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檔案不僅是水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水利建設的歷史記錄,也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依據。因此,只有加強檔案管理工作,才能確保水利檔案被準確、完整、系統、有效地利用,才能使其自身的價值得以彰顯,才能保障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水利檔案管理工作的價值
1.經濟價值
由于水利工作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完整的水利檔案也必將是一種融匯多方的豐富的史料。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可以以史為鑒,做到防微杜漸,避免重蹈覆轍,進而可以節約開支,降低成本,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價值。如有關河流治理、防洪、排澇、灌溉、供水等方面的資料記載,是對歷史上相關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在根治水患,抗御水旱災害,保障經濟社會安全,促進工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保護水土資源和改善生態環境等力面,將會發揮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此外,水利檔案作為資料性、憑證性的內容,還可用以維護單位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而檔案的利用同其他事物一樣,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只有準確把握和自覺遵循,才能科學有效地提供服務。
2.科研價值
水利單位在水務管理以及自身建設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和形成一些可供后人查考和取證的各種內容和形式的原始材料。水利單位對于自己掌握的第一手水利資料,經過收集、鑒定、加工、整理、保存以后,就會成為該單位最齊備、最寶貴的水利資料。教學科研單位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就可借助水利檔案,參考前人所記載的豐富的歷史資料,可更好、更快地取得研究成果,完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3.指導價值
經過科學管理的水利檔案,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水利工作的“百科全書”。一方面,它可以便于水利單位在擬訂計劃、總結工作、水行政執法、水利工程設計等日常工作中查考,以節省時間,同時也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甚至重蹈覆轍。另一方面,在防汛、抗旱、搶險等特殊時期,還可以借助水利檔案,詳細了解當地乃至全國歷年來的雨情、水情、旱情及水利工程的狀況,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從而避免決策失誤。不僅如此,由于完整的水利檔案可以真實地記錄水利工程建設、水利管理工作的歷史面貌,所以,它可以成為質量監管時評價工程質量,查明事故原因,進而追究事故責任的依據;同時,還可為將來在工程使用、維護、改建及擴建方面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據。
二、水利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
1.主觀上,輕視檔案管理工作
水利檔案管理工作不受青睞,主要表現有二:一是領導不重視。個別水利單位的領導沒有認識到檔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專業性、服務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反而不恰當地認為,檔案工作是檔案管理人員的事,致使對檔案工作缺乏及時、有效、準確的領導,業已制定的相關規章制度以及責任制也就隨之淪為一紙空文。二是部分檔案管理人員對自己的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思想上的忽視乃至輕視,致使平日里工作缺乏興趣,對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要么一無所知,要么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了解檔案整理標準。正因如此,導致一些人錯誤地認為,水利檔案工作就是簡簡單單的文件資料的看守,不需要科技水平,甚至認為人人都能干,據此有的單位將僅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或者其它崗位淘汰下來的人安排做檔案工作。
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利檔案管理工作的被動性和盲目性,也制約了檔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利于科學合理地管理檔案。
2.客觀上,檔案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和缺憾
由于領導輕視,加之資金、辦公條件等因素的制約,有些單位缺乏建立健全檔案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有些單位雖建立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正因為缺乏嚴格合理的管理制度,缺乏科學有效的考核標準,導致部分檔案不能及時被收集、鑒別、整理、加工、保存,已經存檔的也缺乏科學的管理,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
三、水利檔案管理工作的完善建議
1.強化檔案意識,重視檔案管理工作
水利檔案是人們在與水的長期斗爭中積累的原始資料,對于諸如水文氣象等資料,需要在原始積累的基礎上世代延續,逐年積累。只有這樣,其價值才能得以彰顯,一旦遺失將無法彌補和再生。因此,從領導到群眾,應正確認識水利檔案的寶貴價值,并在工作中引起足夠的重視。為此,應在水利系統內部廣泛深入地宣傳《檔案法》等有關規定,營建重視檔案的良好氛圍,增強水利檔案意識。同時,也應號召全社會都來支持水利檔案的管理工作,積極主動地配合水利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2.群策群力,建立健全各項檔案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健全各項檔案管理制度,使水利檔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是水利檔案管理工作乃至整個水利事業得以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些規章制度包括《立卷歸檔制度》、《檔案保管制度》、《檔案利用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人員崗位責任制》等,從而使水利單位的檔案管理工作逐步納入到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