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車庫里多了一輛三輪車,那是爸爸買來搞第二職業的。爸爸說:“咱有了三輪車,業余時間出去跑跑,既方便了群眾,又增加了收入,豈不兩全其美?”我一聽,甭提有多高興了。
還別說,自從有了這輛三輪車,爸爸就像換了個人似的,下班回來有人喊他“筑長城”,他說什么也不去了,有時甚至連飯也顧不上吃,就出門了。一段時間下來,還真賺了不少呢。那天,他抽出一張“大團結”,對我說:“小晶,拿去買你愛看的書吧。”我接過錢,立即向書店奔去。如今,我這一桌子的書,全是爸爸這第二職業的功勞呢!
當然,爸爸也有“賠本”的時候。
一天晚上,外邊下著傾盆大雨。爸爸騎著三輪回家,忽然聽見從路邊的屋檐下傳出陣陣孩子的哭泣聲,原來是兩個小學生回不了家了。爸爸趕過去說:“上車吧,小朋友。”“我們……沒錢……”“不要緊,我這是第二職業,對小朋友免費。”待爸爸送完小朋友回到自己家時,已全身濕透,像個落湯雞了。
這第二職業,真夠爸爸辛苦的。
(指導老師 袁梅)
點評:
看似是寫爸爸的第二職業,實際卻突出刻畫了爸爸樂于助人、古道熱腸的品格,這樣的寫法讓文章字從句順,使爸爸的形象既真實又有力,讓人信服。(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