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縣是山東省果品生產的重點縣,現有梨同2500多公頃,其中黃金梨130多公頃,通過多年的栽培試驗和示范推廣,我們總結出一套較適合于本地區黃金梨豐產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
1 試驗園概況
試驗同設在五蓮縣高澤鎮秦家莊村,地處低山丘陵地、背風向陽的南坡緩坡地,年平均氣溫13.1℃,1月份平均氣溫一2.4℃,7月份平均氣溫25.2℃,≥10℃積溫4340℃,年平均降水量916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538小時,無霜期為203天,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土壤為棕壤土,pH值6.8~7.0,0~40厘米土層內含有機質0.89%,速效氮53.8毫克,千克,速效磷10.7毫克,千克,速效鉀78.6毫克/千克,兩同排灌水條件良好。
試驗同栽黃金梨與授粉品種4公頃,梨樹均于2002年春定植,行株距為4米×3米,試驗同栽黃金梨和授粉品種3334株,砧木為棠梨。授粉樹為幸水梨和綠寶石:配置比例均為5:1。
2 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2.1 良種壯苗精心栽植
兩園同苗木均為本地培育的2年生嫁接大茁,苗高120厘米左右。起苗前2滅苗嘲地灌足水,栽前再將苗根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定植后灌透水,然后培土整平地面并干樹干60-70厘米處定干,萌芽前苗木全部用地膜包扎,并以干基為巾心覆蓋1平方米地膜,實踐表明,這樣定植的苗木成活率99%左右。
2.2 深翻改土,科學施肥灌水
定植前于秋末冬初。挖深80~100厘米,寬200厘米的條溝,每公頃施優質圈肥75噸、過磷酸鈣1.5噸、尿素500千克,片灌水沉實。然后整平地面。定植后第2年秋術冬初進行行間深翻。深度1米、2年內全同翻完。結合深翻每公頃施粉碎作物秸稈、麥糠、樹葉雜草和花生皮等15噸,優質土雜肥45噸、果樹專用肥2噸、尿素750千克或人糞尿1,5噸。
定植后前3年,每年追肥2次,3月上句每公頃施尿素600千克,6月上旬每公頃施果樹專用肥750千克、硫酸鉀300千克、施肥后并灌水1次。結合噴藥每年葉面噴布0.3%尿素3次。從第4年開始,每年于花前、花后、果實膨大期和采果后各追肥1次,其中花前花后每次每公頃追施果樹專用肥、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各750千克,施肥后灌水1次。采果后每公頃施尿素、磷酸二銨和硫酸鉀及硫酸亞鐵各750千克,硼砂和硫酸鋅各300千克。肥后灌水1次。結合噴藥上半年葉面噴布0.3%尿素+氨基酸微肥400倍液3次:下半年噴施0.3%磷酸二氫鉀+氨基酸微肥400倍液2次。采收前1個月噴施0.3%磷酸二氫鉀+活性鈣+氨基酸微肥400倍液1次。每年于9月下旬施基肥1次,每次每公頃施優質圈肥50噸,棉籽餅3000千克或豆餅2噸。
每年于花前、花后各灌水2次;封凍前灌水1次。6月份控水,果實嘭大期后,見干即澆,要保持土壤濕度相對穩定,直至采收結束。
定植后前3年進行樹盤覆草,從第4年開始每年進行全園覆草,其上壓土少許,厚度20厘米左右、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土壤肥力明顯提高,2007年10月20日測定,0~40厘米土層內含有機質1.56%、速效氮90.6毫克/千克、速效磷53.8毫克/千克、速效鉀153.7毫克/千克。
2.3 整形修剪
樹形采用自由小冠疏層形整枝。定F后將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萌芽全部抹掉,往40~120厘米的主干上選4-5個問隔20厘米左右,方向相互錯開的強壯新梢,待長60-70厘米時,留50厘米摘心促其發枝、培養成基部主枝,角度保持在45°-50°,其余枝條有空間的拉平,并在基部環割1~2道,促使成花結果。翌年在基層主枝上方40~160厘米的中心主干上選8~10個間隔15厘米左右,呈螺旋狀錯落著生的強壯新梢,待長到50~60厘米時,留40厘米摘心,促其分枝,培養成大巾型結果枝組;各層主枝上不培養側枝、直接著生3~5個大中型結果枝組,當中心主干長到300厘米高時,將其延長頭拉平,控制其延伸,冠幅以株間不密擠為宜。
黃金梨枝條軟,但成形快。幼樹結果后第5年開始清理樹冠,對中、下部基徑0.3厘米以下、枝長10厘米以下的弱枝全部疏掉:同時疏掉交叉枝、重疊枝和過密枝,回縮部分細弱結果枝。生長季節對主枝中、下部,于春季萌芽前進行刻芽。促發中短枝,對主枝背上直立旺枝,密者疏除,有空間者改變其方向拉平,翌年讓其形成花芽,變成結果枝群。其他中庸枝長到25厘米左右時進行摘心,培養結果枝組。盛果期后,主枝生長過長開始下垂,修剪時要抬高枝頭角度,并采取吊、頂方法,使主枝角度保持在60。左右,對背上枝采取“逢五留三”的方法。拉平改變其方向,穩定中、短果枝、長果枝要中短截,主枝兩側的中短枝依空間大小,可甩放,待成花后,進行齊花剪。冬季修剪后,每667平方米留枝量8萬個左右,長中短枝比例以4:3:13為宜,果枝與枝葉比為1:4,使樹體健壯,結構合理,群體整齊、主次分明、達到枝枝見光,葉葉見光,樹冠內風光通達,以保持連年豐產穩產。
2.4 花果管理
(1)人工授粉與疏花疏果。黃金梨花粉少,為自花不實品種,需人工授粉或放蜂為此,本試驗采用了花期相近的綠寶石、豐水梨、陽信鴨梨和博山池梨的混合花粉進行授粉,
放蜂授粉 每0.33公頃梨園放蜜蜂1箱或壁蜂500頭,于開花前2~3天將壁蜂置于梨園中間。授粉期間如遇低溫等災害性天氣,盡量多授粉一遍,并抓好晚期花的授粉。同時在梨初花期至盛花初期,噴施0.3%硼砂+0.3%尿素+3%白糖混合液1次。調查表明,可提高坐果率20%~30%。
花前進行復剪,疏除弱花枝,短截成串花枝。疏除多余、過弱的花序時,可在花蕾剛掉鱗片時,用手一拍花序即落。這樣可保護果臺枝正常發育。個別拍不掉的再摘除。
疏花時,可把第1朵花、第2朵花掐掉,留第3、第4位花,掐去第5位以上的花蕾。以后只給第3、第4位花授粉,
疏果在套袋前進行,疏果時應疏去歪斜果、畸形果、病蟲果、枝葉磨傷果、宿萼果、棱溝果、果柄短粗直立朝上果及聯體果等,只留果形正果柄較長、生長健壯的果。留果間距20厘米左右,不留雙果,不留梢頭果,只留健壯枝條中、下部兩側的果。疏果后使葉果比保持在50:1,每667平方米留果量1萬個左右,產量在3000千克左右,
(2)果實套袋。在花后2周進行,爭取5天內完成,過晚易生果銹。套小袋前噴布1次殺菌劑,藥陰干后于晴天的上午至下午6點進行套袋,陰雨天或露水未干時不宜套袋。小袋應選擇無靜電效應,不粘貼果面的梨專用塑膜袋。實踐表明,這種塑膜袋易封口,梨的表光好。在價格上比套小白蠟袋省錢很多。套小袋后20天開始套大袋,套袋前要噴1次殺菌劑,可選用外灰內黑、外黃內黃、外黃內白的雙層果袋,套大袋時,先用手掌將袋撐開,打開底部出口孔,套上果后,將袋口打小折向果柄集中,最后用袋口扎絲環果柄1周,將口封嚴封緊使疊口朝下即可。
2.5 綜合防治病蟲害
2.5.1 加強檢疫 凡從外地引進的種子、苗木及接穗等材料,必須經過檢疫,防止危害性病蟲害引進本地:對本地外運的苗木、種子及接穗等,也要做好檢疫和消毒,防止病蟲害蔓延,
2.5.2 農業和人工防治措施 ①清理果園。初冬將病蟲枝、枯枝落葉、殘果及梨園周圍的雜草等清理干凈,并集中燒毀,以減少越冬病蟲源。②冬刨梨園,初冬刨梨園及樹盤30厘米深,可將梨象鼻蟲、金龜子、桃小食心蟲及梨花網蜻等害蟲翻在地表面凍死或被鳥食之。③刮樹皮。初冬刮除枝干老翹皮并集中燒毀,可消滅梨小食心蟲、梨星毛蟲、梨二叉蚜、梨木虱及梨花網蝽等越冬蟲繭。④人工捕殺。利用金龜子,梨象鼻蟲等害蟲的假死性,在成蟲發生期于早晚擊枝震落害蟲,并集中消滅。⑤樹體保護。11月上旬幼樹根頸培土,樹干綁草把,大樹枝干刮老皮、涂白,保護枝干不受病蟲侵害,
2.5.3 生物防治 ①用抗根癌菌劑蘸根。新栽梨樹用抗根癌菌劑l號蘸根,預防根癌病。②利用天敵抑制病蟲害。葉螨發生期(平均單葉2頭時),可于每兩株樹下放1袋胡爪鈍綏螨來控制葉螨危害。蚜蟲發生期,保護好瓢蟲,大草蛉、蚜繭蜂及食蚜蠅等天敵捕食蚜蟲,可基本控制蚜蟲危害。③掛糖醋罐+性誘劑(誘芯)。糖醋液按紅糖l份、醋4份、白酒0.5份、水16份配制。誘芯有梨小、桃小、蘋小、卷葉蛾、潛葉蛾及桃蛀螟等誘芯,糖醋罐在園內每30米掛1個。10天換1次糖醋液,但雨后要及時換液。每667平方米掛6個誘芯誘殺成蟲。2天撈1次害蟲,1個月換1次誘芯。
2.5.4 藥劑防治 萌芽前樹上噴布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0~30倍的晶體石硫合劑或機油乳劑(廢機油150克、中性洗衣粉1000克、水2千克配成母液后,再加水250千克攪拌均勻后即可應用)。實踐表明,成本比5波美度石硫合劑低,而防效要好于5波美度石硫合劑。樹下噴40%敵馬粉或50%辛硫磷粉(每667平方米用藥量6~8千克),消滅越冬蟲卵和病原菌及越冬剛出土的幼蟲。噴機油乳劑對梨木虱、黃粉蚜、紅蜘蛛及康氏粉蚧能起到鏟除作用。花芽露紅時及花后各噴布1次60%獨特可濕性粉劑(內加活性鈣)1500倍液+10%蚜虱凈4000倍液+硼砂100倍液+2%尿素+洗衣粉500倍液;或噴布樂斯本1000倍液+氨基酸鈣20倍液+硼砂100倍液+2%尿素+洗衣粉500倍液,防治蚜蟲、梨星毛蟲、輪紋病、梨銹病、黑斑病、梨縮葉病等。生長季節每10~15天噴1次殺菌劑,采用獨特15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8%菌銹敵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樂斯本1000倍液,上述藥劑再加多抗霉素1000倍液+中性洗衣粉500倍液,交替使用。7、8、9月份噴藥后7天可再噴布1次1:2:200倍波爾多液進行保護,6—9月上旬各噴1次2.5%滅幼脲3號2000倍液,防治鱗翅目等害蟲。葉螨和梨木虱大發生期噴1.8%齊螨素(阿維菌素)3000倍液,介殼蟲發生期可噴布30%螨介靈1000倍液,每年噴藥10~12次,使黃金梨的好果率年年保持在95%左右。
2.6 適時采收 采收時間以黃金梨果實內的種子變為褐色,可溶性固性物含量達到14。5%左右時,為適宜采收期。要分期分批采收,保證葉片的光合產物充分供應果實、增大果個、提高果實品質,
3 取得的經濟效益何時會效益
通過8年的栽培試驗和示范推廣表明,黃金梨8年平均每年每公頃產量29133.8千克,按近5年市場均價3.6元,千克,8年平均每年每公頃產值104881.68元。黃金梨因其果大、果肉細、石細胞極少、多汁、味甜、品質優良、結果早、豐產、穩產、國際市場價格高等優點,深受本地區果農和人們的青睞,
目前五蓮縣及周邊的縣市區,按生產有機果品的技術標準已栽植黃金梨300多公頃,每年產梨果3萬噸左右,并形成了網絡銷售,產品銷往省內外10多個大中城市,每年可創總產值1億多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