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對大腦最好的獎賞?也許答案完全出乎你的意料,那就是努力。”美國羅切斯特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埃瑪·布萊克莫爾最近提出了這個觀點。不僅如此,健康專家還提出,人們應該適當放棄一些過于舒適和便捷的選擇,因為努力是維系精神健康的維生素。
在我們大腦中有一個“努力-驅動-獎賞”的回路,努力就仿佛給這個回路注入了新的活力。當我們越努力時,對這個回路的刺激也越強烈,從而該回路也就越活躍。最終人就會產生更加強烈的幸福感和價值感,自己做的飯比買來的飯香就是這個道理。反過來說,這種幸福感和價值感就是對我們努力的獎賞。
人越努力,對外界控制的能力就越強,樂觀積極的情緒也會增強,悲觀、抑郁的發生率就會大大降低。讓我們看看爭分奪秒的張海迪。在不長的時間里她就掌握了日語、英語等幾門外語,完成了《海邊診所》的翻譯。一個身體的三分之二都失去知覺的高位戳癱患者,一個殘疾者的生命為何能釋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煥發出如此奪目的異彩?主要原因就是她數倍的努力,增添了生命的活力。
讓我們看看生命不止努力不息的魯迅。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濒斞缸x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于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學養豐盈。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币虼?,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確實,所謂努力,其實就是充分利用時間的代名詞。德懷特說得好:所謂天才,就是努力的力量。努力。就要做到勤奮、敬業、忠誠、自信、執著和奉獻,勤奮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誰能珍惜點滴時間勤奮工作。就像一顆顆種子不斷地從大地中吸取營養,點滴積累,最終能夠成就大業,鑄造輝煌。
牛頓在劍橋大學里30年,常年每天堅持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之久,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大家看到這些成功的人士的光環和榮譽時充滿了羨慕,但又有幾個人能夠體會他們背后付出的那些艱辛和汗水,愿意為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付出那么多,也許這就是平凡人同這些優秀人士之間的差距吧。
成功是努力的外顯結果。有些人努力了,雖然沒有最后的成功,但在努力的過程中。積極、充實、快樂,精神上很富有,體現了自身的價值。這不正是對人生的最好回報嗎?
努力是精神健康的維生素。確乃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