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食品農牧業和輕工業部政策實施協調司司長巴亞爾圖拉格近日表示,該國2010年糧食產量創近年新高:共收獲小麥35萬噸,增產1萬多噸,收獲土豆15.61萬噸,油菜2.05萬噸。小麥和土豆今年首次實現自給,蔬菜可滿足國內市場60%的需求。2008年以來實行的第三個墾荒計劃成效明顯。
2005年,蒙古國全國小麥產量僅為7.5萬噸,面粉和大米等糧食產品需從俄羅斯、中國等國進口。為應對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實現糧食自給,并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蒙古國政府于2008年開始實行第三個墾荒計劃,旨在加強國家農業發展。在該計劃推動下,蒙古國連續3年實現糧食增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礎。
蒙古國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對第三個墾荒計劃十分重視。他在今年4月政府農業會議上指出,各級政府要堅定不移地實施這一計劃,切實完成今年的農業生產任務,力爭實現糧食自給目標。蒙政府還對農民和農場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獎勵措施。比如,直到2012年政府都將免除農機設備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同時,政府還幫助農民打井和購買農機設備等,以此鼓勵農民擴大種植面積。
據蒙古國食品農牧業和輕工業部下屬的支持農業基金會負責人介紹,自實施第三個墾荒計劃以來,該基金會共向農民和農場提供了500億圖格里克(1人民幣約合196圖格里克)的資金支持,更新了65%的農機設備,提供了從春播到秋收所需的8000多噸汽油和柴油等燃料。
此外,為鼓勵蒙古國農民多產糧食,除按市場價格出售小麥外,農民每產一噸小麥,還可得到5萬至6萬圖格里克獎勵資金。
秋收時,記者曾前往色楞格、達爾汗烏勒、中央等幾個農業大省采訪。記者看到,政府的優惠政策的確吸引了許多個人和企業積極投入到糧食生產中來,今年蒙古國的糧食種植面積比前幾年明顯增加了。據統計,在蒙古國全國范圍內,有1100多家農戶參與了第三個墾荒計劃,主要以建立農場的形式種植糧食,并全都實現了生產機械化和集約化。每家農場的種植面積少則數百公頃,多則上千公頃,工作人員卻只有十幾個。
達爾汗烏勒省巴彥洪戈爾縣陶勒木特公司經理介紹說,今年是他種植小麥的第十一個年頭,共種植小麥760公頃。雖然6月份有些干旱少雨,但總體收成不錯。他認為,政府實施第三個墾荒計劃是正確的,農業應當列入國家戰略領域。
巴特包勒德前不久在蒙古國大呼拉爾(議會)全會上表示,今年糧食自給目標的實現,將為蒙古國的糧食安全提供有利條件。為此,他向全國農民表示祝賀。此間專家認為,當下全球糧食短缺,糧價不斷上漲,一直向蒙古國出口糧食的俄羅斯,今年也因糧食歉收延長了糧食出口禁令。在此種背景下,蒙古國能夠實現糧食自給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