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久傳承的歷史
英國皇家工兵團的悠久歷史,是英國軍隊中其他作戰單位難以相提并論的。其建立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跟隨“征服王”威廉一世來到英格蘭,之后扎根于英倫之地,并幾乎參與了英國軍隊開展的所有大規模戰爭。
皇家工兵團在開展行動中極具創造性。其隊員最初被稱為“坑道工兵”或“布雷工兵”,這樣的稱號主要來源于該部隊最初所承擔的任務——挖掘坑道,即在包圍戰中向敵方防御工事的方向挖掘戰壕或者壕溝,然后在離敵方防御工事足夠近的地方,放置地雷或爆炸物,并將其引爆以炸毀敵方防御工事。
從中世紀到19世紀時期,皇家工兵團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挖掘坑道,但19世紀以后,隨著各種領先科技在軍事領域的應用,皇家工兵團的行動范圍也逐步擴大。從最初的挖戰壕、建設簡單工事,發展到后來的通信保障、架設橋梁、地形勘測及繪制、清掃雷場等。另外,皇家工兵團還協助開展戰后重建工作,對當地民眾實施人道主義救援、提供水電供應并建設公共基礎設施以及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和健康服務。可以說,戰場上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皇家工兵團的座右銘——“無處不在”恰如其份地詮釋了其作戰理念和任務特點,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和平年代,他們都在全世界范圍內發揮作用。只是,“坑道工兵”已經成為皇家工兵團的一個昵稱。
技能全面 戰場執行多重任務
針對任務的廣泛性,皇家工兵團為其隊員提供全面的訓練,以便所有隊員擁有多重身份,他們既是擁有多項技能的工兵。潛水高手、傘降專家,可以與其他軍隊士兵一起戰斗,同時也可以為政府和國際組織等部門提供各項服務。隊員們擁有的各項技能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單項技能更是可以與任何特種部隊相媲美。這些頂尖和全能的技能使他們能夠在各種復雜環境中接受任何任務挑戰,在英國海陸空三軍的各項支援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皇家兵工團在前線戰場的主要任務是道路及橋梁的建設與維修、拆除路邊炸彈及清掃雷區、空中打擊、空中行動支援、兩棲作戰支援和基地建設等。
道路、橋梁的維修與建設對于保障己方軍隊和友軍的正常行動非常重要。當遇到水域沒有橋梁或者陸地上有很大的坑洞等造成無法順利通行時,就需要皇家工兵團及時在水面或坑洞上架設橋梁;當前面道路被破壞時,皇家工兵團就要對其及時進行搶修,以保證部隊的機動。而除了補缺、維修外,皇家工兵團還可以通過炸毀橋梁或道路來限制敵方的行動,以達到反機動的效果。
戰場上的路邊炸彈或遺留的地雷區是對己方軍隊和當地民眾的巨大威脅,對此皇家工兵團要執行安全拆除未爆炸彈的任務,以防對己方軍隊或友軍造成傷害;或是在雷區清掃出一片安全區域并對共進行標注,使己方軍隊安全通過。
空中打擊主要是指在其他部門到達之前執行傘降任務,以搶占重要的作戰地點,協助其他部隊行動。
空中支援任務則主要是與英國皇家空軍和陸軍的空軍團一起合作完成,為其他軍隊的各種飛行設備建設起降平臺,協助完成空中打擊任務。
兩棲作戰支援是為其他部隊的登陸作戰提供必要的協助。
在執行基地建設任務時,皇家工兵團除了為己方部隊搭建防御工事外,還為其他部隊建設臨時駐地以及水、電、燃料、能源等基礎設施,特別是能夠對鹽水等非飲用水進行凈化處理,以保障部隊有充足水源。
除了以上主要任務外,皇家工兵團隊員還要對戰地地形進行勘測并繪制地圖,為其他部隊提供戰場地形的必要參考信息。同時,他們還擔當人道主義救援和災后重建工作,利用所掌握的技術和資源幫助民眾處理戰爭傷害及自然災害等。
體系龐大 對口支援各軍種
皇家工團兵下設多個工兵連,工兵連的分類根據其支援軍種的不同來定,不同的工兵連對應支援固定的軍種。如第24突擊工兵連和第131突擊工兵連支援英國皇家海軍第3突擊旅;皇家工兵隊機場工作組和第39工兵連支援英國皇家空軍;支援英國陸軍的隊伍較多,包括第21工兵連、第22工兵連、第26工兵連、第28工兵連、第32I兵連、第35工兵連、第36工兵連、第38工兵連、第71工兵連、第75工兵連等等。工兵連以下根據任務不同,又設有不同的中隊。
全面訓練
各項技能的行家里手
要想成為皇家工兵團的一員,首先要加入英國陸軍,成為一名高水準的專業士兵,熟練使用英軍所有現役武器,精通各種戰術,擁有多種技能。
具備以上基本條件之后,還要參加戰斗工兵的訓練。戰斗工兵是皇家工兵團的核心,戰斗工兵訓練就是要增強每名工兵的靈活性、適應性和多樣性。其內容包括在軍隊工程皇家學校參加為期9周的課程,對隊員進行關于軍事工程和建筑技術方面的全面教育,使隊員掌握架設橋梁、建設公共設施、拆除炸彈、供應凈水、使用手工和電動工具、操作船只以及建設戰場防御設施等技能。隊員完成戰斗工兵訓練之后,才有機會參加之后更深入的訓練,進一步掌握各種專業技能,從而成為一名突擊工兵、傘降工兵、拆彈工兵、兩棲工兵或潛水工兵等。
突擊工兵通過與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隊員一起進行訓練和戰斗,形成一個可單獨在全世界范圍內快速部署的精英戰斗組。突擊工兵常常戰斗在軍事行動的最前沿,為己方部隊提供關鍵性的機動、反機動以及戰地生存支援。他們有能力開展專業化的遠征作戰,由此隊員常在水上、懸崖峭壁以及沙漠和叢林中接受各種作戰環境的訓練。突擊工兵在接受一定的訓練之后,還要接受為期8周的突擊課程。突擊課程旨在培養隊員具備團隊合作精神以及面對災難、逆境時保持樂觀而堅定的信念。
傘降工兵與空中打擊旅一起訓練和戰斗后,可以通過降落傘、直升機或其他飛行設備實施快速部署。傘降工兵要接受難度極高的P級訓練,即在高壓下測試士兵的身體狀況及精神穩定性,以達到空降人員所具備的能力。在成功完成P級訓練之后,隊員還要參加高級傘降課程及傘降技術培訓。
拆彈工兵是安全拆除未爆炸彈的專家。一旦被選中成為拆彈工兵,隊員將先接受為期4周的課程,學會辨認不同種類的炸彈以及將其拆除的基本技能。此后,隊員還要參加為期4周的中級課程,加強之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并訓練拆除高級炸彈,使隊員具有成為拆彈小隊第二指揮官的能力。
兩棲工兵除了進行兩棲作戰外,還要協助其他軍種的各項行動。隊員根據任務不同可以分為4種角色,分別是船員、駕駛員、飛行員和指揮官,每種角色都有其獨特的技能訓練。作為船員,將要學習所有船舶設備的基礎操作和使用;作為駕駛員,要掌握操作大型機器設備和車輛的能力;作為飛行員,要學習在水面上控制飛行器;作為指揮官,則學習結合所掌握的所有技術以及通過對橋梁和渡口等重要地點的詳細偵查、分析,制定任務計劃。
潛水工兵具有潛水專家的資格,其與英國皇家海軍的潛水員一起開展訓練,并且在整個服役過程中要不斷接受培訓,以掌握軍事潛水領域中最新的技術技巧。潛水工兵選拔標準相當嚴格,首先要達到能夠在50m深、零可見度的水下執行各項任務,如水下偵察、水下建設、維修設備以及使用液壓工具等。除此之外,潛水工兵也要具備架橋、拆彈等基本技術。
設備先進 完成任務的保障
由于任務的特殊性,皇家工兵團擁有很多先進設備,其中兩棲裝甲工程車最為突出,其包括TROJAN和TITAN。
TROJAN由三名裝甲工兵操作,可以在極端天氣或危險環境下工作,具有高速機動性。車上配有先進的車輛控制系統以及增強型攝像系統,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野外都能以最佳狀態工作。其既可以挖掘戰壕,也可以清掃或粉碎障礙物或在雷區清掃出一條安全通道,并將安全道路標示器射入地面,為友軍指示安全路線;另外,其還可以在壕溝和水渠中架橋,確保其他車輛通過。TROJAN上還配置有一挺機槍和一具發煙榴彈發射器,在遭遇敵人襲擊時,可提供火力和煙霧掩護,以使操作人員伺機抽身。
TITAN是世界上最快、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架橋車輛,其由兩人小組操作,前方帶有可快速卸載的鏟斗,鏟斗卸載后可換上用于毀壞道路的粗齒鋸和用于挖坑或砸碎混凝土的挖掘臂。車輛上配備的熱成像系統及像增強瞄準鏡可確保全天候操作。另外其帶有5個攝像系統,可為操作者提供全面的近景視野,大多數任務還可通過超過1m遠的遠程控制來實施。
除此之外,皇家工兵團其他比較重要的設備包括架橋設備、水凈化設備。通用戰斗電動工具套裝、戰斗船只等等。
軍隊建設發展
造就“子孫”眾多
皇家工兵團一直是英國陸軍中最先掌握先進技術的單位,隨著軍隊建設的發展,由皇家工兵團分離出很多軍事單位和非軍事組織。諸如:
皇家飛行團(英國皇家空軍) 皇家工兵團一直致力于軍事航空方面的探索,到1912年,英國皇家空軍的前身——皇家飛行團從皇家工兵團中分離出來。
皇家訊號團 皇家工兵團于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年)期間開始使用電報設備用于軍隊間的通訊。1860年代,皇家工兵團開發出一套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的旗、燈信號系統。一戰末期,皇家工兵團對于英軍的信號服務已經相當成熟,在經過進一步擴展之后,一個專門的軍事單位——皇家訊號團于1920年代隨即成立。
英國地形測量局 英軍始于1747年的勘測技術也是最早在皇家工兵團中開展的。在1820~1956年間,皇家工兵團在愛爾蘭地區和其他地區開展地形勘測并繪制地圖,如今的英國地形測量局就是從早期的皇家工兵團中分離出來的。
皇家海軍潛水員 潛水是皇家工兵團的專業技能之一,早在1838年就被引入。早期,所有的皇家工兵都被訓練成深水潛水員,淺水區潛水技能則于1950年代開始發展。皇家海軍潛水隊成立后的第一批皇家海軍潛水員就出自皇家工兵團。
從點看面
盡顯不凡的戰場作用
下面以第39工兵連為例,從其作戰范圍、性質及假想演練,來看一下皇家工兵團不凡的戰場作用。
第39工兵連是目前英國皇家工兵團中最大的一個連隊。該連不僅執行地面作戰任務,也擔當英國皇家空軍的支援任務,其主要協助空軍作戰,迅速開展空中運輸并建設基地、橋梁、道路等。
目前,該連共有897人,其中500人可以執行緊急機動任務。一般情況下,一半以上的隊員并不駐守在基地,而是在海外執行作戰和演習任務。為了保持高度的機動性,第3931兵連采取輪流作為先遣隊的策略——即在一定的時間內,每個中隊的角色輪換一次,輪流作為先遣中隊。
第39工兵連所執行的架橋任務比較復雜,主要利用專用的TROJAN、TITAN等裝甲工程車以及架橋設備、運土設備。架橋時,要根據所建橋面長度來選擇不同的架橋設備、搭建方式。根據所要承載的重量、長度等要求的不同,架橋時使用的材料也有所區別,根據所需架橋長度,有時可以直接將M3兩棲浮橋車開入水中,將車輛打開,相互連接即可。
第39m兵連的任務形形色色,近些年出動的任務主要有在南大西洋福克蘭群島上的“海鷹2”作戰、在塞浦路斯進行的“托斯卡”作戰、和美軍共同舉行“飛揚玫瑰”演習、參加在肯尼亞舉行的“橡樹果”演習等。另外,在英國本土原子能災害時啟動的“銀行票據”行動中,也指定第39工兵連作為作戰輔助部隊。
最近在阿富汗戰場上,第39工兵連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僅花了6個月的時間便建設完成了可以收納數千人、配有直升機機場和c-130運輸機所用的1700m滑行跑道的大規模基地——巴斯坦基地。建設基地所使用的全部材料和設備均是從巴基斯坦穿越開伯爾山口(位于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運送的,整個運送行程隨時會被恐怖分子攻擊,但由于部隊豐富的戰場經驗和一絲不茍的防衛警戒,材料沒有受到任何損傷。
編輯/張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