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幾何時,擁有私人飛行器和私人飛行駕照不再新奇,國內越來越多的私人飛機業主涌現,由其發端的一系列產業鏈也在不斷成熟,通用航空開始成為一個公眾話題,這項區別于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事業,正在由夢想照進現實。
11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對外發布《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意見》指出,低空空域是通用航空活動的主要區域。適時、有序地推進和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利于充分開發利用低空空域資源,促進通用航空事業、航空制造業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發展。
根據《意見》有關內容,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將通過試點形式逐步全面放開,4000米以下的空域將無需報批,只需報備。
可以想象,普通人也可以依法在4000米以下的高空自由徜徉,《意見》的出臺為更多飛行發燒友打開了一扇窗戶。然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更多業內人士對低空開放的未來有自己的看法。低空飛行,似乎一直在禁忌中前行。
草根的飛行夢
原永民,北京科源輕型飛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93年創辦了我國第一家私營飛機制造公司,也曾擁有自己的飛行跑道和官方批準使用的直徑6公里的低空空域。
許多人說原永民造飛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有人說,原永民的飛機根本不賺錢,現在改造船了。面對這些外界聲音,原永民通過本刊做出了回應,他表示,十七年來,飛機制造的確在虧本經營,如今要靠制造游艇的副業來支撐,但他始終堅持飛行夢想。
最初與原永民一起進入民營航空產業的企業,多數已經倒閉,只有少數得以存活,“這是一個美麗的陷阱”,講到這里,原永民有些無奈,但表示不會放棄,“我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我始終感覺通用航空產業是個朝陽產業,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在原永民看來,低空開放是通航產業的必然趨勢,“航空工業這么大的集群,出路就在通用航空”。
這些年來,原永民一直在尋求一切機會為低空空域開放鼓與呼。面對此次《意見》的出臺,原永民備受鼓舞,“這是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一個奠基石”,他毫不諱言自己的期待。
“低空空域就是資源,資源就是錢,我仿佛能看到滿天飄灑的人民幣,通用航空必然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在等待我們”,十年間,這樣的話原永民說了不止一遍,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
相比原永民,張長義的故事則更加具有戲劇性。
“別叫我張總,叫我老張”,張長義發出一貫的爽朗笑聲,這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有著傳奇的飛行故事。
他是中國大陸飛行滑翔傘的第一人,他的私人航空俱樂部聚集了一批敢于挑戰天空的發燒友。他的另一驚人之舉是飼養了上百只天鵝、大雁,他常常帶著這些伙伴一起飛翔,在藍天上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1999年,張長義的華聯航空俱樂部組織的一次訓練活動中,一位吉林籍運動員從北京昌平莽山利用氣流起飛,途中改變方向,被迫降落在天安門廣場,這一事件被雪藏了十年,直到2009才被解密,張長義的飛行俱樂部也曾一度關停。
張長義是熱情的,也是樂觀的,他不僅將滑翔傘運動堅持到底,還開始嘗試滑翔機、直升機等各種飛行器。“飛行是非常好的一項運動,不會讓人厭倦,會上癮”,張長義談起在歐洲飛越阿爾卑斯山的經歷,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位于北京十三陵水庫的一片低空空域是張長義的活動基地,早在15年前,這片低空空域就對滑翔傘愛好者開放,在這里飛行無需各種審批,只需保證1500米以下的低空飛行,目前北京有1000多名滑翔傘愛好者,他們常常在這里聚集。張長義說,在歐洲被稱為“平民運動”的滑翔傘玩起來其實不需要很多錢,國產的滑翔傘有的只要幾千元。
張長義的故事,似乎成為國內航空體育運動愛好者的一個范本。
“歡迎你來體驗飛行,你會喜歡上這項運動”,張長義對每一個朋友都這么說。
還要“黑飛”多久
貴州黎明能源集團擁有固定資產近10.6億元,公司董事長陳明剛是金沙縣城關鎮黎明村農民,陳明剛最大的心愿就是成為貴州地區第一家擁有直升飛機的個人。
2009年,陳明剛花費400余萬元從美國購進一架“羅賓遜”牌直升飛機,從意向購買到各種審批手續的完成,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架小型直升飛機在當地引起了轟動,接連8天,他在停機坪旁操辦600桌酒席,免費提供給人們享用。
黎明能源集團執行董事,陳明貴的大兒子陳興文表示,這都是父親的意見。然而對于飛行的話題,陳家父子卻始終諱莫如深。
許偉杰,浙江樂清人,一度在私人飛機領域高調亮相,被稱為中國私人飛機第一人。他2006年聲勢浩大地成立了樂清私人飛行俱樂部,后又在杭州開設一家直升機4S店,并在陜西西安成立了西捷飛機制造廠。
2009年5月,許偉杰駕駛蜂鳥260L直升機在南京江寧地區一加油站加油,導致附近村民報警,“黑飛”甚至驚動了江蘇省反恐部門。這一“黑飛”事件之后,許偉杰和他的俱樂部、4S店一起淡出了公眾視線,此番記者經過多方聯系,他仍然沒有接受采訪。
許多業內人士表示,從取得飛行駕照伊始,再到購買飛機、登記注冊、申請飛行計劃和起降場所,需要民航及空軍的各種審批手續,不僅繁雜,而且昂貴,對比高額的正規手續,“黑飛機”和“黑飛”現象似乎成為一種必然。知情人士透露,國內實際擁有的飛機數量比在民航總局登記注冊的飛機數量多出上百架之眾。
根據相關法規,“黑飛”僅會被處以千元罰款,違法成本很低,這也成為全國各地“黑飛”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中國私用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China)負責人張健表示,治理“黑飛”不能僅靠行政手段,而要正確疏導,此次《意見》的出臺為合法的低空飛行規劃了一個美好未來。
縱深的期待
長沙通聯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笑儂,被稱為中國第一位“飛機買手”,1997年,中國放開對公民申請私人飛行駕照的限制后,遠大總裁張躍所購買的國內第一架私人飛機,就是楊笑儂經辦的。
《意見》出臺后,來楊笑儂公司咨詢的企業和個人明顯增多,但是他卻建議,“如果不是特別著急的話,就再等兩年”。
對于低空開放,楊笑儂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在低空開放的具體措施還沒見到之前,不宜過于樂觀。
“如果說航空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那么通用航空就是這個系統中的毛細血管”,楊笑儂認為,目前通用航空最大的問題在于審批泛濫。“很多人目前還沒有意識到小型飛機的交通價值和經濟價值”,在楊笑儂看來,私人飛行器應當像美國一樣,成為交通體系的一部分。
曾經擔任過飛行教官,有著數千小時飛行經驗的侯珉把多年的從業經驗形容為“在水里”,對于低空開放,“我還是看不到亮光”。
侯珉從1980年開始飛行,身邊有許多和他一樣有著飛行夢想的人,他認為,要實現真正的低空開放應該在繪制航空圖、空域劃定、機場建設等多個方面下功夫,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應盡快出臺實施細則。
侯珉開辦了一個名為China-EAA的飛行論壇,在這個論壇里,他與會員共享飛行器常識,交流飛行體會,用他的話說“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侯珉認為,通用航空業的發展,必然帶動就業與經濟發展,也將帶動私人航空器的自主研發。
“這應該是一項讓利于民,惠及百姓的事業”,侯珉說。
飛行的意義
從幾萬元的動力傘、熱氣球到三角翼,到幾十萬起步的直升機再到上千萬起步的公務機,通用航空涵蓋十余種飛行器。
在發達國家,通用航空是航空運輸的基礎,承擔著運輸、航空噴灑、航空觀察、公共航空運輸、空中“的士”等各項職能,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共有32萬架通用飛機,美國約占75%的份額,而我國通用飛機在冊數量僅900多架,僅占全部航空器的13%左右,每百萬人擁有不足0.5架,國產化程度不足40%。
張健說,“國際上的統計規律是,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就進入通航時代,從經濟指標上來講,我國已經進入通航時代”。
必須正視的是,中國通用航空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唯一沒有開放的產業了。
“發展通用航空,不僅是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科技、國防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未來的航天才能很扎實,國防才能很堅強”,張健說。
總資產達120多億元的精工集團早在2004年就瞄準了通用航空服務市場,投資成立精功(北京)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業務涵蓋航空測繪、航空噴灑等各種通用航空作業,并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俱樂部,為會員提供采購、托管等各項服務,公司董事長李晨對低空開放的前景表示樂觀。
作為一家提供專業通航服務的公司,李晨表示,公司幾乎每天都在報飛行計劃,在北京通航服務市場上占有相當一部分份額,公司也時常參與民航總局的各類調研與座談,為通用航空發展規劃建言獻策。
李晨認為,通用航空的發展有兩個條件:“一個是國土面積足夠大,有通用航空需求,二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消費者能夠消費得起。”
不是富人的游戲
有調查顯示,中國現在已有1900位十億富豪和140位百億富豪,其中六分之一的富豪計劃購買私人飛機。
在富豪群體中,也不乏名人的身影,趙本山曾以2億多元人民幣買了一架龐巴迪公司生產的挑戰者850公務機,遠大集團總裁張躍曾因擁有6架私人飛機而備受關注,還有因買下兩架私人飛機而飽受爭議的杭州富豪裘德道等。
然而與資產雄厚的私人航空購買者相比,另一部分民用航空需求也不容忽視。
民航部門曾預測,到2012年,中國需要各類通用航空飛機1萬架-1.2萬架,目前中國通用航空飛機只有1000架左右,而美國在20萬架以上。
早在2001年,北京急救中心就結束了中國沒有空中急救的歷史,然而時至今日,因為低空管制,北京仍然未能形成一套直升機救援體系。北京市急救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隨著城市交通的發展,單一的救援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尤其是在面對幾次大型事故的時候,路上交通狀況往往令救援力不從心。
與北京相似,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在2004年就開通了直升機救援,并啟用自己的急救停機坪,被譽為“空中生命線”,但這條“空中生命線”也僅僅運營了一次。該醫院負責人表示,他們迫切期待低空空域開放具體實施辦法的出臺,他認為,直升機急救在災難性事故中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國航空運動協會新聞委員會主任胡大林也表示,《意見》的出臺將對航空體育運動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推動國內航空體育的發展。
張健對通用航空產業充滿期望,“這是一個太美好的產業”,在描述行業前景時,他不吝任何溢美之詞。然而對于對于這一新興的市場投資熱點,他也給予了提醒,“要保持冷靜,我預計會先死掉一批”。
通用航空業的發展,必然帶動就業與經濟發展,也將帶動私人航空器的自主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