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利憑著自己父親是王員外的救命恩人,進王家做了管家。余永利雖然天資聰敏,卻偏偏是個貪財如命的小人,他在王員外家做管家的五年中,背地里竊取了許多不義之財。
其實余永利的所作所為,王員外早有察覺,只是礙于情面,始終裝作不知道,沒有戳穿他,可余永利自作聰明,不肯罷手,繼續行不仁不義之事。
王員外想,憑王家這偌大一個家業,他余永利就是再怎么貪,還能把王家貪窮了不成?他畢竟是恩人之后,就當那些東西是白送給他的算了,他做出這不仁不義之事,也是因為家境貧寒,迫不得已而為之,等他家境好轉些,自然就會收手。
這只是王員外自己的想法,至于余永利是怎么想的,他根本不知道。讓王員外沒有料到的是,這余管家總是自認為做事詭秘,東家毫無察覺,貪欲越來越大,甚至到了瘋狂斂財的地步,他恨不得把王家的財產全部弄到自己家里。
俗話說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余永利的所作所為,王員外的夫人實在看不過眼了,幾次提出讓王員外把余永利給辭了,“你若覺得對不住恩人,就給他一筆銀子,也不算咱無情,何必這樣!”聽夫人這么說,王員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那么做不妥,他辯白道,不管怎么說,余永利是恩人唯一的兒子,他不忍心把余永利趕出王家大院,“俗話說得好,捉奸捉雙,捉賊捉贓。那余永利雖說暗中貪了咱不少的財物,可他畢竟有所顧忌,念兩家的情面,不會把事情做絕。再說,我們又沒有拿到真憑實據,你叫我怎么開口辭退他?”其實,這是王員外的推脫之詞。
夫人說:“別的不說,就拿去年捐資賑災吧,咱明明捐出一千兩銀子,可他只交出去五百兩,克扣了一半,他的膽子也太大了吧?這么下去怎么得了!”
王員外擺擺手,說:“不要再爭了,事情都過去了,你也不要再提,那銀子就算周濟他家了還不行嗎!”
關于辭退余永利的事,就這樣被王員外給壓下來了,沒有人再提起此事。余永利卻蒙在鼓里全然不知,他該怎么貪還怎么貪,以為自己做得巧妙,依然我行我素,甚至扣留外人送給王員外的貴重禮品。特別是他看到自己喜歡的珍稀古玩,一件都不放過,每次轉交給王員外的古董,都是他挑剩下的。這事王員外知道后,心里特別生氣,確實動了辭退他的念頭,只是每次想辭掉他的時候,又下不了狠心。他不光是念及恩人的情面,還因為這孩子特別聰明,做事干練,能貪也能干,一旦真把他給辭了,說不定新來的管家還不如他。所以,他想待物色到合適的人選之后再辭退余永利也不遲。
這天,王員外出門辦事歸來,途中遇到一位叫花子,這叫花子上前攔住王員外向他乞討。王員外定睛一看,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這叫花子雖然衣衫襤褸,但長得卻一表人才,特別是那兩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像會說話似的招人喜歡。王員外膝下只有一個女兒,一直渴望有個兒子,卻始終未能如愿,今天看到這小伙子,王員外打心眼兒里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而且越看小伙子越眼熟,似曾見過,只是想不起來。幾句話過后,王員外發現這小伙子不但識文斷字,而且談吐非凡,估計他可能是一位落難舉子。他心想,這倒是一個當管家的好料子,就是不知道他人品怎么樣,人家肯不肯留下來,我應該試探他一下,再做打算。王員外想到這里,便問他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為何這身打扮。
小伙子微微一笑,滿臉羞愧地說,他是杭州人,是進京趕考的舉子,不承想路遇劫匪,馬匹錢財被洗劫一空,又錯過了考期,進退兩難,誤入此地,如今好比無頭蒼蠅一般,也不知道應該去哪里,他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餓得前心貼后心,正琢磨找個有錢人家討點東西填肚子,不想遇到了王員外,請王員外救他一命。
王員外聽小伙子如此說,心里暗自高興,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說道:“小伙子,看來你我還真是有緣,你別看我這身行頭比你強,其實,我也是個寄人籬下給人當差的下人,我本該幫你一把才是,不巧的是,我眼下兩手空空,身無分文,想幫你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你不是想到富人家乞討嗎?你是外鄉人有所不知,這里的財主個個都為富不仁,恐怕到頭來你還是什么都討不到,最后餓死街頭。不如聽我一句勸,我給你指條生路,前面不遠處有個村莊,莊東頭有個王員外府,我常到王府辦事,熟悉王府的情況,那王員外家大業大,老爺、管家平時又疏于管束,想拿些東西極為容易,不如我帶你去那里試試。不過我可把丑話說在前頭,你若得了錢財,我二人必須平分,不然的話,我就不能帶你去,以免惹出麻煩引火燒身。你若不甘心做這茍且之事也成,那就自便吧。”
小伙子踟躕再三,最后咬咬牙,答應去行竊,愿意無論盜取多少錢財,一定一人一半,絕不多吃多占。說話之間,天色已經漸漸黑下來,王員外把小伙子帶到自家府上,暗中將家丁支開,單等小伙子翻墻入院行竊。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小伙子終于大汗淋漓地跑回來,王員外問事情辦得怎么樣,有沒有得手?小伙子說他費了好大的勁才潛入那個庫房,但他只拿了兩個銀元寶,隨手把其中的一個遞給了王員外。
王員外說:“難道說那個庫房里只有兩個銀元寶嗎?”小伙子搖搖頭,說:“不是,其實那個庫房里財寶很多,光裝財寶的大箱子就有五六個,因為我是個讀書人,不同于草寇盜賊,今日所為,實屬無奈,盜取一個元寶度過眼下難關已經足夠了,人家的錢財也是來之不易,我怎能太貪婪呢?我日后翻身之時,一定把銀子還給人家。”
王員外聽小伙子這么說,更是喜上眉梢,他把自己的那個元寶塞給小伙子,說:“你比我更需要銀子,這個元寶就算我給你的,你一并拿去用吧,希望你日后好好攻讀,來日進京趕考,金榜題名。只是你日后做了大官,不要忘了我便是,退一萬步說,假如你趕考不中,就到悅來客棧找方老板,方老板是我朋友,今晚你就到那里住下。不過,暫時不要向客棧老板提起我,這事萬一走漏風聲,后果不堪設想,你明白嗎?”
小伙子接過元寶,給王員外鞠了一躬,千恩萬謝,然后投客棧去了。
王員外急忙回府到庫房里查看,發現庫房里除了一只沒有上鎖的小木盒被打開過,其余果然如小伙子所說,所有的東西都原封未動。其實,那只小盒子里除了兩個元寶,還有五根金條和一支金釵,小伙子確實沒動,這證明小伙子是個正人君子,王員外不禁暗暗點頭。
第二天,王員外叫來余管家,把一張庫房物品的清單交給他,說昨天夜里庫房失竊,讓他帶人詳細清查一下,看看丟了多少財寶。
余永利去了大約一個多時辰,回來向王員外稟報,說還好,損失不是很大,只是失竊了五根金條、一支金釵,還有兩個銀元寶。
王員外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永利呀,你就不要自作聰明了,其實,庫房里所有的柜子都被封條封著,只有一只小木盒子沒上鎖,而且里面應該還有五根金條和一支金釵才對。”余永利一聽,才知原來是王員外在考驗自己,頓時滿臉通紅低下了頭。
余永利知道自己的貪念敗露后,無臉再待下去,第二天一早他把五根金條和一支金釵偷偷放在廳堂的茶桌上,留下一封信,不辭而別回了老家。余永利的離去,對王府來說是好事一樁,可王員外心里還是覺得過意不去,不管怎么說,余永利的父親有恩于自己,這么把他趕出王家,心里總覺得有點不近人情,但事到如今,也只能這樣了。
王員外以為事情就這么完了,誰知前一天晚上偷了自家兩個銀元寶的小伙子,卻突然找上門來,口口聲聲說要做王員外府上的管家!
王員外聽小伙子這么說,感到十分驚訝,說:“小伙子,是不是方老板告訴了你我的身份?前日我那么做,是因為喜歡你,想暗中幫你渡過難關,你可千萬不要為了在我府上混口飯吃,輕易就放棄求取功名的大事,毀了自己一輩子的錦繡前程。”
小伙子笑笑,說:“老人家,我說不走就不走,這個管家我還真是做定了,錦繡前程算什么呀,我不在乎,我只顧眼前!”
王員外本以為小伙子是個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沒想到他這么鼠目寸光,這樣的人根本做不成大事。想到這里,他大喝一聲,說:“來人呀,把這無禮之徒給我轟出去!”話音未落,只見夫人笑吟吟地走進廳堂來,說:“老爺,出什么事了,發這么大的脾氣?”
王員外指著小伙子說:“夫人你是有所不知,天底下哪有這等無禮之人,我前日與他巧遇,見他落難可憐,暗中幫過他,今日他卻自己上門來,硬是要做我府上的管家,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嘛!就算他想做這管家,那也得我說了算呀!”
夫人見小伙子長得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心里也一下子喜歡上了他,說:“孩子,我來問你,你為什么受盡十年寒窗之苦,卻又要放棄功名,到我府上做管家?如果你真有什么苦衷,老爺會收留你,你應該把話說清楚。”
小伙子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從身上摸出一封信交給王員外。王員外展開信箋一看,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原來眼前這位小伙子是世交之子劉道明,是早年他為女兒指腹為婚的女婿!一晃許多年未見,竟認不出來了,如今劉道明已功成名就,是連州新上任的知縣了,他是專程來王府協商婚事來的,為了試探岳父是否嫌貧愛富,才裝扮成落魄舉子的模樣一路找上門來,那天的巧遇是事先設計好的。
王員外夫婦得知真相,喜出望外,趕緊叫女兒紫嫣來見劉公子,即刻大擺筵席,為女婿接風洗塵,一家人歡天喜地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