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服裝安全再引關注
國家質檢總局最近發布了今年第1季度服裝質量國家抽查結果,涉及27類產品,其中包括兒童服裝。共抽查了北京、廣東等8個省市130家企業生產的131種兒童及嬰幼兒服裝產品。結果發現,有9種產品pH檢驗結果不符合相關標準,有9種產品面料纖維含量與明示標志不符,有1種產品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的檢驗結果與相關標準規定不符。
檢測服裝的指標主要包括pH、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染色牢度、纖維含量、易位性等。服裝的污染有兩個來源:一是服裝原料在種植過程中,為控制病蟲害使用殺蟲劑、化肥、除草劑等,這些有毒、有害物質如果殘留在服裝上,會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應。二是在加工制造過程中,使用氧化劑、催化劑、阻燃劑、增白熒光劑等多種化學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上,使服裝再度受到污染。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驟還會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學物質,也會對服裝造成污染。服裝在加工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使用一些化學制劑,一旦處理不好,這些化學品殘留在紡織品上的含量超過一定標準時,如果直接接觸皮膚,就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有的潛伏期還很長。
二、食品質量事件
1 從今年的6月初到7月上旬,一些媒體不斷報道“麥當勞事件”。先是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宣布,檢查人員從麥當勞玻璃飲水杯涂料涂層上發現有毒金屬鎘(若沾染在使用者手上,再通過食物進入體內將導致中毒)。接著是臺北縣麥當勞的炸油中被驗出無機砷超出臺灣標準上限的9~11倍(無機砷俗稱“砒霜”,可能引發皮膚癌、肝癌、肺癌、膀胱癌,還抑制免疫力,毒性非常強)。后來又出現環球網的報道,稱麥當勞的“麥樂雞”產品中被查出含有玩具泥膠的成分——化學消泡劑二甲基硅氧烷,以及從石油中提煉的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甲基硅氧烷的初級形態為二甲基環體硅氧烷,主要用于進行開環聚合成不同聚合度的硅油、硅橡膠和硅樹脂等。這種化學消泡劑經常用于玩具泥膠和化妝品,也是治療腹脹藥物的成分之一。特丁基對苯二酚是一種用于動物油和植物油的防腐劑,從石油中提煉,食用1g可引發惡心、嘔吐、耳鳴,嚴重者甚至窒息。“麥樂雞”中兩者的含量都嚴重超標)。
2 日前,央視“消費主張”欄目曝光了西安一家米廠用其他產地大米,用輸液管加入香精冒充五常大米中最貴的品種“稻花香”,而五常本地生產的香米也被揭發有部分并非純正“稻花香”品種。香精不是營養素,是人工合成的化學成分。如果量少的話人體是可以解毒和代謝的,不過如果攝入過多,則對肝臟和腎臟就有可能造成損害。
三、國內最大黃金生產企業再出污染問題
據悉,2010年7月3日下午3時50分左右,紫金山銅礦濕法廠儲存待處理的污水池水位異常下降。調查發現,污水池中酸性廢水(主要含銅、硫酸根離子)外滲,通過排洪涵洞排入汀江。截至7月4日下午2時30分,廢水流入汀江的情況得到控制,約有9100m含銅的酸性污水進入汀江,導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質受到一定污染。
四、南京私家車啟動時引爆泄漏丙烯
2010年7月28日上午10時15分新華社電,南京市棲霞區已停產的南京原第四塑料廠廠區丙烯管道被挖斷導致丙烯泄漏,此后被一私家車啟動時引爆并引發大火。事故造成十多人死亡,另有一百多人住院治療。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產丙烯腈、異丙烯、丙酮和環氧丙烷等。由于它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丙烯為單純窒息劑及輕度麻醉劑,人吸入可引起意識喪失。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五、小心化妝品里暗藏殺機
最近衛生部公布了一批禁用的化妝品,其中這些化妝品中不乏含有超標的間苯二酚和金屬鎘、汞、鉛、鉍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間苯二酚主要用于染料工業、塑料工業等領域,具有毒性,可引起頭痛、頭昏、抽搐、呼吸困難、體溫及血壓下降,涂在皮膚上可引起皮膚損害,還可被人體吸收導致中毒甚至引起死亡,是國際公認的“三致”物質——致癌、致突變、致畸,主要是導致白血病、癌癥等惡性血液疾病。含有汞的美白類化妝品會引起接觸性皮炎、紅斑丘疹、水皰,用后面部色素加深。含鉛的化妝品易引起粉刺、紅斑、脫皮、過敏性皮炎、皮膚癌、毀容等。鉍進人人體內會對肝、腎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