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回家,由上萬個島嶼組成,號稱“千島之國”,中國古代稱之為爪哇。
印尼1950年4月13日與中國建交,1967年10月30日中斷外交關系,1990年8月8日恢復外交關系。
印尼國內曾發生多次排華事件,如1965年的排華事件約有50萬人被捕,25萬多人被殺;1998年的“黑色五月暴動”中,樁樁慘案令人發指。
印尼的輕武器裝備,根據本國情現走出一條發展之路。在軍用步槍小口徑化方面,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一樣,印尼最早也采取了直徑從國外進口小口徑步槍的捷徑——1982年從比刺時FN公司進口了1萬交FNC步槍。1984年,在獲得FN公司的特許生產杈后,印尼平達德(PT Pindad)兵工廠開始批量仿制該槍,稱為SS1步槍。2005年,平達德兵工廠研制成功適合本國國情的ss2小口徑槍族,從而走上了輕武器國產化的道路——
說到印尼的武器裝備發展,就不能不提及平達德兵工廠。平達德兵工廠始建于1920年,后來逐漸發展成印尼最重要的輕武器和裝甲車輛生產廠。該廠的關鍵設備均從法國等西方國家引進,對外亦稱印尼陸軍工業公司,是該國四大國有軍工企業之一。
仿自FNC的SS1步槍(ss是印尼語“senapan serbu”的縮寫,即“突擊步槍”之意。將仿制型稱為SS1,主要是與其后自行研制的槍族ss2相對應)除標準型V1外,還有V2、V3、V4、V5等不同改型,全部使用5.56mm NAT0槍彈。后期生產型SS1的塑料護手的橫截面形狀有所改進,同時護手外側的粗大防滑紋改為細格狀,使SS1的外觀與機匣的形狀更加協調。盡管SS1步槍的綜合性能不錯,但該槍的原型FN步槍是按照歐洲人的身材設計的,槍托和機匣等部分的尺寸均比較大,不太適合體型瘦小的東南亞人使用,而且FNc的三發點射機構存在一定的缺陷。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印尼決定綜合多種優秀設計,自行開發一種更加適合本國國情的新式小口徑槍族。該槍族于2005年在平達德兵工廠正式研制成功,命名為SS2槍族,包括標準型突擊步槍、狙擊步槍和卡賓槍等多種槍型,隨后投入量產并裝備印尼國民軍和警察部隊。
細節:多種“血統”的融合
SS2槍族包括SS2-V1標準型突擊步槍、SS2-V2卡賓槍和SS2-V4狙擊步槍,2008年又推出了長度更短、更加緊湊的SS2-V5短突擊步槍。此外,SS2-V5短突擊步槍還有一種變型產品,其外形更加緊湊,并且取消了機械瞄具,而采用光學瞄準鏡。各個型號的SS2槍族成員內部結構和自動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在槍管長度、質量和瞄具上有所區別。本文對于其結構和動作機理的分析,則以產量最大、裝備面最廣、最具代表性的SS2-V1標準型突擊步槍為例,同時將其與FNc步槍、M16步槍進行對比,看看該槍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
SS2-V1采用導氣式活塞長行程自動原理,槍機回轉閉鎖機構,發射機構為擊錘回轉式,總體來看結構簡單、輕便易攜行。該槍可單、連發發射,由30發彈匣供彈,槍托為可折疊式。
該槍乍看上去和FNC很像,似乎是FNC的翻版,其實并不完全如此。如果僅從機匣部分以及折疊式槍托的設計方式來看,SS2-VI更像韓國大宇公司生產的K1突擊步槍。其實,SS2-V1設計時參考了FNC、M16等多款步槍,“綜合”了幾種成熟產品的優點,并根據印尼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部分改進后而形成最終的產品,并非簡單的模仿。
上機匣組件
與FNC不同的是,SS2-V1上機匣采用鋁合金材料加工而成,并且在機匣頂部加工有導軌,可以安裝可拆卸式提把,提把上方裝有與美國M16步槍類似的能夠調整高低和風偏的覘孔式照門。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在需要加裝光學瞄具時,只要將原來的提把拆下來即可,方便快捷。但由于機械瞄具是安裝在提把上的,反復拆裝后提把的相對位置難免出現微小變化,對使用機械瞄具射擊時的精度多少會有一定影響。而FNC步槍的上機匣由鋼板沖壓焊接而成,并且帶有自封閉式防塵蓋,其覘孔式照門安裝在上機匣最后端,機匣上方沒有提把,也沒有設置專門的導軌。這種鋼板沖壓焊接的上機匣具有加工簡單、對工藝要求低的優點,只是外觀不夠精細,如果需要安裝瞄準鏡或其他種類的附加瞄具,則需要另行加裝接口裝置,比較費事。
SS2-V1步槍的高強度鋁合金上機匣可以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加工:一種是直接由整塊鋁材銑削而成,另一種則是先將材料模鍛成毛坯,再進行精加工。美國生產M16步槍時采用的便是后一種方式,既節約材料,又不會因對金屬材料切削而產生應力集中,從而有利于提高零件強度,表面也比較美觀。不過印尼產步槍的機匣表面處理工藝尚不夠完善,表面的發黑處理很容易被磨掉,同時其模鍛與機床加工水平與美國相比明顯相差很大,產品看上去比較粗糙。
SS2-V1的一個缺點是拋殼口沒有防塵蓋,因此在戰場環境中外界雜物很容易進入并存留在機匣內部。SS2-V1的準星座兼作導氣箍,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零件數量,簡化武器結構。這種準星座的外形與M16步槍很接近,同樣是中間鏤空的三角形,不同的是SS2-V1準星座斜面部分是朝向槍口方向的,與M16正好相反,導氣孔就設在向前傾斜的斜面內,這也是該槍設計上的一個獨特之處。準星座后部就是活塞筒,沒有氣體調節器。至于準星的式樣,也與M16相同,下端靠螺紋固定在準星座內,并帶有定位銷,壓下定位銷后即可旋轉調整準星的高低。
該槍護手至少有兩種式樣,目前常見的一種為左右兩瓣式的,只有下半部分有肋條狀防滑紋,而且防滑紋突起較淺,護手上部兩側均開有方形散熱孔。還有一種護手同樣由工程塑料制成,但防滑紋較深,同時護手前端一直延伸到刺刀座下方。后一種護手估計為早期生產的,工藝不如前一種護手精細。
槍機組件
SS2-V1步槍的槍機組件由槍機體、拉機柄和復進簧等組成。拉機柄和槍機框采用與FNC相同的可分離式設計,分解時拉機柄必須拉到拉機柄槽最后端,才能將其抽出,進而取出槍機。因此在分解該槍時要特別注意防止拉機柄丟失。槍機框上固定有較長的活塞,槍機框中空部分用于容納復進簧。
SS2-V1槍機系統實際上套用的是M16的結構,但導氣部分則采用了與FNC相同的固定式長行程活塞原理,可以避免M16系列的氣吹式原理造成機匣內部容易積碳、可靠性降低的問題,不必每次射擊后都要及時清理槍機和機匣。至于SS2-V1為何放棄使用FNC的槍機結構模式,估計是從簡化加工方面來考慮的。FNC的槍機機頭后部需要加工出驅動突筍,用來與槍機框上的斜槽相配合,使機頭旋轉完成開、閉鎖動作,機頭前方則設有閉鎖突筍,這兩處突筍有些類似于AK步槍的設計,可靠性較高,但加工難度大。而M16系槍機和槍機框對加工工藝的要求較低,對于印尼相對落后的機械加工水平來說更加合適。SS2-V1的復進簧可以單獨分解下來,比較容易維護,另外在下機匣最后端設有緩沖墊,能夠降低后坐沖量,提高射擊精度。
下機匣
SS2-V1的下機匣同樣采用鋁合金材料制作,而且與上機匣一樣,也有兩種不同的加工方式。其下機匣的設計風格與FNC有稍許相似,但更多的還是接近于MId,尤其是彈匣卡筍和空倉掛機解脫鈕兩個零件,幾乎與M16如出一轍。但SS2-V1的槍托外形與連接部位的細節則是模仿了FNC步槍,采用向右折疊的金屬槍托。由于下機匣和槍托轉軸部位都采用鋁合金制造,所以槍托卡筍設計得比較粗大,可以耐粗暴操作,但槍托卡筍的結構直接仿制FNC步槍,折疊、展開槍托時操作起來均不是特別方便。
下機匣內的發射機構與FNC基本相同,屬于擊錘回轉式發射機構,可以選擇單、連發發射模式,但放棄了FNC的三發點射功能,使發射機構得以簡化,可靠性有所提高。快慢機柄設置在下機匣左側、握把上方略靠前的位置,用右手的拇指就可以方便地扳動,這與FNC的設計是一樣的。SS2-V1的中空小握把同樣由塑料制成,內部裝有維護工具,握把的形狀、外觀也都是直接模仿FNC步槍。但SS2-V1的快慢機柄、空倉掛機解脫鈕和彈匣卡筍均不是雙側設計,左撇子射手使用起來會感到諸多不便。
彈匣
SS2-V1步槍配用的30發鋼彈匣和FNC、M16一樣,都屬于直插式彈匣,方便更換。從外形來看,SS2-V1的彈匣顯然可以與FNC通用。這種鋼板沖壓的直一彎一直彈匣雖然比M16的鋁合金彈匣質量更大一些,但強度更好,經得住野戰環境和粗暴使用的考驗。
下掛榴彈發射器
SS2-V1標準型突擊步槍、SS2-V2卡賓槍都可加裝40mm下掛式榴彈發射器。其配用的40mm榴彈發射器仿自美國的M203,發射40×46mm低速榴彈,用來與1993年平達德兵工廠經特許仿制的新加坡AGL 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形成火力梯次。該榴彈發射器前端固定在準星座下方的刺刀座上,后端抵在彈匣座前方,并與彈匣座連接在一起。由于SS2-V1步槍的榴彈發射器不像其他下掛式榴彈發射器那樣安裝在下護手的位置,而是位于護手下方,因此其發射管軸線與步槍槍管軸線間距較大,在立姿射擊時會產生較大的翻轉力矩,容易讓射手疲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人機工效方面,SS2-V1表現得尚佳,但與西方國家的著名突擊步槍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自制:多方權衡的抉擇
到1980年代后期,世界上各主要發達國家基本都已完成了各自小口徑槍族的研制和列裝工作,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國力和科技水平尚難以完成武器裝備的“大換血”,但同時又要想方設法趕上這一波發展浪潮。其中大多數國家采取了相對簡單的直接購買或仿制外國產品的辦法,但也有一些國家因為特殊的地緣、政治因素,盡管困難重重,最終還是選擇了自行研發的道路。像印尼這樣的國家,就是選擇了先購買后自行研制的道路。對于印尼這樣一個地處東南亞一隅,既不像以色列那樣長期處于敵對環境的包圍之中,又不像新加坡那樣有著雄厚經濟實力的小國來說,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筆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軍事總體戰略的要求。1999年,印尼因其軍隊在干涉東帝汶獨立中的暴行而受到國際輿論的廣泛譴責,美國和歐盟對印尼實行武器禁運。盡管歐盟和美國分別于2000年和2005年解除禁運,但對印尼產生的嚴重影響不言而喻。這一教訓促使此后印尼的軍火采購轉向俄羅斯、波蘭、韓國、法國等多個渠道,以保證武器來源的多樣化。同時和許多周邊國家一樣,印尼正在努力建立、完善包括輕武器生產線在內的完備、獨立的國防工業,特別是盡可能多地加強與別國在軍工領域的合作。此外,印尼奉行全民國防政策,一旦發生戰爭,將開展以軍隊為主導的地區游擊戰,屆時大量平民需要加以武裝,因此一種輕便、廉價的國產步槍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反恐、反分裂等斗爭的實際需要。印尼橫跨亞洲與大洋洲,緊鄰馬六甲海峽,與馬來西亞等鄰國長期存在爭端,民族、宗教問題錯綜復雜。特別是近年來伊斯蘭祈禱團頻繁活動,制造了巴厘島、雅加達萬豪酒店等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成為印尼目前最頭痛的問題。其全國30萬軍隊不僅要防御鄰國威脅,而且還要對抗海盜、恐怖分子和叛亂分子,任務十分艱巨。所以從1999年起,印尼將承擔維護國內安全任務的部分武裝力量剝離出來,成立了擁有2萬兵力的12個警察機動旅,主要承擔反恐和反分裂任務。雖然政府在兩年內分兩次為這12個警察機動旅配發了9000支從俄羅斯進口的AK101 5.56mm步槍,但包括機動旅在內的警察部隊的武器至今仍較為匱乏。此外,現在印尼軍隊裝備的步槍種類過多,僅進口的5.56mm突擊步槍,除了FNC和AK101外,還有德國的G36K和美國的M4等,迫切需要加以統一,以減輕后勤保障壓力。
三是保障軍隊與軍工企業的利益。印尼軍隊長期以來一直飽受經費不足問題的困擾,因此軍隊參與商業活動是其一貫的傳統。據說軍隊75%以上的開支來自于自身的商業活動,政府只能提供約25%的費用。因此軍隊成為印尼政局中一股強硬而獨立的勢力,政府很難干預其具體事務,也無法對其資金進行審計。2007年3月,印尼政府決定斥資8.66億美元從國內企業采購武器裝備,以促進印尼軍工企業的自主創新和長遠發展,同時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照顧軍隊和軍工企業利益的多重目的。
未來:依舊任重道遠
SS2槍族作為目前印尼最先進的輕武器裝備,確有一些獨特之處,比如為了適應東南亞人的身材特點,設計得比較緊湊,體積、質量較小,適宜在叢林環境中使用。但就整體而言,該槍族并沒有采用較多新技術、新原理,設計上也沒有多少創新之處。例如從材料角度來看,在現代軍用步槍廣泛使用工程塑料的時代,SS2槍族還是停留在以鋁合金為主的1980年代水平上,僅在少數部件上應用了工程塑料;從設計制造來看,該槍只是綜合了國外現有成熟技術,然后加以國產化的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特別是機械加工水平和表面處理工藝,均不能與FNE、M16等國外產品相提并論。
迄今為止,印尼國民軍、特種部隊和警察已經購買和裝備了2.5萬余支SS2系列槍械。同時,該槍族還在世界上很多輕武器和警用武器博覽會上多次高調公開露面,積極向國外用戶推銷。印尼在參加2008年世界特種兵射擊大賽時,狙擊手全部使用SS2-V4狙擊步槍,不過成績并不理想。從目前的反饋情況來看,SS2槍族尚未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甚至連印尼軍方自身對它們也不盡滿意。顯然,印尼國產步槍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還只能算做是世界小口徑步槍家族中的“末席”成員,要達到更高目標,今后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