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被劫,滿城眾說紛紜
2008年9月12日晚9時,沈陽市經濟開發區區長馬英凱出席完一個外省招商團的酒會,由司機開車送他回家。在距家20米的一條僻靜小巷口,馬英凱下了車,進小巷回家。他剛剛走出幾步,突然兩個黑衣人從暗處閃出,直撲到他面前,對著他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猝不及防間,馬英凱本能地高聲呼喊并與黑衣人對抗,但沒幾下他就被兩個黑衣人撂倒在地。在這危急時刻,從小巷口跑過來一個人,徑直沖到馬英凱身邊,對著黑衣人大喊“住手”,并護住馬英凱。
而正在調頭的司機突然聽見區長的呼喊聲,也立刻停車沖過來,這個練過武術的小伙子幾拳幾腳,就將兩個劫匪打得落荒而逃。
而那個先沖過來的見義勇為者攙起馬英凱,一邊自己疼得倒吸冷氣,一邊詢問馬英凱傷到哪里。
在等候警察和急救車到來時,兩人挪到不遠處的一盞路燈下,想查看一下傷勢。在路燈下一看,馬英凱一愣,詫異地說:“怎么是你?”那個人也驚叫起來:“哎呀,是馬區長……”
馬英凱依稀記得這個見義勇為者名叫程光啟,好像是自己所在區一個局的。有時候會在辦公樓里或者食堂里相遇,他會很殷勤地跟自己打招呼。最近有好幾次他打電話還說要向自己匯報工作,而自己太忙了,沒有騰出時間接待他。沒想到今晚自己遇到劫難,他橫空出世,出手相救。
馬英凱和程光啟被送往醫院進行外傷處置和全身檢查。雖然兩個人都被打得鼻青臉腫,并均為輕度腦震蕩,但所幸兩個人都沒有致命傷。
第二天,馬英凱從辦案的警察那里得知,昨天見義勇為的程光啟是他所在區一個局的一名科長。
由于馬英凱的特殊身份,沈陽市公安機關派出了經驗豐富的刑偵人員偵破此案。辦案人員對馬英凱進行了詳細詢問,并對案發現場進行了勘查。那是一個比較僻靜的小巷,案發當晚之前,附近有兩盞路燈被人為地損壞了。而且,襲擊者埋伏的地方恰是馬英凱下車的巷口和他所住小區的中間,相對偏僻。種種跡象表明,襲擊者對馬英凱的行蹤十分清楚,初步斷定是一起有預謀的傷害案。
案發第三天,已經康復出院的程光啟到醫院來看望馬英凱。程光啟剛坐下,房間里的一個人就很熱情地和他寒暄:“程科長啊,聽區長說,那晚多虧了你,他才逃過一劫。”程光啟謙遜地說:“這是應該的,誰遇到這樣的事,都會這樣做。”那人又隨口問了一句:“那晚怎么那么巧,你正好路過那里?”程光啟說:“那晚我碰巧去那附近看一個朋友,剛巧路過時聽見有人呼救,就跑了過去,沒想到居然是我們區長遇到劫匪了。”
“你朋友是誰啊?住在哪個小區?你幾點從他家出來的?”那人繼續問。程光啟有點詫異,問馬英凱:“這位是您的朋友嗎?”馬英凱說:“不是,他是刑警隊的,來調查這個案子的。”程光啟顯然吃了一驚,他愣了一下,然后努力鎮靜下來,說自己的朋友家是棟老樓,不在小區里,具體位置他也說不清楚,反正就在案發地點的附近。他是晚上九點從朋友家出來的,準備搭公交車回家。盡管程光啟答得還算流利,但辦案人員還是從他說話時的語氣和臉上的神情中感覺到了他的不自然和驚慌。
程光啟從醫院里出來后,就被辦案人員直接帶到了刑警隊。結果,當天他就供述了自己雇兇傷害馬英凱的事實。而程光啟的犯罪動機,竟然是為了巴結新來的區長。
仕途不順,
小科長欲傍大樹苦無門
今年43歲的程光啟出生于普通市民家庭。十年前,他被調入經濟開發區一個局當一名科長。他所在的科室主要負責城管執法有關法律法規的咨詢和服務工作,沒有任何實權。
程光啟看到身邊不少人利用手中的權力或者憑借各種關系,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而他自己兢兢業業地工作了20年,才干上個小科長,還住在結婚時原單位分的房子里,騎著一輛破電動自行車上下班。
幾乎在所有人眼里都與世無爭的程光啟,其實內心已經嚴重失衡。他想換一個有實權的科室做科長,或者晉升為副局長。但是,他認為要達到目的,沒有相當數目的錢鋪路不行,沒有相當有權力的人力薦也不行,而這兩個條件他都不具備。
2007年10月,馬英凱調任經濟開發區區長。程光啟了解到這位新來的區長一些情況——他是個年輕的“儒官”,擁有博士學位,精明能干且肯吃苦,政績頗豐人脈很好,是那種上下都很認同和欣賞的人。程光啟突發奇想,如果能攀上這棵大樹,不僅自己眼下的窘境很快能改變,今后自己的仕途也會一帆風順。
但是,自己只是一個科長,和馬英凱在工作上沒有任何接觸,在生活中更是搭不上邊,怎么才能攀上區長呢?程光啟開始刻意制造和區長偶遇的機會,他時常會拿著材料到區長所在的辦公樓里轉悠、在食堂里守候、在區長出入的任何地方包括洗手間逗留。幾個月下來,他還真成功地“邂逅”了幾次馬英凱。每次見到馬英凱,程光啟都要熱情地跟他打招呼,這樣下來,他也算和馬英凱混了個臉熟。但因為沒有實際接觸,他想和區長成為朋友并傍上這棵大樹的愿望還遙不可及。
2008年6月,程光啟所在局的一名副局長即將退休,程光啟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加緊實施計劃。
那些天里,程光啟一下班,吃過飯后,就把自己關在書房里,翻看有關官場方面的書,寫論證方案。
程光啟的第一個方案,是送一筆錢給馬英凱。但是經過論證,他發現這個方案不可行。他的工資卡在妻子手里,他手頭沒有余錢,而且聽說馬英凱又是個很正直清廉的人,不可能因為錢毀了前程。第二個方案是找個漂亮女子套牢馬英凱。程光啟想只要找到一個氣質高雅、才貌俱佳的絕色美人,不怕套不住春風得意的馬英凱。不過憑什么讓美女為你出賣美色?還不是需要一大筆錢。程光啟悲哀地發現,這個方案也行不通……
2008年8月的一天,煩悶不已的程光啟在家里看電視劇,一個極其爛俗的情節吸引了他:一個男人為了追求一個心儀的女人,故意找朋友制造了一起搶劫案,而男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英雄救美,從而贏得了女人的芳心。這個情節讓程光啟茅塞頓開。對呀,患難時刻見真情,如果在馬英凱遭遇危難之際,自己突然出現救了他,那自己就是他的救命恩人,那么還有什么自己不能達成的愿望呢?程光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決定找個打手制造一個劫持的場面,自己再見義勇為,英雄救區長。
機關算盡,小科長自毀前程
程光啟有個遠房外甥叫朱曉明,在沈陽市一個技校上學。農家出身的他指望以后找程光啟照顧,所以找他演這出戲一定沒問題。于是,程光啟對朱曉明謊稱有個人總是找自己的麻煩,讓他實在忍無可忍,想找人教訓教訓他。朱曉明一聽立刻說:“舅,誰欺負你,我找幾個同學幫你出氣。”
程光啟給外甥朱曉明提供了馬英凱的照片。此后,程光啟還和朱曉明一起到馬英凱所住的小區附近,對現場進行查看,并制定了在什么地方埋伏、什么地方動手以及如何逃跑的路線圖。程光啟還讓外甥找了一個同學幫忙。
為了確定馬英凱的行蹤,程光啟此后多次打電話給馬英凱,以匯報工作為由,詢問區長在哪里,在做什么。馬英凱很客氣地回答了他。
9月12日,程光啟又以匯報工作為名打電話給馬英凱,得知當晚馬英凱要出席一個外省招商團的酒會。于是,程光啟通知朱曉明按計劃行動。
這一切,程光啟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但讓程光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警方調取了馬英凱的手機通話記錄,發現了一個案發前撥打頻繁的可疑電話,而這個電話竟是程光啟的電話號碼。
隨后,警方在案發現場附近的監控器里,發現案發前不久,程光啟和一個穿黑衣服的青年在那里出現過,好像是在查看地形。再調取程光啟的手機通話記錄,發現案發當天他和一個叫朱曉明的青年通過兩次話。
掌握了這些證據,警方決定正面接觸程光啟。所以,當9月15日,滿心歡喜的程光啟再次到醫院看望馬英凱時,辦案人員僅僅幾句話就讓程光啟露出了馬腳。
2009年10月,程光啟以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另兩名案犯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和8年。
(魏傳中薦自《知音》2010年第14期圖: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