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認為減輕的部分就是靈魂的重量。聽起來恐怖又搞怪,是吧?但真正的科學的進展就是這樣:總是有科學家想出一些當代人斥為荒謬的想法,但他們不顧別人的冷嘲熱諷,不管別人的反對甚至迫害,仍然堅持己見。這些想法中,有些真的行不通,有些無法存活太久,但也有一些歷經各種考驗,成為后代科學家奉行的準則。
閃電到底是什么?古希臘劇作家亞里斯多芬認為:“它是一股干的空氣上升吹進云里,讓云給關了起來,最后把云像氣囊一樣吹破,因為太受壓抑了,自身的沖力會把云猛然爆破,發出激烈的聲響并閃現出熾熱的火焰。”這種認為閃電是“天庭的火焰”的想法,并不止于他個人的想象,而是有堅實的邏輯基礎。閃電能讓樹林著火。偶爾打在沙灘上。會把沙給熔化掉,造成所謂閃電熔巖的硅質管狀巖石巖,有時候長度可達13米。
至于雷鳴,亞里斯多芬則認為那是老天爺在“放屁”,他這個笑話常常引起聽眾的哄堂大笑,效果很好。但在我8歲的時候,有一次對父親說這則笑話,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他很嚴肅地對我解釋,雷鳴是空氣急速涌入閃電造成的真空狀態所產生的聲響。他還告訴我,在看到閃電之后開始計時,看經過多久才會聽到雷鳴,每5秒代表距離1.6千米,如此計算出閃電距離我們有多遠。
閃電其實是非常具有威力的放電作用,我也差一點親身經歷。在我9歲生日的時候,父親給我做了一臺晶體收音機,當時能擁有它的那種興奮心情到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我把收音機的天線接在我的鐵床架上,再把接地線連接到外面的金屬水管上。然后窩在被窩里,用裸露金屬絲的電線在鍺晶體上移動、尋找訊號,耳機里就傳來不同電臺的播放節目。
我收聽英國和澳洲板球比賽的實況轉播時,除了播報員的聲音之外,我還間歇聽到一陣擾人的低落爆裂聲。父親告訴我,這種噪音是附近暴風雨的閃電造成的,他要我把耳機拿下來,等暴風雨過后再繼續聽。他的建議是很明智的。澳洲每年大約有60人因為在雷雨天里打電話,而被閃電擊中電話線而受傷。我的天線架設在屋旁的大樹上,很容易遭閃電擊中。就在我取下耳機后不久,我家附近的一根電線桿真的給閃電擊中,整個地區因此大停電。
在富蘭克林發現閃電和電之間的關系以前,也就是250多年前,人類只能用一種方式產生電,就是把兩種不同的絕緣物質拿來摩擦產生靜電,就像小孩把塑料梳子在褲子或裙子上摩擦產生靜電一樣。富蘭克林認為,這種摩擦會使電流體從一種物質流向另一種物質。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種電流體其實是由電子組成的。當你把塑料梳子用力在衣服上摩擦,會讓數百個電子由梳子跑到衣服上去。
在高空的云層里,這種摩擦作用會發揮到極致:幾十億滴水珠不停的互相碰撞,在這樣的摩擦過程中,有些水珠獲得了電子,有些損失了電子。那些獲得電子的水珠。會經由一種科學家還摸不清的機制集中在云層的底部,而損失電子的水珠則聚集在云層的上部。位于云層下端的那些沒人看管的電子,三不五時會匯集成一股強大的電流跑回云層上端,它們的能量會激發周圍的空氣分子,使空氣放射出特有的藍色閃光。大約有50%的閃電,屬于這種云層內的放電現象,其余多數的閃電發生在兩團云之間,至于云層底部和地面之間發生放電的機會則最少,但卻也是我們最關注的。因為它會引發森林大災、損毀建筑物、甚至擊中人畜等等。
當閃電擊中生物的時候,絕大部分的閃電從身體外部流過,這便是所謂的外部閃絡的作用。有一件不可思議的故事是發生在美國國家公同管理員蘇利文身上,他在1942年~1983年,共遭到7次閃電襲擊,每次都能逃過一劫,堪稱異數。
1942年,他第一次碰到閃電時是身在公園的守望臺上,電流由他的腿上經過,只把他大腳趾上的趾甲剝掉。第二次雷擊發生在1969年,不但把他的眉毛燒掉,還讓他失去知覺,不醒人事了一陣子。第三次是發生在一年之后,有一天他穿過自己家的院子去拿信又給閃電擊中。在這之后,事情的發展令人不得不覺得是老天在找碴。1972年的那次,閃電使他的頭發燒了起來,他澆了一桶冷水到頭上,沒想到頭發好不容易長出來,卻又再次給閃電擊中,一下子燒光了稀疏的頭發。三年后,他又給閃電劈了。最后一次大難不死是發生在1977年,當他在戶外釣魚的時候又被閃電擊中。
經過這么多次被閃電擊中的經歷,并沒有讓蘇利文聞閃電色變,但閃電事件終于在1983年有個了斷,當時他已經70多歲,遭逢重大的感情挫折而自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