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針對各地陸續發生的暴雨洪災,各地農機部門迅速行動,積極調備各類農業機械,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災工作中。
遼寧省各級農機主管部門積極組織干部深入搶險救災第一線,發揮農機合作社組織化程度高的優勢,及時調配農機具開展農田排澇、搶運物資,努力在撮短的時間內排出積水,最大限度地減輕農業災害損失。錦州市等地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積極調動拖拉機、挖掘機、抽水泵等設備,無償投入到抗洪第一線,主動為受災群眾進行抽排田間積水、抗災自救,恢復生產。黑山縣新興鎮三喜農機專業合作社調動各類農機多臺,對受災的農戶進行幫扶,轉移受災群眾23人,抽水、排澇玉米1000畝、水稻100余畝。北鎮市雙峰農機合作社組織60多名社員及村民,成立了救援、排洪和災后安撫3個小組,救助受災農戶,抽排有積水的田地面積超過1萬畝。目前,遼寧省錦州等受災地區農機部門抽調技術人員組成農機維修小分隊,免費為農民維修和保養排灌設備,對出現故障的車輛進行及時搶修,做好抗災機具及其零配件儲備供應。
7月下旬以來,吉林省大部分地區遭受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面對災情,全省各級農機部門迅速行動,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的作用,積極投入到抗災減災工作中。一是及時運送被困群眾和抗洪搶險物資。在外援運輸車輛受時間長、道路通行困難等限制的情況下,利用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底盤高、功率大、可較深涉水等優勢,搶在第一時間運送受災群眾。同時,充分發揮現有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的作用,運送救災物資、沙石、土方等。 據不完全統計,僅受災嚴重的永吉縣就出動拖拉機10萬臺(次),運送被困群眾1萬多人次,運輸救災沙石、土方等30萬立方米。二是組織農機開展生產自救。組織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進行災后清淤處理,搶時間進行田間排水,強化田間管理,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三是加大對受災地區災后生產的扶持。吉林省農委指導各地利用農機對遭受洪澇災害嚴重的地塊及時進行翻地,并將其納入今秋機械深松整地作業補貼范圍,按標準據實補貼。
6月下旬以來:江西遭遇歷史罕見的強降雨。省農業廳迅速組織專門工作組,把災后重建、恢復生產作為頭等大事,組織農機、農技、動物防疫和植保等人員,指導災區農民生產自救。努力擴大晚稻種植面積。截至8月4日,洪澇重災區撫州臨川區已完成二晚栽插60萬畝,占應栽面積95%;受淹絕收的6.3萬畝農田已全部完成翻耕,建立4個機械化育插秧示范點,水稻機插面積達到5000畝。災后恢復農業生產關鍵時期,江西省農機局組織全省各級農機部門投入到災后恢復生產,共組織150個機耕服務隊和170個機收服務隊全面出動,投入本地和引進跨區作業收割機3800余臺、拖拉機3.4萬臺,全力以赴開展機耕、機收作業,有效保障了“雙搶”進度。為做好災后生產機械翻耕,省農機局緊急爭取省財政安排機耕作業補貼資金800萬元。組織省內外40余家農機生產、經銷企業的近100多個小分隊到臨川、余江、鄱陽、都昌等重災區對1.2萬臺套農機具免費提供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