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一年一度的國際跨國采購大會在上海如期舉行。大會設置了“聯合國采購”、“全球知名制造業”等7個采購專區,除戰略材料采購外,國際采購商還加大了服務與非生產性物料的采購,這場逆向采購盛會采取“采購商設攤,供應商參展”的創新模式,為五大洲的買家搭建了一個洽談貿易的平臺。
記者在聯合國采購專區了解到,參與此次跨采會的聯合國機構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等,每個機構都有專人負責介紹采購流程、采購清單等內容。此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召開了專業論壇,就聯合國采購與中國供應商等問題與參展商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該機構負責人葛云燕生動地講述了供應商如何與聯合國開發署做生意,并鼓勵中國企業積極參與。
認識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于(UNDP)1965年11月成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在166個國家設有代表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援助項目是無償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各國政府的自愿捐款,由聯合國工發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等30多個機構承辦和具體實施。葛云燕幽默地說:“紐約總部就相當于招牌,真正發揮作用還有幕后指導。”也就是說,總部主要負責制定政策和監督管理,負責政策執行與實現戰略目標的則是設在丹麥根本哈根的采購支持辦公室。
葛云燕介紹說,此次大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采購清單主要分為有形產品和無形服務兩大類。具體如下:
產品包括:電器產品、計算機、通信設備、冷熱空調、實驗室設備、汽車、農業設備、醫療用品和設備、抗艾滋病毒/艾滋病藥物、辦公設備、發電機、供水系統、安居設備、施工設備和材料等。
服務包括:農用技術、通訊、教育、培訓和社會服務、一般性咨詢和專家服務、選舉、環境、自然資源、印刷、公共管理、貨運、信息技術和供水等服務等。
同時,她還介紹了具體的名稱。例如,選舉會需要投票箱、掃描儀、照相機、軟件、選票印刷、不可涂改的墨水等;環球基金采購項目需要實驗室設備、測試包、CD4數據儀、聚合酶鏈式反應、試劑、抗瘧疾藥物、治療結核藥物等;危機與預防需要帳篷、日用產品、毛毯、臨時住處等。
采購準入門檻不高
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來說,其采購本著“物有所值,公平、公正、透明,國際招標”的原則,按照“確定需求一招標文件一招標一評標選定供應商一簽訂合同采購評估”這一流程進行。葛云燕介紹,采購方式有詢價邀請、建議書征詢和招標、直接采購等4種形式。詢價邀請是一種最靈活但不太正式的方式,通常采購少于10萬美元的物品,選擇達到技術要求并提供最低價格的供應商;建議書征詢則用于采購服務類和復雜商品等形式,金額通常大于10萬美元,且必須發布7~10天的廣告;招標用于采購可以量化的產品或工程,合同額達10萬美元的必須發布7~10天的廣告,選擇達到要求和提供最低價格的供應商,須正式開標;直接采購很簡單,只是按照政策在特殊條件下使用。
對采購商來說,邁進聯合國采購行列的準入門檻并不高。首先需要在采購司登記為潛在供應商,登記手續并不復雜,企業要到其官方網站進行注冊即可,并接受資質審核,就能成為其潛在供應商。但對供應商也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的:在產品方面,需要企業是具有國際性公司,必須有良好的技術能力,必須進行有效的環境保護,其產品必須有良好的質量保證,且物有所值,同時還能夠做到申請文件正確無誤,回復快速,客戶服務完善;在服務方面,主要是看公司的資質和提供的技術方案是否符合要求。供應商還可以經常登錄聯合國全球市場網,瀏覽各個代表處的網站,以便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此外,作為供應商,必須要搞清楚合同的種類。因為不同的合同種類有不同的適用范圍?!按笾掠羞@么6類:一是訂單,用于采購物品;二是特別服務協議,用于聘用專家;三是少于3萬美元的簡版服務合同;四是專業服務合同,用于金額在1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五是工程合同;六是長期協議書(12~36個月),適用于長期使用的價格保持相對不變的產品。
中國企業應更加積極參與
“如果看聯合國采購數據,我們感到中國是很慚愧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采購額實際才占全部總額的1%,這和中國這一制造大國是不匹配的?!甭摵蠂少彅祿@示,2007~2009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采購的總額分別為24241 1萬美元、285977萬美元、261093萬美元,其中每年都有80%來自發展中國家,可我國這三年分別為3648萬美元、4371萬美元、2512萬美元?!?008年數字增加主要是因為汶川地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從中國采購后再支援中國。如此相形見絀,我們應該反思一下。其實,很多其他國家也是先從我國購買,再賣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那么為什么本國企業不積極參加呢?”說到這里,葛云燕深表遺憾。
參與的積極性只是一方面,本有的優勢一定發揮出來?!斑€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運輸的費用,因為聯合國的商品不是把產品運到聯合國總部去的,它的采購都是運送到一定的地點,比如說運到阿富汗或是伊拉克去。所以說由于大多數商品都是運到非洲、中東地區,因此中國的企業在運費成本方面要比歐美有非常大的競爭能力。這是中國企業的巨大優勢,應該好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