各大書店都沒有,他第一次感到了養鱷魚的壓力。最后他找到泰國養鱷魚的老板,要來一份手抄本。
從2004年秋天開始,姚紹君養鱷魚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難,總算漸漸熟悉7鱷魚的習性,可是等待姚紹君的是一個真正嚴峻的考驗——蘇北的嚴冬。為了能讓鱷魚安全過冬,姚紹君嘗試了各種辦法:取暖器、空調、燒開水、搞煙道、做火炕,嚴冬扛過去了。2007年,第一條鱷魚終于產卵了。
自從2005年10月,姚紹君從泰國正式引進100條暹羅鱷,加上鱷魚繁殖的后代,鱷魚場目前已擁有鱷魚600多條,占地1.3多公頃。作為全國首家私人養鱷場嘗試在長江以北規模養殖鱷魚并獲成功的新聞,吸引了諸多媒體的目光。姚紹君知道鱷魚渾身都是寶,通過賣鱷魚肉、鱷魚皮深加工,他也取得了經濟效益,2009年春節,他光憑賣鱷魚肉就收入80多萬元。
現在,姚紹君有一個目標,即在三五年內把鱷魚塘發展到1萬條左右,讓普通人都能吃到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