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文化娛樂產業投資論壇在京舉行
目前以及未來很長時間,資本市場可能對文化娛樂產業表現出持久的興趣。”日前在京舉行的“2010年文化娛樂產業投資論壇”上,主辦方之一中投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高玉喜非常看好以電影為核心領域的文化娛樂產業。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大量資金蜂擁而至。對于投資人來說,如何尋找投資熱點、怎樣有效控制投資風險是焦點話題。
電影“不差錢”
與網游、動漫、電視劇、音樂等文化娛樂產業的其他核心領域相比,電影既順經濟周期又逆經濟周期的特殊行業屬性是吸引投資者的一大原因:“這種行業屬性使得電影攻守兼備,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是投資者可以選擇的投資品種。”中投證券研究所傳媒分析師冷星星分析說,2010年以來,A股傳媒板塊持續跑贏大盤,多數個股實現了正收益,中國傳媒股的投資機會正在顯現。
有與會專家從文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國家九部委8月份發布的一系列相關扶持政策中分析,整個文化創意產業將“不差錢”。正是如此,保監會、證監會和銀監會等以往距銀幕甚遠的三大“錢會”也開始密切關注文化創意產業,尤其是電影產業的發展。
降低投資風險 拓展回收渠道
采取怎樣的投資方式,如何有效控制投資風險是與會人員最關注的話題。對此,華誼兄弟副總裁胡明表示,電影投資不能只追求數量,而應不斷提高單片的盈利能力。而天使之翼影視投資公司總裁戢二衛則認為對機構投資者來說,尤其是電影投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投“項目群”。
原華納兄弟大中華區總裁艾秋興也認為電影要靠增值來掙錢,不能只靠票房去收回投資。“從開始進入中國時我們就發現,這里除了票房以外,衍生產品包括音像、電視、網絡、玩具都還沒有被完全開發。”中影電影營銷公司總經理蔣德富強調,目前國內電影營銷主要還聚焦于推動電影發行,而從營銷學的角度看,營銷扮演的角色更多應是產生附加值,而非簡單配合電影發行做工作。央視三維媒介部副總裁付操指出,多元化的收入能夠讓經營發展得更加穩健,要多考慮影院的收入如何由單一轉為多元化。所以在做票房、賣品、廣告、后產品這幾項工作配比的時候,要立足于影院終端向上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