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家族手中,鉆石以最小的體積,凝聚了最大的價值
衡量鉆石有四要素:切工、色澤、純凈度和克拉。訂婚戒指一定要用鉆戒。
這是為什么?
這不是天荒地老的傳統,事實上,這些規矩年輕得很。在20世紀30年代前,人們對此聞所未聞。它們的出現,只是一個公司市場營銷的結果。這個公司就是世界鉆石壟斷者:戴比爾斯。沒錯,你一定聽過他們的廣告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戴比爾斯的董事會主席、奧本海默家族的第三代、尼克#8226;奧本海默最近被《福布斯》評為全球富豪第154位。這位南非首富的凈資產在經濟危機大幅縮水后,依舊有54億美元。《福布斯》在2008年評出全球最顯赫的14個財富家族,奧本海默赫然其中。
家族英雄
奧本海默是一個典型的猶太人姓氏。這個家族的英雄是尼克的爺爺,恩內斯特#8226;奧本海默。他1880年出生在德國一個雪茄制造商的家庭。16歲到倫敦,與大哥路易斯一同在猶太鉆石商Dunkelsbuhler手下打工。恩內斯特的工作在分揀車間,負責把略有瑕疵的鉆石挑揀出來,周薪一英鎊。
很快,Dunkelsbuhler注意到這個小男孩驚人的眼力。他似乎天生知道什么鉆石能賣個好價。在沒有機器鑒定的年代,這樣的眼力是珠寶行業的至寶。21歲,恩內斯特獲得英國國籍,被派往公司位于南非金伯利的辦公室工作。
殖民國、種族斗爭和鉆石礦,是近代支配南非國家命運的3個關鍵詞。德國和英國的爭奪,黑皮膚的悲慘命運,一個個鉆石財富神話的實現,一起攪動著這片土地。1888年,在英國殖民地,英國人塞西爾#8226;羅茲從租售水泵水管開始,在鉆石潮中起家。在挖到一顆83.5克拉的大鉆石后,他以此為資本進入了鉆石開采業。他半買半騙,從非洲部落首領那里取得了“鉆石之城”——金伯利最大的鉆礦,成立了戴比爾斯公司。
羅茲一生的夢想就是達成鉆石壟斷,但因為德國殖民區另一座大鉆礦“禁區”的存在,終其一生,這一夢想都未能實現。在當時的德國殖民區,后來成為納米比亞的地方,黑人嘴里帶著塞子,在海灘上尋找著閃閃發光的鉆石——鉆礦主生怕他們吞下那些價值高昂的石頭。
在羅茲試圖建造鉆石卡特爾的同時,恩內斯特憑借他德國出生、英國成長的獨特的出身,做起了英德殖民地之間的貿易。這樣的貿易利潤豐厚,但是要冒極大的政治風險。后來英德在南非的殖民勢力逆轉,恩內斯特所冒的風險得到了幾百倍的收益。憑借著和德國人的交情,他不但保住了在金伯利的生意,甚至在1912年,由商人被選為了金伯利市的市長。并連任三屆,最終代表金伯利市進入南非議會。不過,政治非他所長,他從未成功進入政府內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給恩內斯特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德國人的鉆礦“禁區”被南非軍隊占領,不能開工。恩內斯特在猶太家族的資金支持下,成立了英美資源公司,拿著公司的股票去和德國人談買礦。
德國人也不知道南非軍隊會不會撤退,就以很低的價格將這座富礦和賠本的風險賣給了關系不錯的恩內斯特。
至此,奧本海默家族擁有了第一座鉆石礦:奧本海默統一鉆石礦(OCDM)。
事實證明,恩內斯特的賭注,每次都押在正確的一邊。
戰爭很快結束,為了壟斷,戴比爾斯不得不來找恩內斯特談條件。恩內斯特同意與戴比爾斯結成聯盟,但是前提是他得拿到其股份,并且進入董事會。無可奈何的戴比爾斯公司同意了。
一個鉆石帝國的形成
戰時,恩內斯特乘坐的船只曾被德國潛艇擊沉,恩內斯特被英國軍隊救起。這件事和購買德國鉆礦一起,被記在他戰時的英勇行為簿上。戰后,英王喬治五世親自為恩內斯特授勛,他成為了少數幾個有爵士頭銜的猶太人。這一身份使他進入了南非的上層社會,與當時的總統揚#8226;斯邁茲關系密切。
深厚的政治人脈使得恩內斯特的生意風生水起,拿下1927年發現的新鉆石礦,成為了戴比爾斯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同時,他一擲千金地支持斯邁茲總統的反種族隔離政策,對抗反猶太人、反英國人的敵對黨。
1929年,美國股票市場崩潰,世界范圍內的大蕭條把鉆石需求降到了最低。1931年,位于倫敦的鉆石企業聯盟走到了破產的邊緣。此前,這個企業聯盟一直與戴比爾斯分庭抗禮。
猶太人的身份再次幫了恩內斯特大忙——鉆石企業聯盟中的3家企業是由奧本海默家族的遠近親戚運營。經過家族內部的談判,奧本海默以極低成本把生意合到了一處。
一個鉆石王國初具雛形。恩內斯特開始了他的獨裁。
他命令,關閉手下所有的鉆石礦。世界鉆石產量在1930到1933年間被他從每年2200萬克拉每年降到了不足1.4萬克拉。與此同時,他還購買其他產區生產的零星鉆石,主要是來自剛果和安哥拉。
恩內斯特說:“常識教會我們提升鉆石價值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它們變得稀缺,就是減少產量。”從此,世界鉆石的價格,就由他在他的鉆石王國里定下,沒有人敢討價還價。
控制產量的經營策略使戴比爾斯的鉆石儲量一路飆升。到1937年,庫存已經達到4000萬克拉,足夠賣20年。為了不被巨大的庫存拖垮,恩內斯特決定創造需求。首先他發現了工業用鉆石的需求,將那些成色不好的小粒鉆石賣出去。其次,他派自己的兒子哈利到紐約去,在美國廣告業中心麥迪遜大街和杰出的廣告人一起工作。他們創造出了鉆石行業的4C標準:切工(cut)、色澤(color)、純凈度(clarity)和克拉(carat)。成功的廣告營銷也將他們的廣告語和訂婚使用鉆戒的理念深入人心: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在2000年,這句話被評為20世紀最成功的廣告文案。
2年內,鉆石的銷量暴漲50%。
每一次戰爭都使奧本海默家族的財富呈幾何級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奧本海默家族成功進入了橡膠、鋼鐵及造紙業等實業領域。1953年,奧本海默辭去了除董事會主席外的所有職位。辭職之時,他以幾百萬美元的優勢,成為了南非首富。在他管理家族企業期間,一旦出現其他鉆石公司,戴比爾斯就釋放大量鉆石儲備,令鉆石價格暴跌,從而使對方破產或投降。
在戴比爾斯最盛時,掌握全球90%以上的鉆石出產量,每5周召集分銷商開一次會。會上,恩內斯特或兒子哈利會拿出一盒頂級鉆石,分給各分銷商。數量不容商量,價格不容討論。各分銷商拿到鉆石便四散而去,等待著下一次的召集。
70歲的時候,恩內斯特在花園散步時死于中風,給49歲的兒子哈利留下1億8000萬美元,以及一個占世界鉆石產量80%的鉆石王國。
南非的杰出兒子
戴比爾斯在以種族隔離政策聞名世界的南非做生意,黑白問題是無論如何避不過的。奧本海默家族雖然從恩內斯特起就站對了隊伍,但還是因為在南非種族政策最殘酷時依舊在南非開展業務而飽受詬病。
在哈利執掌戴比爾斯公司時,25萬黑人雇工只能以移民的身份在位于白人區的礦區工作,他們不能在此長久居住,也不能帶家人一同居住。嚴苛的政府法規把他們視為二等公民。出身牛津的哈利又在公司執行嚴格的校友制,在戴比爾斯的行政人員中,畢業學校只能有一個,那就是牛津。種種現象使戴比爾斯遭受了歧視的指責,甚至有意見認為,戴比爾斯的存在本身,就是從經濟上支持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對此,哈利的回應是:“我相信成功的生意是種族隔離制度的敵人,而不是它的后盾。經濟的增長通過使更多的黑人就業,為他們提供教育和就業的機會,使他們融入主流社會,從而摧毀種族隔離制度。”
哈利曾想收購英國聯合金礦公司,結果失敗。原因不是商業上的,在英國人眼里,奧本海默家族就代表了南非邪惡的種族隔離制度。這種被歐美國家敵視的狀態,一直到南非廢除種族隔離制度才結束。 2000年8月,哈利離開人世,終年92歲。南非總統姆貝基稱他為“南非的杰出兒子”。 他的愛好是收藏古董書,接受采訪時談吐文雅,經典的倫敦口音。接觸過他的人評價:沉默低調,富有涵養,是典型的英倫紳士范兒。
哈利是公開的種族隔離制度反對者。他在20世紀70年代高調支持種族平等政策。在政治方面,哈利既繼承了父親的地位,又展現了超越父親的天賦。他代表金伯利進入南非議會,成立反對黨,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南非的大政黨:民主聯盟。一度哈利很有希望入閣,成為南非的財政部長。這份政治上的影響力使得俄國總統普京訪問南非
時,還前往金伯利與家族第三代的尼克會晤。
認同“非洲”這片大陸
認同感對于奧本海默家族一直都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恩內斯特出身德國,被英王授勛,發跡于南非,看上去唯一不變的是他的猶太人身份。可是因為在20世紀30年代連連遭受喪失親人的打擊,他改信基督教。在他的影響下,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奧本海默都是基督教徒,且在英國接受中學、大學教育。
對此,奧本海默家族的選擇是:認同“非洲”這片大陸。從哈利#8226;奧本海默到尼克#8226;奧本海默,都多次表示,自己是“非洲人”,持有的是南非國籍,常住在約翰內斯堡,還會長期居住下去。
尤其是尼克,曾經以“非洲人”的身份指責歐洲對非洲的援助是“華麗的空想”。指責發達國家的媒體報道的非洲是在用饑餓兒童的照片和悲慘故事滿足自己的同情心,而扭曲了真實的、有活力有潛力的渴望認同的非洲。
雖然轉信基督教,在政治上認同非洲,但是奧本海默家族與猶太民族的關系一直非常密切。哈利#8226;奧本海默直接將戴比爾斯的鉆石分揀和鉆石切割業務指定以色列公司來做,使以色列成為了鉆石業的大國。
恩內斯特和哈利分別以過人的膽識和精明的商業頭腦聞名商業界。他們的兒子尼克遵從家族慣例,到英國著名的哈羅公學讀中學,英國7名首相均畢業于此。尼克的大學、學院和專業志向與其父親一模一樣,牛津大學最富聲望的基督教堂學院,學習歷史最悠久的政治哲學經濟專業。此學院富麗堂皇、富有古典風格的大廳,被電影《哈利波特》選做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大餐廳。
牛津畢業后,尼克回國娶了奧西莉亞,大自己3歲,門當戶對的妻子。然后進入家族企業,先在底層鍛煉,接著做父親的個人助理。1984年哈利從戴比爾斯隱退時,面臨著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地大礦陸續被發現,奧本海默鉆石王國壟斷地位衰退的局面。哈利沒有將戴比爾斯交給尼克,而是經驗更加豐富的經理人。
在奧本海默成功轉型為占世界40%到60%的鉆石產量、以市場為導向的非壟斷性企業后,尼克在1998年接任董事會主席,協助他的是總經理蓋斯佩尼。
奧本海默家族人丁不旺。哈利的親哥哥弗蘭克1934年在游泳池中喪生,一個堂哥1933年死于空難。再加上喪妻,恩內斯特#8226;奧本海默幾乎失去了一半的家庭成員。打擊之下他除了改信基督教外,還娶了自己侄子的遺孀。哈利只有一子一女,64歲的尼克和妻子也只有獨子喬納森。
尼克繼承了家族的低調,很少在媒體上看見他,但幾次少有的發言讓人印象深刻。他操著經典的倫敦口音,不急不慌的語速,用商標式的冷幽默回答各種問題:
為什么選擇進入家族企業工作?
“我沒那個想象力,不知道自己還能干什么別的。”
為什么愛玩板球,還買下自己的板球隊?
“那是現在我唯一能感受到競爭的方式。”
你收藏古董書嗎?
“別搞錯,那是我爸不是我。”
那你的愛好是什么?
“遛狗,讀偵探小說。”
你喜歡歌劇和戲劇嗎?
“不喜歡。我是個俗人。”
為什么在倫敦要乘直升飛機?
“每次我低頭一看倫敦的大堵車,就覺得想要在這里移動,這是唯一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