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皮是因謀反被捉起來的,他自知無生還的希望,就向皇帝自陳謀反的緣由:我父親有輔佐你成就霸業(yè)的卓著功勛,而我仍不免貧寒,所以我謀反,只為圖富貴。
皇帝聽其自陳后,說了如下一番話:你父親臨終時為你置買了10頭牛,供你謀生之用,卻不曾為你謀取一官半職。知子莫若父,你父親是何等英明啊!
說完后,赦其罪,釋放了他。
這位皇帝即十六國時前秦的創(chuàng)始者苻堅,而王皮的父親即王猛,輔佐苻堅得天下的重臣,官至丞相,權(quán)傾一時。王猛病重時,苻堅齋戒沐浴,親為之祈禱天地。
富貴榮華,當(dāng)然要蔭澤后世,古今莫不如此。大凡為父母者,無不在力所能及甚至在不能及的范圍內(nèi),為子孫后代謀取一份既得利益。但王猛權(quán)傾朝野,卻只為其子謀取了10頭牛,讓他安心耕作,平平安安過日子。可惜王皮不解其父的良苦用心,憤懣不平,一時難以自抑,終致惹下殺身大禍,若不是苻堅尚念舊情,不予追究,滿門抄斬怕是難免,老父一世英名必將斷送其手。
知子莫若父,從小一手拉扯大,其性情、秉賦、志趣、愛好、能力等等無不熟稔,對其將來的前程自然會有恰如其分的估量。但可憐天下父母心,能做到這么恰如其分的,為數(shù)總是有限。不論自己的子女能力多大,總要勉力提攜,丞相可為謀州官,州官可為謀縣官,縣官可為謀衙役。弄到最后,不免要包庇乃至縱容。殊不知,這于其成長而言,不單是無益,反而是加害。孽子之累,本于縱容。
今日有似于古時者,而古事有鑒于今日者。
(編輯 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