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顧:
錢某與劉某是在生意場上認識的朋友,2007年的時候,兩人覺得廣告行業有利可圖,于是決定合伙開設一家廣告公司。在公司設立的過程中,錢某提供了公司成立所需要的注冊資金,并提供了租賃公司營業場地和購買辦公用品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在此期間,劉某為該公司的成立四處奔走,從營業場地的租賃到公司工作人員的招聘,全部由劉某一手操辦。公司成立兩年后,錢某見公司的效益很好,又因工作中與劉某發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故不愿與劉某分享利潤。在劉某缺席的情況下,錢某召開了公司全體員工會議,免去了劉某的副總經理職務。劉某認為自己在公司成立的過程中付出了勞動,應該是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理應參加公司的分紅,并且錢某在劉某缺席的情況下免去了其副總經理的職務是不合程序的,錢某的行為侵犯了他的股東權益,于是將錢某訴至法院。
律師評析:
劉某的訴訟關系到公司的出資能不能以勞務的形式進行。依據我國的《公司法》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能夠用貨幣估價并可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梢钥闯?,我國《公司法》將出資方式分為了貨幣和非貨幣兩大類。非貨幣出資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可估價性、可轉讓性和合法性。顯然,依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勞務不能作為公司資本的組成要素。本案中,劉某雖然在公司的成立過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勞務,但勞務不能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因此劉某根本沒有取得該公司的股東身份。所以法院最終駁回了劉某的訴訟請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