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臟驟停是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常是心臟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心臟驟停發(fā)生在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及其并發(fā)癥是目前導致心臟驟停的主要原因。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約6%~7%。心臟驟停搶救的最佳時間為發(fā)生后4h之內,被稱為黃金時間。搶救成功的關鍵是盡早進行心臟復蘇,如不及時搶救將造成腦和全身器官組織不可逆損害,最終導致死亡。心臟驟停復蘇的成功率較低,復蘇后存活的患者中,約有20%~40%的患者留有永久性神經傷殘,嚴重者可成為植物人。心臟驟停40min搶救成功并尤任何神經傷殘實屬罕見。現報道如下。
[關鍵詞]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541.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01(1010)33-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