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推進女性進農村兩委工作
2010年下半年江蘇省常熟市將舉行村級兩委換屆選舉。根據省婦聯的要求,要通過換屆選舉,實現村兩委中至少各有1名女性成員,擔任村黨支部正副書記、村民委員會正副主任的女性比例較上屆要有明顯提高。在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和村民代表中,婦女要占1/3以上,村婦代會主任100%進入村兩委。經過常熟市婦聯的努力,村黨組織中至少要有1名女性,已明確寫入市委組織部下發的村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意見中。同時,常熟市婦聯要求各鎮婦聯要積極推薦優秀婦女參加農村兩委競選。
(本刊記者)
賀州市“兩會一評議”擴大村級民主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以“兩會一評議”為主抓手,切實擴大村級民主,激發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民主治村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
推行“黨群議事會”制度。組織村民和村兩委共同商議涉及本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把黨的領導機制、村兩委協調機制、黨內基層民主機制和農村村民自治機制融合在一起。
推行“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制度。把行政村公共管理中的部分責任和權力轉移給農村黨員和群眾,充分調動農村黨員和群眾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調動了農民“自己事自己辦”的積極性。
推行農村兩委干部考核評議機制。實行民主評議村兩委干部。每年組織村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對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民主測評,測評結果與村干部績效工資掛鉤。建立民主決策制度,堅持推行黨支部向村委會通報工作、村委會向黨支部匯報工作制度和村兩委聯席會議制度,確保了村中重大問題、重大事項按照決策程序執行。
(韋衛平黃榮芊全德萬)
文山州“三劑良方”讓離任村干部離崗不離心
云南省文山州用“三劑良方”讓離任村干部離崗不離心。
一是注重抓思想情感疏導。針對自愿離任的村干部,充分肯定其成績,傾聽他們的意見,合理疏導,消除他們離任后的憂慮。各級領導通過走訪慰問,真情關懷離任的村干部。
二是注重抓經濟待遇落實。文山州建立離任村干部臺賬,確保一人一檔。各縣相繼出臺了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償辦法,同時積極探索辦理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
三是注重抓政治關懷幫助。讓德高望重、作風過硬、能力較強、熱心公益事業的離任村干部參與“雙強雙帶”工程,幫助發展種養殖業、加工業等項目,支持他們發家致富并發揮帶頭作用。根據離任干部自身實際,設立政策宣傳、民事調解、村務監督等崗位,讓他們有崗有責,協助村干部開展工作。選聘部分愿意為群眾奉獻余熱的離任村干部擔任新農村建設政策咨詢員,向現任村兩委干部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向村民宣傳有關政策法規。(本紀)
臨猗縣一事一議獎補政策“特惠制”和“普惠制”相結合
為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建立和完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長效機制,山西省臨猗縣公布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補充方案,采取“特惠制”和“普惠制”相結合的辦法,既抓重點村的建設,又保證一定的覆蓋面。該縣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范圍是目前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村級公益事業項目,對于不符合《山西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和政策、超標準籌資的村內公益事業項目不予獎補,對于通過舉債等辦法興辦的村內公益事業項目不予獎補。
該縣的補充方案規定,對投入大、工作實、效果好的村適當傾斜,并作為“特惠制”項目進行申報,即在村民每人每年籌資15元限額內,財政獎補資金按籌資額1∶2或1∶3給予補助;對“普惠制”項目,在村民每人每年籌資15元限額內,財政獎補資金按照村民籌資總額1∶1給予補助。
(閻民虎張新征)
平頂山市“四輪驅動”強化村干部隊伍建設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創新機制,用“四輪驅動”不斷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有力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科學發展。
創新選拔機制,保持生機活力。實行村干部在區、鎮(街道)兩級備案管理,規范選拔任用程序。推行村級干部后備管理制度,培育儲備一批后備人才。
創新培訓機制,提高整體素質。把村干部培訓納入全區干部教育培訓體系,每年集中培訓不少于15天。在全區行政村、社區成立了村級黨校(農村農民文明教育學校)和社區黨校(社區市民文明教育學校)。針對個別村干部對城中村改造、土地征用等涉及農民的賠償款處理不合理甚至有職務犯罪的現象,舉辦高層次的農村干部預防職務犯罪培訓班,組織參訓學員到市監獄接受廉政警示教育。
創新監督機制,促進健康成長。全面推行村黨支部書記“承諾踐諾雙述雙評”實績考核制度。年初黨支部書記對黨員群眾公開承諾,與黨(工)委簽訂目標責任書;年終結合踐諾情況進行專項述職,由黨員及群眾代表進行公開評議,黨(工)委進行實績考核。
創新保障機制,解除后顧之憂。落實村干部“一定三有”激勵保障機制,籌措專項資金280萬元,解決了村干部“收入無保障、發展無出路、退后無所養”的難題。
(梁永剛)
河南省郵政設立萬畝示范田項目
最近,河南省郵政公司利用大量職工和網點在農村的網絡優勢,設立了郵政萬畝示范田項目,此項目在四個方面有創新。
體制創新。利用郵政網絡資源,與省內外知名農資廠家密切合作,構建糧食生產到科技成果轉化的綜合為農服務平臺,打造優質種子和農資的“試金場”。
科技創新。農業部門根據氣候植被、土壤條件、種植結構進行測土配方;廠家根據配方結果專門生產和提供優質可靠的農資產品。公司聘請了300多名農技專家進行全程技術指導,為示范田建設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服務創新。通過郵政配送渠道,將質優價廉的農資產品送到田間地頭,對示范農戶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種糧的科技水平。
惠民創新。在不增加農民投入的基礎上,確保大田作物每畝增產50公斤、經濟作物每畝增收100元,通過示范田建設,實現農業增產增效。
“下一步,我們將探索糧食生產的集約化管理,形成規模效應,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種植方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全省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作出更大貢獻。”河南省郵政公司總經理楊海福說。(蘆瑞)
新沂市“四個兼顧”培訓農村黨員
江蘇省新沂市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用“四個兼顧”培訓農村黨員,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政治理論與生產技能兼顧。一手抓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村務管理、涉農法律法規等理論的學習培訓,一手抓特色種植、特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
二是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兼顧。以鎮村黨校和黨員活動室為陣地,充分發揮農函大、農廣校和農技推廣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等作用,組織專家集中授課。依托黨員教育示范基地、遠程教育網絡和黨員中心戶,舉辦自學輔導培訓。根據黨員需要,錄制播放遠程教育課件,開展分散培訓。
三是課堂教學與實踐鍛煉兼顧。組織農村黨員進行實地觀摩、現場培訓,采取現場示范、觀看電教片、討論交流、結對傳幫帶等形式。
四是師資保障與制度保障兼顧。整合培訓資源,聘請市委黨校教師、農業技術專家作為客座講師,邀請專業能手現身說法。將農村黨員培訓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加強監督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同時嚴肅學習紀律,健全學習培訓制度,并把參訓情況與評優評先結合起來。(付 占)
寧陽縣40名檢察官任“法制村副主任”
山東省寧陽縣檢察院于2010年3月精選了40名檢察官進駐全縣40個村兼任法制村副主任,圍繞群眾關心的信訪難、知情難、執行難等問題,積極化解社會矛盾,推進社會管理創新,使檢察工作更加貼近農村、貼近基層、貼近民生。
據了解,法制村副主任人手一份《駐村工作紀律守則》,確保不在村里就餐,不給村里增加負擔;人手一本《民情日志》,記錄駐村開展涉農檢察工作情況、所思所想;一周一匯報,把工作開展情況及遇到的問題、搜集的信息及時反饋。他們每周至少在村里工作一天,除做好法律宣傳、提供法律服務、接受法律咨詢、搜集案件線索外,還要當好村兩委的法律顧問,積極調處矛盾糾紛。
法制村副主任進駐鄉村以來,共受理舉報、控告線索43條,協助化解矛盾糾紛26起,提供法律咨詢172人次,開展法治宣傳25次,發出檢察建議19條。(盧金增張仁剛沈愛國)
重慶市永川區
規范村(居)民小組長選舉
為進一步規范村(居)民小組長選舉,解決當前制約村(居)民小組長選舉的實際問題,重慶市永川區于最近制定出臺了《永川區村(居)民小組組長選舉辦法(試行)》。
該辦法針對在村(居)民小組組長換屆選舉中的3個主要問題作了進一步規范:規定村(居)民小組組長由“本組選民直接提名候選人,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產生”,對村(居)民小組組長遵紀守法,認真履行職責,職務終止、辭職、補選等分別作出了法定要求;對選舉中的6種違法行為提出了明確的責任者和處理辦法。(李科定田必武)
多種產業經濟助推申家村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陜西省三原縣申家村在黨總支書記朱剛、村委主任孟雷的帶領下,依托211國道穿村而過的優勢,大力發展多種產業,有力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該村現已形成以三原鋼管廠為主的鋼鐵制品私營企業8家,總投資2億余元為咸陽市下崗職工建造的大棚種植基地也落戶該村。100余戶種植、養殖大戶已成為高渠果業、蔬菜、養雞、養豬協會的會員。主導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商貿、服務、運輸、建筑等行業的迅猛興起,解決了600余人的就業問題。多種產業經濟的發展為該村多項惠民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村里先后完成農村黨員遠程教育、農業信息服務、警鈴入戶等多項惠民工程,多次受到上級表彰。(羅 成李 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