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我應邀去了夢寐以求的祖國寶島——臺灣。
朋友介紹我去看看美麗島站。美麗島站是高雄捷運紅、橘兩線交匯站,圓形站體深達27米,直徑長達14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圓形地下車站建筑。其中設置在站體穿堂層天花板的公共藝術作品“光之穹頂”直徑達30米、面積為660平方米,則是全球最大的單件玻璃公共藝術作品,系意大利裔美籍創作者水仙大師用3年時間監造的作品。我用廣角鏡也沒有將其全部拍下。
高雄市西側的西子灣,是一處有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的美麗港灣,西子灣的夕陽是高雄八景之一。每天黃昏時分,情侶們相約至此互道情愫,更增添一份浪漫的氣息,而頻繁的巨輪進出情形更為壯觀。除了貨船,西子灣的名稱,觀日落的場景,與杭州的西子湖相比,還真有那么點相像。我喜愛西子湖,也喜愛西子灣,于是多角度地拍攝了西子灣。
臺灣嘉義縣的阿里山并不是一座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地理上屬于阿里崇山山脈主山脈的一部分,東鄰玉山山脈,北接雪山山脈。阿里山主要景點包括姐妹潭、祝山觀日樓、神木等觀光區,日出、云海、晚霞、神木與鐵道,并列“阿里山五奇”。我們的車沿著山路向阿里山挺進,一路上山間的云煙在向上飄移,仿佛山林在飄逸、升騰,非常壯觀。阿里山的樹木以紅檜樹為主,紅檜樹高大、粗壯。日軍侵占時期,大量珍貴的紅檜樹被砍伐后運回日本。傍晚阿里山突然下起了大雨,我躲進了附近的神廟,心里琢磨,明天早晨阿里山的日出怕是見不到而無緣拍攝。
次日,天色未亮,深秋的阿里山寒意逼人,我們登上了去祝山看日出的小火車。下車就聽得有人喊:今天有日出。眾人登上幾十級的臺階,就到了觀日臺,此時,東方漸白,灰白色的云海在眾山間浮動,金色的光輝已溢出,山體背后的陽光照射在上空,好似無數金箭。當太陽從山頂冒出的一剎那,眾人歡呼、鼓掌,然而此刻的太陽已是一團非常耀眼的光團了。我及時地抓拍了這輝煌的一瞬間。
野柳“女王頭石”的名聲在外,我一直想目睹它的風采。野柳是臺灣著名的地質公園。在去野柳的路上,陰云密布,下起了大雨,一個半小時的路程,車上的雨刷不停地在滑動。抵達野柳后,雨卻停了。我終于見到了著名的“女王頭”石。臺灣朋友說,他小時候這塊石頭還要粗壯,由于風化的作用,現在已“瘦”了很多,據推測,“女王頭”石會在不停的風化中斷裂坍塌。正當我為此石惋惜時,滿天的烏云逐漸散去,即將西沉的太陽露出了燦爛的笑臉,更不可思議的是空中竟然出現了彩虹,恍如在神話般之仙境中,我流連忘返,不忍離去。我自然不忘我的主業,多角度地拍攝了“女王頭石”。
飛機在臺灣海峽上空緩緩地向內陸飛行了,蔚藍色的天空中飄浮著無數花絮般的白云,透過艙窗,在機翼的不遠處有塊深綠色的陸地,我知道,那是我剛度過難忘行程的祖國寶島——臺灣。此刻,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禱:愿海峽兩岸人民富足、幸福、和平!愿我的鏡頭記錄下來的臺灣美景,能帶給朋友們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