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產業,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繁榮穩定就沒有全國的繁榮穩定。順鑫農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無疑是我國眾多農業企業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如果把順鑫農業比做一艘破浪前行的航母,那么它的掌舵人李維昌無疑是一個極其優秀的舵手,正是在他的決策和帶領下,成就了一個集團公司的輝煌。
披荊斬棘艱難起航
1997年6月,由北京市順義縣政府主導,集中順義農業產業優勢資源,以相關國有涉農企業為核心,按集團式重組方式組建成立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順鑫農業(股票代碼000860)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北京市第一家農業類上市公司,注冊資本39774萬元。
李維昌到任時,國內的經濟形勢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隨著農村城鎮化的發展,都市型農業正逐漸成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適應新經濟形勢的發展要求,他大膽地對公司實行管理體制的大變革,使公司的管理體制逐步轉變為以股權為紐帶的資產管理型集團控股公司。通過資本控制、戰略規劃和組織管理對不同層次的企業進行資產管理。在理順管理關系,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成了責、權、利相統一的企業經營機制的同時,也建立和完善了員工能進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有高有低、企業優勝劣汰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了公司授權經營制度,既調動了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又有效地控制了企業經營風險。
著眼長遠謀劃發展
作為北京市第一家農業類上市公司,順鑫農業借助于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和諸多優勢,乘勢發展,迅速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但是,市場是千變萬化的,李維昌認為,企業要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平穩快速的發展,就要不斷創新,明確企業發展定位,制定發展規劃。
2002年,公司圍繞“大農業”概念,適時確定了以價值鏈為基礎、以產業鏈整合為實現方式、向投資控股型轉變的“4+2”發展戰略,即完善四條產業鏈和發展兩個行業。四條產業鏈是指:壯大飲料、飲品產業鏈,完善種豬繁育、肉食品加工產業鏈,構建農副產品物流配送產業鏈,打造生態觀光農業產業鏈;發展兩個行業是指:穩定和拓展白酒業,適度發展房地產業。公司以“4+2”發展戰略為起點,繼續突出農業概念,充分發揮資本、科技、品牌優勢,走出了一條基地、企業、市場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極大地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了良好的雙贏效果。
在“4+2”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公司圍繞主導產業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技術改造項目和產業擴張項目投資,產業鏈資源整合初步完成,飲料、飲品,肉食品加工,農產品物流配送,觀光農業,白酒和建筑施工六大業務板塊發展迅速,產品結構日趨完善,業務領域逐步拓寬,經營業績穩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初步顯現。
2005年實現各項經濟指標在2000年基礎上翻一番的目標,圓滿完成了“一五”戰略規劃所確定的各項任務。
2006-2010年是順鑫農業第二個五年戰略規劃期,也是順鑫農業實現“持續、和諧、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五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階段。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新北京、新奧運”發展戰略的實施,首都機場的擴建、臨空經濟區打造,順義新城的建設等宏觀政策出臺,順鑫農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為此,自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期間,李維昌多次召開戰略發展研討會,深入分析各相關產業所處的行業發展環境及趨勢和自身的核心優勢,以及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修訂和編制《北京順鑫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006-2010年發展戰略與規劃》,提出圍繞現代大農業概念,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物流配送為平臺,做強做大主業,打造集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為一體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通過觀念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力爭使順鑫農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企業。
正是得益于李維昌對企業宏觀發展的戰略把控,順鑫農業在產業整合及產品結構調整方面上了一個大臺階。
科學管理快速發展
公司采取兩級管理模式,公司總部為資本經營決策、項目投資決策、高新技術研發和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等四項工作的中心,重點研究中長期發展問題,各分公司、子公司為生產經營中心,即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重點研究市場營銷和企業內部管理問題。公司整體通過人事任免、資金調配、財務控制、績效考核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途徑繼續合理有效地控制各下屬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公司對分公司授權經營,對控股子公司監督經營,明確權限,強化職責;通過服務、協調、指導、監督,實現公司與各分公司、子公司的有效溝通。公司總部通過戰略發展部、資本運營部、投資管理部和產業發展部等部門協同合作、各司其職,對下屬分公司和子公司進行綜合管理。公司每年對各分公司和子公司下達考核指標,對各單位的業務收入、利潤以及產品的生產銷售等提出具體目標,按季度對其進行考核,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將各分公司和子公司納入公司總體發展戰略中,避免出現對分公司和子公司管理失控的情況。
帶農為手段、富農為目的
順鑫農業的發展歷程,帶有鮮明的帶農、富農特色。李維昌時刻不忘企業創業宗旨,他始終強調企業的發展要以“帶農為手段、富農為目的”,不斷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解決農民就業,帶動農戶種、養殖,逐步促進農民增收,讓農民真正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現代農業企業就是要造福一方百姓。
截至2009年底,順鑫農業累計帶動農戶從2000年的7500戶發展到現在的10萬余戶,基地養殖生豬從2000年的65萬頭發展到現在的300萬頭,種植胡蘿卜、南瓜等各類蔬菜面積21萬多畝,每年為每戶農民增加收入超過1500元,成為依托龍頭企業帶動千家萬戶農民走向市場的成功范例,真正實現了企業與農民的共同發展。
打出眾多品牌精品
李維昌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品牌就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順鑫農業必須形成強大的品牌優勢才能不斷發展。歷經十多年的風雨歷程,順鑫農業這個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已經擁有了眾多馳名、著名品牌,其中包括“牛欄山”、“鵬程”等中國馳名商標4件、中國名牌產品1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1件、北京市著名商標6件、內蒙古著名商標1件、北京市名牌產品5件。
牛山酒廠是“中華老字號”單位,生產的45度清香型“牛欄山”牌珍品二鍋頭酒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白酒專業協會授予“中國白酒典型風格金杯獎”;“鵬程牌豬分割肉”經國家檢測機構檢測后,被中國肉類博覽會認定為“2003年度安全放心肉”。石門市場被評為中國十佳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牽手”果蔬汁獲得中國市場調查研究中心頒發的“中國著名品牌”稱號。
順鑫農業及分子公司通過相關質量體系認證、管理體系認證、環境體系認證以及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認證,有力地保證了產品的質量。順鑫農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44.2億元,累計實現利潤18.7億元,累計上繳稅金22.1億元,累計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5.7億元。 (梁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