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銅陵縣針對村級事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施了以“村級事務六步決策,財務支出四檔核支”為主要內容的“6+4”工作法,以此推進村級事務議事決策程序化、財務支出規范化和監督管理經常化,受到基層黨員群眾的普遍歡迎。
決策“六步程序”
銅陵縣明確規定,凡與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必須按照“民主提議、兩委聯議、黨員參議、上級審議、村民決議、承諾踐議”六步程序,實行民主決策。并配套編制《村務民主決策流程圖》、《村務民主提案表》、《村級工作承諾書》等相關圖表,防止村級組織在實施過程中簡化程序或走過場。
同時,明確界定村兩委聯席會、村民代表會議、村民會議三級會議的決策權限:
——村兩委聯席會決策范圍為5萬元以下的公益事業建設、集體投資、籌資籌勞方案、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出售等事宜;
——村民代表會決策范圍主要包括:村莊建設規劃、宅基地分配方案;5萬~10萬元以內的公益事業建設、籌資籌勞方案;5萬~50萬元以內的集體投資、集體資源資產承包租賃出售;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對象的確定等事宜。
——超過上述范圍、涉及村民整體利益的重大項目投資、公益事業建設、集體資產資源經營處置、集體收益分配使用等重大村務,必須通過村民會議決議。
支出“四檔審批”
銅陵縣規定:支出在500元以內的,由村委主任審批,村黨組織書記審核;支出500元~1萬元以內的,由村兩委聯席會議研究決定,村委主任審批,村黨組織書記審核;支出1萬~5萬元以內的,由村民代表會議研究決定,村委主任審批,村黨組織書記審核,并報鄉鎮備案;支出5萬元以上的,報經鄉鎮黨委、政府審核同意后,由村民代表會議研究決定,村委主任審批,村黨組織書記審核。
銅陵縣還要求審批審核村級財務支出要審用途、審額度、審財力、審票據、審要素,報賬票據必須具備發生時間、具體用途、收款人、經辦人、證明人、審核審批人、村理財小組簽章等要素,并據實逐項公開,讓群眾看得明白。
嚴肅四項制度
為強化責任追究,銅陵縣推行四項制度,以問責制構建村級工作監管網。
實行民主理財報告制。村級組織所有財務支出票據,必須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同意并簽章后方可送交鄉鎮農經管理部門審查入賬。村民主理財小組每半年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一次財務審核情況,對不履行職責的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按法定程序予以罷免。
實行入賬終審把關制。明確鄉鎮農經部門對村級財務支出的終審把關責任。凡是不按規定審批、手續不健全的支出,鄉鎮農經部門一律不得撥付現金,不得入賬。對因把關不嚴、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相關責任人一律就地免職。
實行定期督查審計制。鄉鎮黨委每季度對村務民主管理工作進行一次檢查,每半年對級財務開展一次審計,審計結果向群眾公開。縣委把“6+4”工作法的落實情況作為基層干部政績和基層班子年度考核等次評定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實行村務決策責任追究制。明確要求村級組織必須按照“6+4”工作法所規定的程序決策村務。凡是未按程序和規定決定的事項均為無效,村民有權拒絕,造成的損失由責任人承擔,構成違紀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每年結合民主評議工作,對“6+4”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與村干部使用、獎勵和村級組織辦公經費補貼掛鉤。
社會效果明顯
“6+4”工作法進一步明確了村務決策管理的權限和工作流程,完善了村務決策管理機制,使村級組織辦事、用錢既有章可循,又有責可究,有效防止了以個人代替組織、以小會代替大會決策的現象,有效克服了村務決策隨意性、盲目性,提高了村級工作水平。
“6+4”工作法進一步明確了群眾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途徑和形式,使村級工作程序化、透明化,讓群眾真正成為村務決策管理的主人,促進了民主管理監督活動的經常化。同時,通過廣泛的宣傳活動,使基層干部的民主意識和群眾參政議政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
“6+4”工作法有力促進了村干部改進工作作風。同時,這一辦法在村級組織和群眾間架起一座橋梁,加強了干群之間的交流,避免了猜疑,消除了隔閡,形成了干部按群眾意愿辦事,群眾幫助干部辦事的良性互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