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是中國第三大落葉果樹。油桃是普通桃的變種,其果實表面光滑無毛,色澤鮮艷。具有外觀美,商品性強。采摘、食用方便,經濟效益高等優點。桃不耐貯藏,市場供應主要依靠熟期來進行調節。目前我國栽培較多的早熟油桃品種有曙光、麗春等,這些品種的果實發育期均在60天左右,而早熟普通桃的果實發育期可以達到50天甚至更短,因此,極早熟油桃還具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1 選育過程
為了培育出果實發育期更短,綜合性狀優良的特早熟油桃新品種,1999年3月下旬以中油桃5號為母本,用其姊妹系SD9238的花粉授粉,于6月上旬采收雜交果實71個。種子通過胚挽救及冰箱4℃低溫層積處理,10月中旬將胚挽救苗移栽到日光溫室,最終獲得雜種實生苗40株,2000年5月定植于雜種圃,株行距1.0米x4.0米,按常規方法進行栽培管理。雜種單株于2002年開始大量結果,其中。單株99-31-5表現果實超早熟,外觀著色艷麗,品質優良,豐產。當年即選作優株。后經連續3年觀察、鑒定,確認該優株在基因分離、重組的基礎上,保持了雙親的優點。且熟期明顯超親,優良性狀遺傳穩定,2004年取名中油桃518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并于2007年1月1日獲得授權(品種權號:CNA20040292.7)。2007年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中油桃11號(良種編號:豫S-SV-PP-001—2007)。早期中試曾用代號極早518。

2 主要經濟性狀
2.1 植物學特征
中油桃11號樹體生長勢中等偏旺,樹姿較直立,枝條萌發力中等,成枝率高,中果枝節間長平均1.73厘米。新梢淺褐色,無茸毛;葉片長橢圓披針形,淺至濃綠色,側脈16-21對,葉片長14.6-17.3厘米,寬3.8~4.4厘米,葉柄長0.7~1.2厘米,腺體2個,圓形:花芽起始節位1~4節,多為1-2節;單、復花芽比為1:1.8。花鈴型,花粉多。
2.2 果實經濟性狀
中油桃11號果實橢圓或近圓形,果頂圓;縫合線淺而明顯,兩半部較對稱,成熟度一致。果實平均單果質量85克,最大果超過130克。果皮光滑無毛,底色乳白,80%果面著玫瑰紅,充分成熟時整個果面著玫瑰紅色或鮮紅色,有光澤,艷麗美觀。果皮厚度中等。不易剝離。果肉白色,粗纖維中等,軟溶質,硬熟時清脆爽口。風味甜,有香氣。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4%-13.1%,總糖7.79%,總酸0.37%,維生素C 131.4毫克,千克,品質良好。果核長橢圓形,硬、黏核。
2.3 生長結果習性
中油桃11號油桃樹勢生長健壯,萌發率中等。成枝力較強,1年可抽生3~4次副梢,新梢年平均生長量52.4厘米,第1次速生期在4月初至5月初,第2次生長高峰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份以后新梢逐漸停止生長,
中油桃11號早果能力強,在一般管理水平下,速生苗或芽苗定植,當年即可形成花芽,第2年始果,第3年可進入豐產,667平方米產量可達1042千克。以中果枝結果為主,各類果枝均能結果。自花結實率高,一般年份均在45.3%以上,屬豐產品種,
2.4 物候期
中油桃11號在鄭州地區,正常年份3月上旬開始萌動,3月底至4月初開花,花期5~7天。果實5月15—20日為硬熟期;5月20—25日完全成熟,果實全面著色;5月25日以后果實變軟,果實發育期約50天。10月下旬開始落葉,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2.5 抗逆性及栽培適應性
中油桃11號為超早熟油桃品種,果實未發現嚴重病蟲害,除了注意開花前后防治桃蚜外,整個果實發育期可不施農藥。樹體對白粉病和細菌性穿孔病有較強抗性,
中油桃11號在全國各不同桃產區表現出良好的栽培適應性:花芽抗寒能力強,在遼南、甘肅白銀、北京、河北等地試栽,未發現花芽凍害。抗裂果能力中強,在長江流域以南多雨年份及地區,可能會出現裂果現象,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合理密植
山區、丘陵或較瘠薄的土地可采用4米×3米的株行距,按自然開心形整枝:肥沃良田可適當稀植,采用2米×5米或3米×5米的株行距,分別按倒“人”字形和開心形整枝;若希望早期豐產,可按1米×2米或2米×3米適度密植,圓柱形(主干形)整枝,定植后第2年每667平方米產量可達到1000千克。
3.2 加強肥水管理,保持健壯樹勢
進入盛果期后,在每年10月份重施基肥(每667平方米4000千克有機肥1的基礎上,謝花后應追施1次腐熟人糞尿或氮磷鉀復合肥,果實發育期間可每15天噴施1次氨基酸液態肥,采果后再追施1次磷鉀肥。果實發育期應盡量保持土壤墑情穩定,萌芽期和硬核期要保證水分的供應。采收前10天以內不宜澆水,以防風味變淡。
3.3 適當疏果,合理負載
由于果實發育期很短,疏果應適當提前至4月中下旬進行,疏除畸形果、病蟲果和多余果,短果枝留1~2個果,中果枝留3~4個果,長果枝不超過5~6個果,每667平方米產量控制在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