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之戰在門戶網站之間早已是硝煙四起,方式手段也是五花八門。先是爭奪草根站長,繼而“微域名”資源爭奪戰又將戰事升級,而新浪、搜狐、騰訊間互相封對方的IP也在坊間流傳。據說馬化騰已經下了死命令,騰訊微博勢必與新浪微博決一死戰。
新浪繼續沿襲了其博客的名人路線,在微博的用戶資源爭奪上,搶占了先機。而騰訊的手段則更為強硬。此前與筆者一同采訪某企業的一位騰訊編輯,其每月必須完成一定的微博邀請開通任務,因此從采訪開始到結束,只要有機會就讓被采訪對象答應開通微博,其敬業態度令人欽佩。而在2010年的互聯網大會上,騰訊還創造了一個新詞:“上墻”,現場大屏幕播放微博的即時互動,為其推廣賺足了人氣和眼球,盡管當時四大門戶都在現場設下微博的宣傳陣地,但騰訊的策劃和營銷卻擊敗了所有對手。
業界有同好者把國內的4大微博分成2類,網易和騰訊算是忠誠照搬Twitter信息流動模式的;新浪和搜狐算是Twitter變種型的。而就目前的發展來看,新浪微博走的是WebIM的即時通訊路線;網易微博尚在迷途中摸索;搜狐微博看似在做微社區;而騰訊微博則更像一個超級QQ群。
由于彼此皆有側重,若是一直堅守各自的攻守路線倒也友愛,但伴隨混戰而來的又是假動作頻出。前有作家鄭淵潔因新浪微博被盜,向搜狐開炮,后有經濟學家韓志國不滿其新浪上的微博被騰訊乾坤大挪移,在其微博上發聲明以正視聽。據說此種玩假只要有點技術都能做,某些網站采取的是自動抓取的信息轉移方法,就連作者的打假聲明也一并抓來,連個人力監控的環節都省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趁亂而來的還有假新聞、假粉絲、假營銷。如今微博已經被認為是最佳的營銷工具,但是某些企業題目的設置卻非常不合理,這就好比讓你猜哪天出門能撿錢一樣的困難。不過只要有人參加,有人轉發,有人加粉絲,微博營銷的效果就達到了。至于結果如何監控,沒人可以告訴你答案。
另一種欺詐是“刷粉絲”。有些人剛開微博沒三天,粉絲就超過了1萬人,點開看看,很多人都是僵尸ID,粉絲為0、發言為0。而且在淘寶上已經有人開店專做這門生意,標價2毛一個。以前在網絡上發廣告帖的是5毛一個,俗稱五毛黨,現在刷微博粉絲亦可稱之為兩毛黨。
變革中,總不乏趁亂占點兒小便宜者。不過假動作總不能長久,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有時候看你造假造得不亦樂乎,觀眾也只略做檢舉揭發狀,并不真的較勁。若是得了便宜再賣乖的人越發多了起來,總有一天會激發起大眾的憤怒,到時候有人關閉微博一走了之,有人會拿起正義的武器。不過,一定要等到微博的媒體環境真的混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做打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