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夏秋冬春連旱,導致云南、貴州、廣西、四川等西南省區農業及以水為鏈條的產業面臨一系列難題。記者深入旱區走訪時發現,隨著旱情進一步發展,大批游資開始進入到與干旱有密切聯系的產業中,試圖通過炒作“旱災行情”來實現對相關產業鏈的終極控制。而這些產業,大部分與國際上公認的國家戰略儲備物資息息相關。
食糖:兩年價格被透支
廣西省百色市田東縣,持續的干旱使得年初剛剛發芽的甘蔗的葉片已經全部卷起來。
“幼苗由于嚴重缺水,導致蔗種完全發酸、變色、變質,生長點基本壞死。這意味著到5月份之后,整塊地都必須重新犁田,無法繼續種植甘蔗,必須更換別的作物。”當地的技術人員張軍憂心忡忡。
類似的情景正在廣東和云南的各個甘蔗種植區上演。更讓人憂心的是,2010年,廣西計劃新種蔗600萬畝左右,但在3月中旬還有近200萬畝因為缺水無法下種,已經種下的部分甘蔗則出現了爛種的情況。
以甘蔗為基礎的食糖是中國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廣西、云南是中國甘蔗主產區,兩省區的食糖年產量占全國食糖年產量的80%以上。甘蔗的減產直接威脅到食糖的產量。廣西百色甘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進顯認為,廣西食糖比上一榨季減產25%左右是必然的,如果干旱情況進一步延續下去,減產幅度很可能超過30%,甚至達到35%左右。“如果干旱延續到今年5月,也就意味著會透支今明兩年的糖價。食糖價格的飆升首先是從供求關系的波動開始的。”廣西糖業協會秘書長張魯賓說。
事實上,中國糖業協會理事長賈志忍早在3月2日就透露,受廣西、云南等主產區減產影響,預計2009/2010年制糖期,全國食糖總產量為1100萬噸。全國糖市將出現“供需基本平衡但偏緊”的局面。
一位業內人士明確表示:按照目前的態勢計算,1100萬噸的產量很難達到,可能只有1000萬噸,而2011年的食糖產量更加不樂觀,“干旱實際上已經透支了今明兩年的糖價”。
辣椒:70元一公斤
“今年只要能夠把辣椒種出來,哪怕是最次的品種,也可能要比往年好品種的價格高。”在廣西、四川、云南、貴州、江西、湖北等干辣椒主產區采訪時,記者聽到辣椒種植戶說得最多的就是這樣的話。
記者在廣西天等縣采訪時,辣椒種植大戶盧日敏說,從目前的旱情來看,相當一部分辣椒生長點已經壞死,一些地方辣椒根系甚至因缺水死亡,辣椒減產三四成是肯定的。
廣西農產品批發交易協會常務副會長曾鐵光分析認為,隨著西南旱情的日益嚴峻,今年秋季旱區干辣椒總產量同比將減少八成左右。
辣椒采購商許天明也告訴記者,他剛剛從貴州、云南等地回來,貴州的88個縣區中,有83個已經遭受嚴重的旱災,10萬戶辣椒種植戶面臨著絕收和大面積減產的危險。許天明常年從事辣椒銷售,他認為,西南旱區辣椒大面積減產已成定局,絕收可能性占60%以上。現在已經出現了大批商戶向農戶“交訂金”,要求預定今年8月份的辣椒的情況。
記者在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地采訪時發現,辣椒價格目前已經上漲到每公斤50元,遠遠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的每公斤40元。一些辣椒經銷商告訴記者,2009年干辣椒由于產量銳減,價格已經上漲了一輪,但2010年干辣椒價格肯定還會大幅上漲。辣椒價格很可能上漲到每公斤60元,甚至有可能突破每公斤70元的大關。
普洱茶:減產近半
曾被游資盯上過的云南普洱茶,如今也在遭受著干旱的襲擊。
云南省農業廳茶葉辦主任楊善禧介紹:“干旱對云南茶葉產業造成了重大沖擊,目前,約80%即400萬畝茶園受災,預計春茶減產50%左右,云南茶產業損失近10億。”普洱市茶葉發展辦公室調查表明:到目前為止,普洱市6個縣、鄉的11座古茶山,只有3座古茶山產出春茶,其他8座山上的古茶樹由于天氣干旱都沒發芽。10個區縣茶園總面積達135萬畝,其中受災面積64萬畝,造成經濟損失1.04億元。
采摘時間的推遲和上市時間的延緩,將發生“波浪效應”:春茶上市的時間推遲,夏茶產量受到影響。楊喜禧說:“如果持續干旱,茶葉將繼續減產。如果五六月份再不下雨,夏茶也會受到大旱影響,到時候云南茶葉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萬億游資悄然布局“旱災行情”
2009年的大蒜漲價風潮,其根源就在于海外資金的炒作,如今,新一輪的海外游資正在伺機而動。
中國西南旱情導致一些產業受災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已有近萬億的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悄然布局,利用中國罕見的旱情,對與農產品和有色金屬密切相關的產業實施“成本狙擊”和“價格催漲”,從中牟取暴利。
平石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市場負責人張天運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09年的大蒜漲價風潮,其根源就在于海外資金的炒作。目前,與生產抗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藥物“達菲”的公司有千絲萬縷聯系的美國摩根大通、國際四大糧商中的邦吉、路易達孚和ADM公司,已經開始通過彭博社的信息、農產品市場調研報告等,關注中國大蒜、辣椒等農產品的漲價空間。
熟悉期貨市場運作規律的專家張力帆告訴記者:“期貨市場和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的基本規律是1:10,以辣椒為例,2009年我國辣椒總產量不過390萬噸,即使按照每公斤40元計算,所需要的資金不過1500億元。根據資金杠桿效應,實際上只需要150億元就能夠實現對中國辣椒的掌控。”
沃爾瑪提前下手
張力帆認為,由于辣椒、普洱茶等沒有非常規范的期貨和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海外游資更容易掌控這一市場。如海外游資可以通過沃爾瑪、家樂福等掌控下游銷售網絡的連鎖巨頭,要求上游供貨商增加供貨量或者提供供貨信息,以充分了解具體品種的總體產銷情況,最大限度地實現對信息的掌控,隨后對商品價格實施“催漲”。
廣西華興糧食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志林告訴記者,2010年2月開始,一些外資企業已經開始向他和其他從事物流的相關企業“探路”,研究在港口碼頭和倉儲中心對鮮辣椒進行初加工和對干辣椒進行倉儲事宜。這些公司當中甚至包括益海嘉里公司、沃爾瑪的供貨商等。
為沃爾瑪供貨的經銷商胡書海告訴記者,幾個星期前,他突然接到沃爾瑪大幅度提高對辣椒的收購量的要求,并提前兌現了本該在4月初才兌現的2010年一季度辣椒款。“辣椒的收購量比往年多出了2倍多,并要求我們在4月末之前給出答復,如果沒有明確答復能夠收購的數量,則有可能取消供貨商的資格。”他說。
千億資金叮咬食糖
經銷商胡天韻認為,按照海外游資對中國食糖、大蒜的炒作手法,今年6~7月份將是炒作辣椒價格的最佳時機,“如果國內商家認為價格可能高達每公斤60~70元,這就意味著國際炒家完全有能力將價格炒高到每公斤100元的天價”。
食糖價格透支今明兩年,幾乎已經成為行業內公認的判斷。目前,食糖價格仍然停留在每噸5200元左右。“如果旱情持續到5月份,一滴雨不下或者降雨量無法緩解旱情,糖價有可能會上漲到8000元每噸,一旦到6月份仍無降水,意味著新蔗種和宿根蔗將大面積壞死,2010~2011年中國食糖將更依賴進口,糖價甚至會突破每噸10000元的大關。”廣西糖業協會秘書長張魯賓說。
熟悉海外游資運作的期貨交易行家李昌軍認為,從海外游資進入中國的狀況來看,已經有不少于1000億元的資金在食糖期貨和中遠期現貨交易市場中布局,布局并不意味著價格立即飆升,而是選擇更合適的時機,如2010年世博會、亞運會等契機,迅速抬升價格,同時不斷放出供需不足的情況,讓政府和企業無法及時作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