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一村官利用職務貪污、挪用公款18萬元,后到檢察機關投案自首,并退清全部贓款。最近,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將該村官由一審法院判處的有期徒刑4年改判為有期徒刑2年半。
2006年9~10月,東寶區子陵鋪鎮某村村委主任文某受東寶區子陵鋪鎮人民政府的指派,負責一大型工程在文某所轄村的協調工作時,與該村原會計周某(另處)虛列房屋、青苗、林木補償款7萬余元。2007年10月,文某和周某將其中的4萬元予以平分。
2007年9~12月,文某利用其管理工程在所轄村房屋補償款的職務便利,挪用房屋補償款14萬元,其中10萬元借給一村民養豬,另外4萬元用于個人做生意。
2009年4月,文某主動到東寶區人民檢察院投案自首,并退清了全部贓款。
2009年12月,一審法院對此案作出宣判。法院認為,文某在擔任村委主任期間,伙同他人采用虛報冒領的手段騙取公款,侵吞4萬元,并挪用公款14萬元,分別構成貪污罪、挪用公款罪。法院依照《刑法》相關規定,以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分別判處文某有期徒刑3年、2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4年。一審宣判后,文某不服,提出上訴。
文某及其辯護人提出:文某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其挪用的是農民個人的補償款,其行為既不構成貪污罪,也不構成挪用公款罪。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文某受鎮政府委派,協助政府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應視其為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文某挪用的款項系國有公司應支付給村民的土地補償款,不屬村集體管理的私人財產,以公款論,故文某及其辯護人提出的上訴理由及辯護意見不能成立。鑒于文某案發前主動到檢察機關投案自首,并退清全部贓款,歸案后認罪態度好,有悔罪表現,可依法從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