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湖地區位于江漢平原腹地,因境內有長湖、三湖、白露湖和洪湖等四湖而得名,是我國南方地區糧、棉、油、生豬、水產品生產基地。但由于地勢低、地下水位高導致洪澇漬災害尤為嚴重。現有耕地中易受澇漬害影響的土地占總耕地面積的40.6%。研究四湖地區水循環特點有助于為澇漬地改良提供理論依據,而蒸散是水循環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研究四湖濕地蒸散空間分布特征最有效、快捷的方法便是運用遙感模型反演下墊面蒸散。目前用于遙感的蒸散模型主要有三類:單層(源)模型、雙層(源)模型和多層(源)模型。它們都是以能量平衡方程為基礎,通過計算凈輻射通量、土壤熱通量和顯熱通量來推算蒸散,單層模型主要代表是地表能量平衡算法-SEBAL模型(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該模型有著清晰的原理與物理概念,自1998年應用以來,已被作為利用遙感計算蒸散的重要方法,在國內外得到成功應用。本文擬通過MODIS產品數據和氣象臺站氣象數據,運用SEBAL模型反演出四湖地區蒸散空間分布特點,探討影響四湖濕地蒸散的主要因子。其方法與結果對進行濕潤地區水循環研究有一定的指導意義。