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玉子(Ficus awkeotsang Makino)為榕屬攀緣灌木。僅分布于我國的福建、臺灣和浙江南部中、低海拔的山地林間。常攀附于大樹、巖石、石壁上。果實可食用,還可用于制作果凍,俗稱愛玉凍或涼粉,自古以來就是南方清涼、解渴、消暑的民間風味小吃,頗受人們的喜愛。1994年,愛玉子作為臺灣的名優特果樹而引進大陸,目前在長江以南地區廣為栽培。愛玉子為隱頭花序。這種壺狀“封閉式”的花序必須依賴專一性互利共生的昆蟲薜荔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Hill)Wieb.]進行傳粉,雌花序由小蜂為其傳粉后方可產生種子:小蜂也必須在愛玉子雄花序的癭花內產卵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所以愛玉子花序的進蜂數量決定了雌花序的結實率以及雄花序中榕小蜂的后代數量:沒有小蜂訪問的花序就會凋落。嚴重影響愛玉子的產量。本研究通過對福建省莆田市大洋鄉可山村在2008年5-9月愛玉子小蜂飛出情況的觀察、記錄與統計分析,以期掌握小蜂的飛出節律,了解光照、溫度和濕度對小蜂飛出節律的影響,從而為愛玉子的高產栽培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