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戰斗隊是美陸軍未來編制的基本模式。根據美軍制定的旅戰斗隊現代化計劃,美軍將強化無人偵察設備的裝備,士兵則通過車載網絡通信集成包獲取元人偵察設備提供的數據,而對于元法使用車載設備的士兵而言,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正好補其所缺……
為了應對現代反恐戰爭,提高陸軍的快速反應能力,美軍于1999年提出陸軍戰略轉型計劃,并提出了旅戰斗隊的概念,即將以前的旅級重型裝甲部隊改造為既能執行戰斗任務,也能執行戰斗支援、戰斗保障任務的多功能輕型快速反應部隊。曾在伊拉克戰場上亮相的斯特賴克旅就是由常規部隊轉型而來的旅戰斗隊。
2009年,美軍又提出了旅戰斗隊現代化計劃,為旅戰斗隊增加了無人機、無人車及無人值守地面傳感器系統,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增強士兵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為了獲取這些無人作戰系統所探測到的戰場數據,該計劃相應提供了安裝在悍馬車上的網絡通信集成包,通過這個設備,旅戰斗隊內不同級別的單位均可控制作戰網絡中的各種無人平臺并共享無人偵察設備所獲得的全部戰場信息。但是,對于那些因環境限制,如阿富汗戰場上無法使用車載網絡通信集成包的士兵來說,要獲得類似能力就需要一種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
目前美國軍方及工業部門已針對上述需求展開了技術研究。雖然這些技術研究何時能轉化為士兵手中的裝備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但在滿足當前士兵作戰需求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進展。美國陸軍及相關工業部門已經對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進行了一些野外試驗。
美國陸軍開展的野外試驗
美國陸軍在2009年12月進行了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俗稱人機交互接口)互操作性和網絡評價試驗。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測試用于控制陸軍旅戰斗隊中的各種網絡化無人平臺的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與“陸地勇士”系統網絡模塊的互操作性和聯網能力。
在試驗中,裝備“陸地勇士”系統的步兵排士兵能通過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獲得小型無人地面車采集到的戰場數據,而且,還能實現分散部署的兩個排之間的語音和數據通信,并能將數據上傳到連指揮所,乃至營指揮所和更高層次的指揮中心。
據軍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驗中使用的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集成有l臺路由器、l臺數據調制器和1部AN/PRC—117G電臺。雖然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的功能比不上車載網絡通信集成包,但其為無法使用車載網絡通信集成包的士兵獲取無人系統所探測到的戰場數據,以及士兵之間、士兵與上級單位之間的語音和數據通信提供了可能。
工業部門開展的野外試驗
2009年,美國工業部門也在戰術網絡領域就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開展了一系列技術驗證和野外試驗。
其中,哈里斯公司就針對由其“獵鷹”Ⅲ型AN/PRc一117G便攜式電臺及其他附件組成的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進行了不少于100次的技術驗證和野外試驗。在2009年10月美國陸軍協會(AUSA)舉辦的年會上,該公司還現場演示了這種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如何實現語音、視頻和文本的高速傳輸。
在此次年會上,通用動力C4系統公司也展示了其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產品的野外試驗情況。
據通用動力C4系統公司項目主管喬·米勒介紹,其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由一部便攜式小型雙信道電臺和一臺穿戴式計算機組成,整個系統被裝進一個背包中。
在2009年6月和7月的野外測試中,通用動力C4系統公司將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與無人值守地面傳感器系統的網絡相連接。士兵可通過穿戴式計算機查看無人值守地面傳感器拍攝的現場圖像。通過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中安裝的應用軟件,士兵還能從這些圖像中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壓縮后通過電臺的另一條信道遠程傳輸到指揮所。
該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在測試中表現良好。另外,這套系統也能與“陸地勇士”系統實現網絡連接。
體積和質量是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技術的關鍵指標。由于這套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采用雙信道電臺,目前的系統質量達到9.5kg。下一步任務是繼續減輕整體質量,使之更利于士兵攜帶。
通用動力C4系統公司仍在繼續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的研發工作,因為便攜式小型雙信道電臺還沒有最終定型,而如果軍方決定選用通用動力C4系統公司的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那么當電臺完成定型時就可以裝備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了。
由此可見,迅速實現便攜式網絡通信集成包向戰斗力的轉化還是非常可行的。
編輯/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