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與陜西衛視的合作,曾引發業界對瀚唐悅奕極大的興趣。其身份一度十分神秘,成立僅僅4個月即拿到陜西衛視10年的廣告經營權,在其背后,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新華悅動(NASD:XSEL)若隱若現。一年多的時間,業界沒有看到瀚唐悅奕驕人的業績,最近,反而傳來了陜西衛視與之解約的消息。
財報
業內傳言,新華悅動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瀚唐悅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面臨關門危機。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員工都已經離職,但公司仍欠我們提成、報銷等費用大概100多萬元,如不能妥善解決,不排除上訴的可能。”一位曾在瀚唐悅奕供職的高級職員對記者說,透著一絲無奈:“公司的獨立法人宋澎已經離職,我們與集團(新華悅動)溝通多次,都被無故拖延。”
瀚唐悅奕最令人矚目的是它在成立僅僅4個月之后便拿到了陜西衛視全權的廣告經營權。據記者了解,瀚唐悅奕對外是有獨立法人的獨立公司,但實際上是以廣告服務和廣告銷售為主營業務的新華悅動的全資子公司。
陜西衛視雖然對雙方合作情況不想多談,但對這個合作伙伴并不諱言。“我們原想通過與新華悅動的合作找到經營的突破點,但后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就終止了合作。”陜西衛視總編室副主任楊季翰表示。
7月15日,在新華悅動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2009年Form20-F的全年財報中我們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其業務變動的情況。瀚唐悅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Beijing Han Tang Yue Yi Media Co., Ltd.”的字樣列位其中。據該財報顯示,新華悅動于2009年3月通過瀚唐悅奕獲得陜西衛視的廣告代理合約,陜西衛視于2010年6月30日終止了該合約。
合約終止
2010年,瀚唐悅奕與陜西衛視的合約在財報中被解讀為 “非可持續經營”(discontinued operations)項目。
與新華悅動的合作是陜西衛視從單一營運的產業經營模式向一業為主、相關多元產業經營模式轉變中的一次嘗試。
根據陜西衛視披露的信息,2009年,陜西電視臺與新華悅動傳媒旗下的瀚唐悅奕廣告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聯手打造陜西衛視頻道。有知情人透露:“除了廣告經營,瀚唐悅奕還在內容上與陜西衛視有深入合作。除了《陜西新聞聯播》《秦之聲》《開壇》外,其余節目多是與瀚唐悅奕合作的。同時,瀚唐悅奕還要負責陜西衛視的落地、電視劇購買等業務。僅落地費就需要500萬元。”
陜西臺臺長王廣群曾對媒體表示,陜西衛視與瀚唐悅奕的合作采用的是6+4合作模式,即前6年把陜西衛視收視從第24位提升到第14位,如果6年期滿陜西衛視的收視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那么后4年雙方就不再繼續合作。目的是借用外部的人才優勢、資金優勢發展陜西衛視。
原本10年的合作前景在短短一年零幾個月后化為泡影。已然從瀚唐悅奕離職的一位員工對記者表示:“電視購物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去年營收1個多億,但今年每月收益可減少30%-40%。去年廣告營收每月收益在2300萬元左右,今年只有1600萬元上下。”
據Form20-F財報顯示:2009年4月,新華悅動傳媒通過瀚唐悅奕獲得陜西衛視的廣告經營權,截至2009年12月31日,新華悅動綜合負債表上長期負債6880萬美元,由于陜西衛視終止合約,負債額度可減少6420萬美元。與此項業務相關的無形資產為1930萬美元的廣告代理權和價值440萬美元的影視節目播放權。新華悅動從該合約中,獲得了2080萬美元的收入,占其2009年營收總額的14.9%。
“其實這次合作,陜西衛視和新華悅動都是得到好處的,但由于新華悅動整體經營效益欠佳,本想與陜西衛視協議減少給臺里的收益,然而談判兩月未果,新華悅動CEO布希才決定作罷。”上述離職員工對記者說。
8月5日,面對納斯達克的第二次摘牌警告,新華悅動有些應對乏力。由于一直未能達到納斯達克5450(a)(1)所規定的1美元最低競價要求,新華悅動傳媒的美國存托股(ADS)或將從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摘牌。因為新華悅動傳媒希望及時申請聽證會,公司的美國存托股將繼續掛牌交易,直至聽證會后納斯達克上市資格委員會作出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