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在局里工作多年,一貫踐行“急領導所急,想領導所想”十字箴言。比如他跟科長去新疆出差,科長看上一個和田玉擺件,身上錢不夠,正要忍痛割愛,小方主動上前去慷慨解囊,給補了2000塊錢,那擺件也就順利成了科長書房里的玩物了。
新疆歸來兩個多月,并不見科長有還錢的意思。小方心里天天嘀咕,拿不準是否應該提醒一下科長。2000塊錢雖不是大數,可是偏偏腦子里忘不掉,整日愁眉苦臉,食欲不振,以至于半夜失眠,衣帶漸寬。方太太看見,武斷地認定他有了情人,在外鬼混,打罵一番后,審出事情原委,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提醒他也是應該的。”
有了兇悍健碩的太太的鼓勵,小方膽量陡長,便去找科長,先顧左右而言他,漸漸把討債的話頭提起來。不想科長一臉無辜地說:“一回北京就還你了,難道你忘記了?”
小方冥思苦想多時,似乎果然有個忽隱忽現還錢的印象,只好作罷,然而心中并未釋然。
第二年,方太太生孩子難產動手術。科長同夫人去醫院探望,看小方手頭拮據,當即拿出5000塊錢塞給小方。小方推辭不收,科長急了,說:“是我借給你的,你啥時有錢再還我!”小方就接了,感動得熱淚盈眶。產假結束后不久,他寫的一部小說出版了。收到樣書和稿費之后,他立即去科長家里還錢,順便送了本書,“請科長批評”。科長高興之余,對他的文才很是贊揚了一番。
一年后,科長的女兒考上清華大學,請小方等人吃飯以示慶祝。席間,科長談起教育子女的話題,便問小方的兒子多大了。接著突然話鋒一轉,說:“當初你生孩子借我的錢,是不是可以還我了?”小方一愣,老半天反應過來,語無倫次:“早還您了,還順便給您送了一本書哩!”科長不慌不忙:“你是送了本書給我,可是錢我沒看見呀!——沒關系,你若手頭緊,以后再說。”
小方冥思苦想多時,似乎果然只記得送書,而沒有還錢的印象了。
不久,局里中層干部調整,有人推薦小方做副科長。這提議首先遭到科長的反對,原因是小方做事太糊涂:“做過的事兒轉眼就忘了,沒有的事兒倒以為發生過,這樣工作怎么可以?”
于是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